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生长于长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地区,古今皆有使用。《中药大辞典》等典籍记载雷公藤正名“雷公藤”,异名“震龙根、蒸龙草、断肠草、红紫根、黄腊藤”等,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吴其潜所撰《植物名实图考》描述雷公藤为:“江西、湖南极多,通呼为水莽子,根尤毒,长至尺余,俗曰水莽兜,亦曰黄藤,浸水如雄黄色,气极臭”。雷公藤是从祖国医学宝库中挖掘出的一种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生育、抗病毒、神经组织保护等作用。

是是非非雷公藤(是是非非雷公藤)(1)

雷公藤的基础研究是从作为杀虫剂开始的,后来著名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院士首先将雷公藤(雷公藤煎剂)治疗肾小球疾病,发现雷公藤可以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蛋白尿等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起,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双层片和雷公藤总萜片等制剂相继上市,并在临床广泛应用。雷公藤药材主要的药用为雷公藤的根部,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内酯类,生物碱类及三萜类化合物,但其主要活性成分同时又是毒性成分,不良反应时有报道。

是是非非雷公藤(是是非非雷公藤)(2)

因为雷公藤多甙有降低蛋白尿的作用,没有激素引起的脸圆身胖的副作用,又是国内研发,价格不贵,服用方便,很受某些医生追捧。但是有些医生却从来或者很少使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代雷公藤有另外一个别名:“断子绝孙药”。女性患者用过雷公藤多甙以后,出现月经紊乱或者闭经者高达65%,当总量达到8000mg时,闭经的发生率更是达到惊人的95%;而男性则表现出精子减少和无精子。雷公藤多甙导致卵巢功能减退、甚至衰竭,雌激素随之减少,反馈到垂体引起FSH、LH这些促性腺激素分泌过高,产生闭经。但是这样的闭经绝不是简单的不来月经这样简单,真正可怕的是雌激素减少引起女性一系列的问题。提前进入更年期对人体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雌激素是上帝给女性的礼物,一旦失去,内在失去对生殖系统、性功能、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外在失去青春貌美的容颜,提前进入一个老化的过程。

是是非非雷公藤(是是非非雷公藤)(3)

雷公藤在明清时期多是配伍使用,且多为外用。近代开始将雷公藤的根、茎、叶等单味使用,不仅有外用,还有作口服制剂使用,可能是临床毒性和不良反应高发的原因之一。在临床上总体建议慎用,建议患者在服用该类药物时,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从最小剂量开始。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一般连续用药不宜超过三个月。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加强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监测。儿童、育龄期有孕育要求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及血常规提示三系有降低的患者不宜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