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韩金枝 见习记者 宋玉雯 滨州报道

10月13日,“滨州这十年·邹平”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邹平召开,中共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中共邹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谦出席新闻发布会,中共邹平市委常委郝凯军主持。

山东滨州邹平简介(滨州这十年邹平)(1)

发布会介绍了邹平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和滨州市委决策部署,锚定“走在前 开新局”,聚焦滨州市委“1 11868”工作体系,按照“11269”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九大工程,扎实开展“对标深圳 先行示范”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在知爱建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奋力建设富强文明新邹平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实录如下:

在“滨州这十年·邹平”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主发布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邹平市委召开“滨州这十年·邹平”主题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邹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的生动实践。首先,我代表邹平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邹平发展的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十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1亿齐鲁儿女,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开创了山东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这十年,滨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同全国全省全市一样,这十年也是邹平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对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滨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决了许多制约发展的难事,干成了许多利在长远的大事,办成了许多群众期盼的实事,开创了邹平蓬勃发展的历史新局面。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九个历史性突破”。

山东滨州邹平简介(滨州这十年邹平)(2)

第一,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邹平实现撤县设市,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经济总量、发展质量“齐头并进”。总量节节攀升。十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保持全省县域前列,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列全省县市第5位、全国百强县第37位。质量持续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7.39%提高到12.47%,列全国百强县首位,税收占比由70.2%提高到79.07%。邹平连续18年入选全国百强县,多次入围全国工业、创新、投资潜力、营商环境等百强县榜首。

第二,产业升级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坚持将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努力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全国41个工业大类邹平现有27个,14种主要产品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国内领先,打造了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糖都、中国玉米油之乡、邹平国家高端铝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5张国家级名片,涉铝产业集群营收达到2700亿元,中高端铝制品占比由不足30%提高到71%;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41亿元,居全省县域前列;今年5月份,成功入选山东省工业十强县。规上工业企业从十年前194家增长到378家,其中营收过百亿元企业、过50亿元企业、过10亿元企业分别达到8家、19家、49家,规上工业利润十年接近翻番(由161.31亿元达到297.73亿元)。特别是,魏桥创业集团连续11年入选世界500强,今年位列第199位,比2012年上升241个位次。

第三,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研发投入持续领先。十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66%提高到4.38%,居滨州市第一、全省前列。科创平台加速搭建。十年来,培育各类创新平台49个,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7个。引才环境不断优化。十年来,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91人,其中院士10人,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2人、省泰山系列人才6人;今年又将人才专项资金提升到1亿元,设立了10亿元人才创业基金,出台“人才兴邹”新政,以真金白银支持八方英才创新创业。

第四,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形成了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十年,高标准谋划建设项目1000余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省市县重点项目680个。魏桥轻量化基地、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中欧循环科技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依次落地,济青高铁邹平站、济青高速改扩建、邹平货运铁路等一批重大基建项目先后建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承载力、助推邹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第五,生态文明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大力实施“四减四增”行动,焦化等传统产能陆续转移退出、实现高端绿色蝶变,公改铁落地投用、公改水加快推进,能耗排放显著降低,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十年来,邹平SO2、NO2、PM10浓度分别下降90%、50%、60%,特别是空气优良天数从最少27天提高到260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山清水秀、鱼游浅底”已经成为邹平常态。

第六,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足全球视野谋发展。开放之路更加广阔。成立山东省首个县级保税物流中心,150余家企业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十年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22亿美元。服务效能更加优质。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门办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审批时限平均压缩60%以上,邹平市场主体达到8.1万户,较十年前增长了5倍多。高标准建成优秀企业旗帜广场,成功举办企业家大会,用真心、真情、真诚惠企服务。

第七,乡村振兴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坚持“五大振兴”协同发力,致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邹平画卷。农业发展更优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十年增长56.4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覆盖率(65%)、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5%)等均居全省县域前列,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邹平供销社连续7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社第一名,邹平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入选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村面貌更美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环卫体系、无害化厕所实现全域覆盖,水、电、路、暖、讯等均衡覆盖,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民生活更富裕。十年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翻番增长,收入比由十年前的2.14:1缩小到1.78:1,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业农村局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从不足30%到实现全覆盖,邹平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市。

第八,城市品质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一体规划、分区推进、相互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更加完善。十年来,实施城建项目323个,完成投资129.2亿元,城镇化率从54.3%增长到68.7%,居全省县域前列。城市治理更加有效。平安邹平、法治邹平建设深入推进,首创“全科大网格”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平安建设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被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城市内涵更具深度。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正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邹平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第九,民生水平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动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基础保障更加稳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始终保持80%以上,社保、医保、低保水平均列全省第一方阵。公共服务更加均衡。这十年,妇幼保健院新院、城南新高中等先后投用,鲁中职业学院新校、市人民医院新院等落地建成,新增学位4.73万个、医疗及养老床位数过万张,16处镇街卫生院、299处卫生室全部达到省规范化建设标准,群众可以享受更高水平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

回顾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邹平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根本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根本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关键在于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基础在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拼搏进取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我们同样深切感受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建设一支能力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所以,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主要就是“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学笃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过程抓、抓全过程”的理念,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全要素抓好过程党建,在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办法,凝聚干事创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二是坚持思想解放。深入开展“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在知爱建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不断转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激发全民扎根邹平、奉献邹平的内生情感和内生动力。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以入选山东省对标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为总抓手,全面对标、学习提升,以改革提振干部士气、推动事业进步、赢得群众满意。

四是坚持为民情怀。倡树“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主动、用心、高效惠企服务,全力打造全国县级市最优营商环境;践行一线工作法,坐到群众炕头、想到群众心头、干到群众点头。

五是坚持改进作风。坚持“看项目就是看干部、看干部必须看项目”,在项目推进现场考察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锤炼作风,形成忠诚担当、真诚团结、干净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

可以说,当下的邹平,干部的“拼劲、冲劲、干劲”起来了,干部的“眼界、能力、水平”上来了,事争一流、敢为人先的干事作风立起来了,“争第一、干唯一、创一流”已经成为邹平全市上下共同的价值追求。

梦想照亮前方,奋进正当其时。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市委“1 11868”工作体系,坚决做到“一个统领、三个表率”,全力实施“九大工程”,奋力建设富强文明新邹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答记者问

大众日报记者:邹平作为山东沿黄县市区之一,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

吕明涛:感谢您的提问。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之大者”,也是邹平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山东沿黄22个县市区之一、黄河进入滨州市的“西大门”,全面融入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既是我们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邹平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切实扛起责任担当,顶格组织、高位推动,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邹平落地落实。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我们坚决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严格划定黄河周边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开展“林水会战”,十年间新增造林面积近15万亩,2021年获滨州市“林水会战”观摩第一名。聚焦黄河生态系统修复,深入开展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十年来整改取缔“散乱污”企业千余家,空气质量显著好转,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四类标准,构建了沿黄绿色生态屏障。

二是坚持治水兴水。我们严守“四水四定”要求,全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省级节水型城市。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完成“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专项行动。矢志不渝开展黄河治理保护,完成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209项,守护了黄河安澜。实施美丽河湖创建,黄河邹平段等4条河流打造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邹平黄河水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我们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落后动能加速淘汰,区域碳排放量明显下降,入选“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国家级试点。企业发展更趋绿色,中国宏桥、魏桥铝电均被评为电解铝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创新集团启动全国首个“企业碳标签”项目。邹平入选全国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低碳之路高峰论坛,开启低碳城市建设新纪元。

指出,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下一步,邹平将坚持全力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下大力气抓好生态保护、加快绿色转型、保护黄河资源、守护黄河安澜、弘扬黄河文化等,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邹平样板”。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滨州日报社记者:邹平市经济发达,企业数量多,这与当地的营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请问,邹平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山东滨州邹平简介(滨州这十年邹平)(3)

张谦:感谢您的提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邹平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的理念,全力打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让企业和企业家感动”的营商环境。

一、突出尊商爱商,打造“亲清融畅”的政商环境。我们把企业家当作邹平的宝贵财富,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在发展中得实惠。一是全面发力营造浓厚氛围。今年,成立了邹平市企业家协会,召开了首届邹平市企业家大会,表彰了53位优秀企业家;在城市中轴线设立优秀企业旗帜广场,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二是千方百计解决困难问题。今年,深入开展了“政府精准服务进企业”活动,由市政府班子成员带领市政府相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主动走进378家规上工业企业,上门开展服务。对企业反馈的问题,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想法依法办,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多措并举搭建沟通渠道。今年,选取263家企业作为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开展“e盏茶事”“政企面对面”座谈交流活动19场次;建立2000余人的驻企服务员队伍,开展多轮次遍访活动,协调解决问题500余个,全力当好企业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二、突出提速增效,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我们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舒心。一是提升硬件,改善办事的体验。升级改造市政务服务大厅,1100余项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拓展24小时自助服务,实现“全天候不打烊(yàng)”服务;16个镇街全部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下沉高频事项89项,有效满足群众就近办事需求。二是优化流程,加快服务的速度。持续推进“一窗受理”“一链办理”和“一网通办”。今年,重点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企业从开办、准营、运营到退出的全部95个事项,“进一门”“到一区”“上一网”就能“一次办好”,企业开办由原先的5天压减到半天、成本降为“零”,有力激发了创业活力,截至今年9月,市场主体达到8.1万户,比2012年增加5倍多。三是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在全省率先推行全流程帮办代办。今年,积极推进“承诺即开工”“一辆车办审批”等改革,为重点项目全部配备“一对一”项目管家,及时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全力助推项目建设。工程类项目审批由原来的150个工作日压减到最快15个工作日。今年1-9月份,8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2.98%,超过时序进度37.98个百分点。

三、突出优质供给,打造“应有尽有”的要素环境。我们紧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财、地”等问题,靠前服务、强力保障,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一是汇集人才资源。设立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10亿元的人才创业基金,出台“人才兴邹”41项措施,来邹博士最高可累计享受137万元补助,为人才重点项目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扶持经费,精心打造1400余套人才公寓,用最大诚意引才、留才、育才。二是强化金融支持。搭建政银企平台,加大对企业金融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12年以来,累计向银行推送项目680个,解决资金需求800亿元以上。三是推动标准地、标准厂房改革。累计出让标准地23宗1121亩,完成标准厂房102万平米,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带设备即可生产。

四、突出依法办事,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我们以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动力,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用法治架起了“保护网”、托起了“公平秤”、搭起了“连心桥”。一方面,大力推行柔性执法。近两年,公布“不罚轻罚”事项清单,涵盖21个行政执法领域320项违法行为事项,累计适用案件1518件,为企业减负283.6万元。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开展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 ”监管,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市场主体心无旁骛谋创新、提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把服务企业当成最大的实事来办,持续做到政企沟通“零距离”、问题解决“零推诿”、办事效率“零延误”、企业发展“零负担”、负面行为“零容忍”,全力打造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一流营商环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邹平广播电视台记者: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请问,近年来邹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突出成效?

张谦:感谢您的提问。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地增强。2012年—2021年,民生支出由43.32亿元增至77.69亿元,年均增长6.4%,占比稳定在80%以上。

一、聚力“增收兜底”,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山东率先设立防贫保险、防贫特困救助基金,全市1462户、320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6032户、10706名重点关注人群持续保持监测,长效机制更加完善。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2012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7.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今年,深入实施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3332个,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三是全力以赴地兜牢保障底线。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16万人、39.36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953元、745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38.35%、388.69%。202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2年增加了200%、170%。

二、聚力“优质均衡”,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是聚焦“学有所教”,践行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2012年以来,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65亿元,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134个,新增学位4.73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68%,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100%,率先在滨州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验收。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投资13.4亿元的鲁中职业学院新校即将建成,今年获评全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市。二是聚焦“病有所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妇幼保健院新院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新院加快建设,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21所、床位3557张、卫生技术人员4821人;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人均300元提高到610元,群众求医问药更方便、更便宜。三是聚焦“老有所养”,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成投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61处、养老机构16 处、日间照料中心25处、农村幸福院120处;拥有养老床位7000张,比2013年增加2309张。四是围绕“住有所居”,改善城乡人居环境。2012年以来,实施城中村改造3679户、棚户区改造3193套,改造老旧小区180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59户、清洁取暖改造14.3万户、农村改厕9.5万户,群众住得越来越安心、越来越舒心。

三、聚力“平安稳定”,群众的安全感更加稳固。一是始终如初抓好疫情防控。今年3月份疫情后,我们实施核酸检测能力、隔离点建设管理等“十三个强化”,全市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9万管、储备隔离房间4707间,疫情防控能力全面加强,疫情形势保持平稳。二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生产事故起数连年下降。全面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目前拥有1支消防专职救援队伍、1支社会救援队伍、14支专业救援队伍共762人。近年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战“利奇马”超强台风灾害、黄河秋汛,守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全力以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完善“全科大网格”治理体系,配备网格员1455名,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8%以上;创新实施“阳光透明酬金制”物业管理模式,有效地破解了城市社区治理难题。纵深推进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刑事发案率比2012年下降42.68%,今天的邹平,社会安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全力以赴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大事、天天有感的小事,努力让群众生活地越来越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我们了解到,今年5月邹平被评为山东省工业十强县,今年,山东省提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请问,作为工业大县,邹平如何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上走在前、做表率?

吕明涛:感谢您的提问。邹平一直以来就是工业大市、制造业大市,十年来,逐步建成以高端产业为主导、四新产业为引领、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基础更加雄厚。展望未来,邹平将按照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和滨州市“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三年攻坚行动要求,坚定扛起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大旗,在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激活变量3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全力以赴服务企业,持续优化存量。我们将把服务好现有企业作为基础,推出最优质的扶持政策、提供最贴心的服务保障、营造最受尊重的社会环境,推动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第一,聚链成群把企业做大。发挥魏桥创业、创新集团链主作用,深挖延伸潜力,把链条做长、把链主做强,进一步提升产业稳定性和竞争力。第二,技改提升把企业做强。实施工业技改全覆盖行动,推动现有工业项目全部升级改造,让企业收益更高、竞争力更强。第三,文化赋能把企业做久。大力宣传、总结、提炼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打造一批百年企业。

二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增量。我们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经济发展添活力、增动力。第一,凝聚招商合力。把招商引资摆在更重要位置,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四大班子尽锐出战,聘任企业家和商会为招商顾问、招商大使,全员推进招商,成效显著。今年1—9月份,邹平新签约立项项目40个,计划投资总额305亿元。第二,做强招商基础。加快园区调整,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标准厂房,年内标准厂房达到120万平方米,对所有闲置厂房盘活利用,让企业“拎包入驻”“轻资产入驻”;加快内陆港建设、邹平货运铁路运营,提供最优生产服务配套;完善企业家荣誉制度,畅通建言献策渠道,营造亲商爱商重商的浓厚氛围。第三,明确招商方向。聚焦亩均效益更高、带动能力更强、成长潜力更足的高端铝业、“四新”产业、高端服务业,加快打造6000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三是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充分激活变量。我们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创新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第一,建设更高层次创新平台。大力提升铝谷产业技术研究院、魏桥轻量化中试基地等科研转化能力,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邹平落地转化,未来五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5亿元。第二,打造更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化“双型城市”创建,用好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和10亿元人才创业基金,为人才就业、创业提供最优厚的待遇、最鼎力的支持,打造全国县级市最一流的人才政策。第三,培育更高水平创新主体。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未来五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0家。

我们相信,过去的邹平以制造业兴市,未来的邹平也将以制造业再次腾飞,为滨州和山东下一个十年作出更大邹平贡献。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