#创作挑战赛#“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到了谁先尝......”。这是一首小时候被传唱,现在老年广场舞当伴奏的,耳熟能详很好听的一首歌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从这首歌知道了槟榔。记得年轻的时候,吃过一个槟榔,觉得很难吃,就一直没有再碰过它。大约在十年前,看到了一篇文章,知道了槟榔是一级致癌物。心里开始把它放在不宜多吃这个圈子里。上个月去长沙出差,当地的朋友还热情地请我吃槟榔,我拒绝了,倒不是因为怕致癌(我坚决不信偶尔吃两颗槟榔就会得癌症),而是真不适应那个口味。

槟榔为何不禁止(对于槟榔不应该是禁和灭)(1)

就在这两天,槟榔突然又成为了舆情的热搜和监管的热点。9月19日晚,#浙江义乌要求下架槟榔#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该话题称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商家下架店内槟榔,不得销售。除了浙江义乌,9月19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各经营户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对食品经营场所销售槟榔及槟榔制品的,立即联系食品经营单位下架,如有违法行为,将依法查处。9月20日,南昌市市监局发布消息,全市食品经营者不得将槟榔制品作为食品销售。

在我的心目中,对槟榔的理解是:它就是一个有害的食品,想刺激一下口感,嚼上一颗,平常不沾也罢。小小槟榔,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动静。

于是查了一下。发现对槟榔的食品禁令早已有之。早在2020年,最新版《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就已经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便缺乏了依据。槟榔不再作为食品来管理,这也意味着槟榔企业不能再获得食品生产许可。2021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以给湖南省和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回函的形式。发布关于槟榔制品有关监管事项通知,明确未批准槟榔为新食品原料,未将其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不应再按照食品对槟榔进行监管。由此可见,槟榔不是有害食品,而是根本就没有食品的身份。可见,把槟榔从食品柜台下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我去过湖南,在湖南随处可看到售卖槟榔的商家,更是随处可见咀嚼槟榔的人。在湖南人眼中,槟榔和香烟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提神醒脑。很多湖南人,随时都会习惯性地买上一包槟榔,自己嚼一颗,也会分给朋友嚼一颗。槟榔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咀嚼类食品,还是一个朋友之间的社交产品。在外地,朋友之间可能互相递烟,就点到为止了。但在湖南,除了互相递烟,互相递槟榔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交礼仪。湖南的槟榔品牌一直紧跟消费潮流,不断进行品牌迭代,从低端走向高端,越卖越贵,越贵越卖,进入了良性的产业正循环。

槟榔为何不禁止(对于槟榔不应该是禁和灭)(2)

对湖南省而言,槟榔是一个大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全国槟榔总产值近1000亿。其中,湘潭是湖南第一大槟榔生产基地,槟榔产量占全省80%。外地人可能想象不到,在湘潭市的街边,是有槟榔品牌专卖店的。有15万湘潭人从事槟榔生产,年产值过80亿。

但如果禁售槟榔,对湖南槟榔产业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影响更大的是海南省。海南人也嚼槟榔,但以未加工的生槟榔为主。海南人嚼槟榔比湖南人的历史更加悠久,可以说是自古以来。而湖南人嚼槟榔主要来源于工业化、市场化的推动,是对槟榔的精加工。湖南省内的口腔癌患者,主要是嚼这种精加工的槟榔,而非海南种植的天然生槟榔。海南人种槟榔,湖南人加工槟榔,卖槟榔。据海南省公布数据显示,南海从事槟榔种植的农民超过200万,有一半的海南农民都在种槟榔。对海南农民而言,种槟榔就跟种椰子、种芒果一样。它能卖出去,有槟榔厂家固定来收,能赚钱,能养家糊口。这是真实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牵涉到200多万海南农民的生活收入。打掉湖南的槟榔产业,湖南人转身就可以去广东打工。但海南的农民怎么办?农业具有强周期性,把槟榔树砍掉,种别的果树,芒果生长周期为3年,椰子生长周期为5-6年,菠萝生长周期也要一年半。

据媒体报道,2021年,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开发布《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47号建议的答复》,表示要推动槟榔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还要加强与省司法厅、省人大的工作衔接,做好立法项目后续工作,争取通过地方立法确定槟榔“地方特色产品”的定位。很快这条信息就遭到网友“炮轰”抵制,在官网上已搜索不到。

槟榔种植大省海南也早有规划。海南人民政府网里一份2020年7月海南省政协委员韩克胜提交的《关于推动海南槟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曾提到,启动地方特色食品认定与管理立法工作,明确槟榔为“地方特色食品”身份,指导制定海南自贸区地方特色食品槟榔管理条例和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但等到现在,不属于食品的槟榔,其“身份”仍旧不明。另外一边,则是国家在加强对槟榔的监管。现在槟榔的监管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槟榔为何不禁止(对于槟榔不应该是禁和灭)(3)

其实,槟榔虽然有害健康,虽然没有食品的身份,但它终究不是法规禁止的毒品。并且已经形成了规模市场。槟榔产业这么大,应该有自己的出路,单纯地禁绝,既不应该也不现实。其实,作为监管部门,对于槟榔行业应该做四件事,一是给槟榔一个和食品区隔的专属售卖的地方,二是大力宣传吃槟榔的害处,像倡导控烟一样,倡导少吃槟榔;三是倡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降低槟榔中的有害成分;四是引导槟榔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转型,逐步降低槟榔的产量。总之对于槟榔不应该是禁和灭,而应当是控和限。

槟榔已经形成了具有市场规模和文化加持的行业,对于这个行业的监管,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有序引导。我相信,国家能够允许卖香烟,也能够允许卖槟榔。国家能够管好烟草,也能够管好槟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