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严重亏损,国产巴沙鱼的崛起还有多久?

文/海鲜指南(seafood-guide)沈基文

巴沙鱼爆火的核心在于餐饮供应链爆发性的需求。对于餐饮业来说,“性价比”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而巴沙鱼就迎合了这个特性,无刺、供应稳定、价格便宜。

2019年以前,巴沙鱼产业上的业者们无一例外都在“舒适圈”里,市场终端持续不减的订单让巴沙鱼养殖户们无比兴奋。然而,中国市场容量供大于求的信号和事实传达到了养殖前端,影响着全球巴沙鱼产业的核心产区——越南,海鲜指南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越南巴沙鱼的塘头价已经低于养殖成本价格。截至本周一,越南巴沙鱼600-1100g规格塘头均价19000越南盾(约人民币2.9元),1100g规格以下17500越南盾(约人民币2.7元),与上一统计周期持平,塘头价依然低于养殖成本价。

2019年,越南巴沙鱼产量约140万吨,出口了38万吨巴沙鱼到中国,这一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越南巴沙鱼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这一年,刚刚开始养殖巴沙鱼的中国养殖户们、加工厂们感觉有些不对劲了。由于国际市场供需不平衡,国产巴沙鱼遭进口巴沙鱼低价冲击,本就刚刚起步的中国巴沙鱼养殖产业多少显得有些无助。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加速了业者们的无助,也加速了中国乃至全球巴沙鱼产业的洗牌。广西廉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裴文总深有感触,以下是裴文总的口述。

从鱼苗培育到成鱼出塘、加工、流通,巴沙鱼价一跌再跌

成本增加,流通市场现价格乱象

我算得上是国内巴沙鱼养殖、收购、加工最早的一批人之一,对这条鱼有很深的情感,但是现在这种局面,我感觉到很心痛。

2017年,我开始养殖国产巴沙鱼。

国内养殖巴沙鱼(国产巴沙鱼养户痛心自述)(1)

鱼从鱼苗培育到成鱼出塘,收购价格却如此低,再从收购到加工销售,流通成品从原来的13000元/吨降到现在的9000多元/吨,没有利润,但成本还在增加,市场还有“妖魔鬼怪”在搅乱,这令我很痛心。

2017年给了我第一个痛,当时实际上整个中国巴沙鱼市场没有人认识我,我们收鱼的时候确实收的是黄肉,黄肉被嫌弃过,怎么做也做不下去。到了第二年,也就说2017年年底我就和恒兴的研发团队一起来做测试,我们就提倡专用料,颜色就被攻克了。

很快,在粤西地区,湛江、阳江、茂名这边,他们感觉到这条鱼很好养,但是没有饲料配方,养殖户也不知道这个肉是黄的还是白的,大家都跟着养,就形成了一个很乱的养殖现象,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国内养殖巴沙鱼(国产巴沙鱼养户痛心自述)(2)

到了后来,我们的采购商和流通商,原本是对我们要求100%白肉,但是去粤西地区,打个比方我报价13000元,粤西出价格12000元,价格相差了1000元,这个时候采购商就不看品质,他就看价格,谁便宜买谁的货,当然,这时候也会有人出价9000元,就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其实我们也坐下来分析,其实有时候采购商很操蛋,为什么说是操蛋?当我有品质的时候跟我谈价格,当我给了价格以后他又不跟我讲品质,反反复复,实际上到最后这种所谓的市场经济不是一个良性的东西,是一个很恶性循环,在那里比价格便宜。采购商要求生产商提供好的品质,但是他把价格压得死死的,到最后就变成了某些人收最便宜的鱼、卖最便宜的货,其实有些工厂的养殖成本和加工成本远远高过我,但是他卖货就卖得比我便宜,我想不通,这个市场怎么了,病得很严重。

国内养殖巴沙鱼(国产巴沙鱼养户痛心自述)(3)

做企业、做生意、做市场,每个人的角度分析都不同,因为站在不同的层面、站在不同的位置,都有自己的做法跟要求。作为中国巴沙鱼的供应商,我最心痛的就是郑州市场,作为全国大的冻品流通中转站,经销商们的认知、对利益的要求已经干扰了我们的成本,甚至要“主导”我们的成本。就这一条鱼,养殖成本已经接近3.0-3.1元/斤,有什么理由塘头价就2.7-2.9元/斤,居然还有人可以“挺住”出鱼。这个问题是最严峻的。

养殖成本、养殖环境、可追溯性、加工工艺均有优势,

国产巴沙鱼品质可与越南媲美,发展空间很大

我一直说国产巴沙鱼品质可以跟越南媲美,但是很多人做不到。我也认为,从养殖来讲,国内的养殖环境安全,而且可以做到溯源;产量方面,广东、广西和海南资源丰富,这些地区本身就有60多个罗非鱼加工企业,目前基本上都出局,但是养殖户还在、加工能力还在,从产品的多样化上来说,我们也能做很多种研发,这是我们的优势,前期我们会很辛苦,也需要正确的引导。

国内养殖巴沙鱼(国产巴沙鱼养户痛心自述)(4)

国内养殖巴沙鱼

还有一个情况,越南养殖的真实成本究竟是多少,流通成本是多少,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如果我们知道,其实可以做细化的对比,这样的话,攻防有序,大家都好。现在就是很多人这里吹一下,那里吹一下,西北风、东南风吹得乱七八糟,价格就乱起来了。

我们从苗场、养殖户那边统计的信息,加上我们自己汇总的一些信息,今年国产巴沙鱼养殖比去年应该减了六成,起码减产六成,也就是说我们的养殖户已经没有信心养,如果是2.7元、2.8元的塘头价,搁谁都不会再冒险,那索性弃养。

按照对之前罗非鱼的养殖,我们做了一个调研,我们的养殖面积可以扩充到20万亩以上,这在两广跟海南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条鱼我们也对接国内的销售市场和大型的经销商和连锁品牌,但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养殖体量还不够大,没办法支撑团队采购,所以品牌会偏向国外的生产商供应,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也需要饲料企业、生产商、养殖户等多方的对接。

从养殖成本来讲,我们的养殖成本跟越南的养殖成本基本上持平的,从整体的养殖情况来讲,我们可以和越南相比一下,我们唯一的成本高,就是在加工板块的费用。加工工艺我们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我们做罗非鱼也是做开片,我们有20多30年的一个从业经验,工艺来讲是完全是没有问题,养殖板块也没有问题,现在就是流通板块的价格低迷,低到我们没办法接受。

国内养殖巴沙鱼(国产巴沙鱼养户痛心自述)(5)

现在我们的困惑是,现在不仅只有越南一个产区,还有东南亚其他产区,每个产区的成本各不相同,品质也各不相同,但是流通市场拿最低的价格PK所有的品质好,最后把品质拉低,把价格做死。

其实我讲出来也会得罪一部分人,但是不说出来心里面不痛快,造成现在的环境其实跟越南供货商没有关系,生意各做各的,市场被一些人搞得乱七八糟,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水产饲料企业、大型养殖户、大型的流通商,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我们中国的巴沙鱼产业没有把上下游的利益考虑进来。如果把它设计成一个产业链,找一个带头的企业来做,这条鱼三五年内完全可以做起来。

我们也寻求过政府的推广,实际上政府也看好这条鱼,但是没办法去做市场定价,像在北海,如果有固定采购合作,我们供应的咸淡水养殖的巴沙鱼的品质要比其他地区全淡水养殖的鱼肉肉质要好得多。

我们现在也在推广咸淡水养殖,一旦对接上专业采购团队,我们会发展得很快,这也是一个系统的问题,2019年越南巴沙鱼出口到中国38万吨,当然,这是开片鱼柳为主,开背鱼只占了一小部分。现在两广地区和海南刚刚开始养殖巴沙鱼,养殖面积大概是20000亩,约20000吨产量,所以说国产巴沙鱼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很大。

【关键字】:巴沙鱼餐饮需求性价比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