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是亚洲的地理中心吗(乌鲁木齐建城时间考)(1)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迪化城(现乌鲁木齐市)的南门城楼

近阅《今县释名》(柯昌泗著,1931年9月版),有“迪化”的注释为:“汉卑陆等国地,清乾隆二十年,平准噶尔始内属,改名乌鲁木齐,筑土城,二十八年筑新城于其北,名迪化,光绪十一年,置迪化府,并置迪化县,民国二年废府存县。”又据《新疆简史》(第一册,第287-288页,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载:“乌鲁木齐。原准噶尔库本诺雅特、噶勒丹多尔济等游牧于此,一七五五年(清乾隆二十年),清军讨伐准噶尔,噶勒丹多尔济望风降。乌鲁木齐原有旧城。一七六三年,清朝又在旧城北建新城,名为迪化。”一七六三年即清乾隆二十八年。

另据《乌鲁木齐市志》记载:“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时,在乌鲁木齐筑土垒驻军。这个土垒如今早已湮没,其遗址据考在今九家湾明古城废墟上。以后,为适应人口增加、屯垦及商业贸易的需要,清军奉敕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门外修筑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即乌鲁木齐城池的雏形。后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将旧土城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命名曰‘迪化’。” 又“据《新疆图志》载:‘明故城周三里’,原为瓦刺幕府,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少数贵族集团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时,济火烧毁,故址在今乌鲁木齐西郊西九家湾地区。清兵进驻乌鲁木齐后,曾于此地筑土堡,屯田戍卫。”(《乌鲁木齐市地名图志》第5页,乌鲁木齐市地名委员会编,1987年7月出版)

《乌鲁木齐大事记》(《乌鲁木齐市志》,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这一事件: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乌鲁木齐)钦差副都统侍郎旌额理等奏称,乌鲁木齐驻扎旧城,初垒土堡周围1里6分,因街市房屋渐加稠密,将城垣加高至1丈6尺,厚1丈,周长4里5分,八月竣工。钦定扩建后的城名曰“迪化”,城四门,东曰“惠孚”,西曰“丰庆”,南曰“肇阜”,北曰“憬惠”。此城后称“汉城”。城内建有衙署、庙宇、仓廒617间,兵营2000余间。

可见,在建成“迪化”城之前,就有“乌鲁木齐”土垒,还存有“明古城”,并且土垒与古城同为一址。而后来的乌鲁木齐城即迪化城建成并命名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迪化城西八里处另筑新城“巩宁城”,移迪化满营官兵3000人驻城中,此城亦称“老满城”。

乌鲁木齐是亚洲的地理中心吗(乌鲁木齐建城时间考)(2)

迪化建市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筹备,其间几经停顿,直至40年代中期才正式付诸实现。民国29年(1940年),省政府决定成立迪化市政委员会;民国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设市并成立市政府,由原新疆日报社社长金绍先任市长。

1949年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屈武任市长。

1954年2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迪化市恢复使用乌鲁木齐名称。

259年过去,乌鲁木齐已由当年“市肆500余间”,“周长4里5分”的土堡,发展成为总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07万人(2021年)的现代化都市。

追本溯源,我们应当确切记住乌鲁木齐的建城时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

参考资料:

1、《今县释名》,柯昌泗著,1931年9月版;

2、《新疆简史》(第一册),第287-288页,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3、《乌鲁木齐市志》(第一卷),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4、《乌鲁木齐市地名图志》第5-6页,乌鲁木齐市地名委员会编,1987年7月出版;

5、《新疆图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