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晋南北朝的大多数名人一样,兰陵王高长恭出身名门,他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的孙子,北魏大将军兼相国高澄的儿子,北齐开国大当家文宣帝高洋的侄子,但“官三代”远不足以成为他出名的最大理由。

兰陵王得以名垂青史至少有三大关键性因素:其一,人气超高。兰陵王作为大型歌舞剧《兰陵王入阵曲》的男主角,流传度广。其二,容貌俊美。名列《世说新语》“容止篇”前列。其三,打仗彪悍。兰陵王经常孤身跟敌人单挑,身经百战,从无败绩,尤其是在邙山大战中,他率领区区五百骑兵就大败了北周,这可是实打实的真本事。

出色的外表加上非凡的实力,既是男神又是战神,所以兰陵王才会如此吸引人的眼光。

兰陵王死于什么时候(人间不见白首将)(1)

兰陵王究竟有多美?

《北齐书》《北史》均记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兰陵忠武王碑》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 《旧唐书·音乐志》说他“才武而面美”, 《隋唐嘉话》说他“白美类妇人”, 《资治通鉴》也记载他“貌美而勇”。

由上可以看出兰陵王的容貌不是米开朗琪罗崇尚的力量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阴柔美,兰陵王到底有多美呢?这倒是个千古谜团,因为历史上没有流传下来兰陵王的画像,无法一窥这位美男子的庐山真面目。

兰陵王上阵为什么戴面具?

但是,因为兰陵王长得太过俊美,与敌军作战时,不仅起不到张飞“长板桥上一声吼,吓破敌胆水倒流”的效果,还经常引得敌人上来围观欣赏他的美貌。

鉴于避免这种意外出现的喜剧效应,也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真正的实力派,就打造了一副面具戴上。战场之上,戴着鬼怪面具的高长恭奋勇杀敌,屡战屡胜,一时声名大噪。自此以后,高长恭领兵打仗独当一面,成为北齐军界的后起之秀,“鬼面”将军名扬天下。

兰陵王死于什么时候(人间不见白首将)(2)

并且,其面具据考证是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

可惜将才遇昏君,人间不见白首将

北齐安帝武平四年(573年)的一天,高纬听到壮怀激越的《兰陵王入阵曲》,突发善心地问兰陵王,战场上这么危险,将军你真的一点不怕吗?这位兰陵王尽管身经百战,但心性十分单纯,又不知道这位看起来平易近人的皇帝堂弟的真面目,便也很亲切地回了句:“为我高家家事,自然是无所畏惧的。”

此话一说,高纬脑中一根敏感的神经被拨动起来了。这家事二字,只有本皇帝才有资格说,你说算什么?猜忌的种子一旦播下,再经由有心之人浇花施肥,是很快能长成一棵大树的。高长恭后来被高纬以一杯鸩酒赐死。壮志未酬,死不瞑目。武平四年(573年),高纬派人送毒药给他。高长恭喝药前,对妃子郑氏长叹:“我忠以事上,为什么要被毒死呢?”妃子哭劝让他亲自见皇帝诉说无罪。兰陵王说:“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而死。

兰陵王死于什么时候(人间不见白首将)(3)

一代名将落到这个份上,殊为可叹!

观小说、史书等记载岳飞、袁崇焕等人被冤诛死,始知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大伦,几千年来深入人心。每个王朝嫡君继位,再暴虐专恣也是众望所推,诸如伍子胥之父、萧衍之兄被昏君杀头前还献策要把自己的儿子兄弟骗回来杀掉,怕他们造反给国家添乱。

兰陵王的结局正应了“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所谓名将,多半会战死沙场,很少能得到善终,马革裹尸是名将逃不开的宿命,但也有像兰陵王这样的名将,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在组织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历尽千险万难从战场上全身归来,结果却死在自己人的手里,不能不说是名将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