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2014年,我国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在辽宁大连市的海域内,意外发现了一艘沉没已久的船舰残骸。由于此番发现处于中国内海之中,因此考古专家们断定,它和我国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中心及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方部门的联合调查后,终于得到了这艘船舰的真实身份——北洋水师的经远舰。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1)

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群众的广泛热议,甚至一时之间有了很多为北洋水师平反的声音。

那么这艘经远舰究竟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为北洋水师平反的背后,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经远舰百年后现世

2014年9月17日,一位国内的摄影师公布了在黑岛海域内所拍摄下来的一组舰船残骸。此组照片一经公布,便引起了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并立即对此片海域进行了仔细勘察。

经过不懈的努力,考古专家们终于确定了此艘沉舰为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经远舰,考古团队更是用声呐成功获取了沉舰的整体影像,判断出了它呈倒扣的状态。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2)

摄影师下水拍摄“经远”舰残骸

经过20多天的抽沙行动以及深入地下5.5米的搜查之后,考古团队找到了“经远”舰铭牌。

舰铭牌的发现无疑让考古工作者们欣喜不已,因为这确定了我国在发现致远舰之后,又一次在甲午海战遗迹中得到了一个重大的收获成果。

由于经远舰“沉睡”水底多年,所以舰身的很多部分都呈现了极大的损坏。

可令人欣慰的是,经远舰的保存状况还是要比当初的致远舰略高一些,这无疑会增大考古的价值。

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搜寻,考古专家们成功保存下了艏柱、锚链等遗迹。除此以外,还发现了74枚的子弹,其中就包括了毛瑟步枪子弹和左轮手枪子弹。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3)

此番考古工作的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考古工作者还将发现的经远舰的将士遗骸进行了妥善的安葬。最后经远舰也被列入了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名单里。

就在一切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候,专家也提出了一番见解,并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北洋水师完全不是过去人们所传说的那样,他们是有着实打实的作战能力,并且是英勇牺牲的。

要知道当初战败之后,北洋水师全都背上了“临阵脱逃、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名声。

可单从发现的74枚子弹上就可以得出,他们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这些子弹证明,当时北洋水师确实在经远舰上与敌军进行过近距离的激烈交战,而且是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且更让人心痛的发现是,从这些子弹来看,当时的北洋水师将士们还用的是十分老旧落后的武器,但对方使用的却是射击炮等先进武器,对比之惨烈,几乎等同于孩子与成人肉搏。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4)

那么,为什么牺牲的北洋水军会沦落到被人无限贬低的地步?还得从它的种种过往当中找寻答案。

为救国民 建设海军

在19世纪,如果要说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非英国莫属。单从“日不落”帝国几个字,就足以看出其综合国力处于何种强大的地位。

反观那时的清王朝,则一直被封建思想牢牢禁锢着,丝毫没有求取创新的通道。于是泱泱华夏就被英方看在了眼里,成为了他们的主要侵略目标。

而且清王朝在对人们的思想进行镇压的同时,对外还实施着闭关锁国的政策。此番态度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脚步,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几乎是为零。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5)

于是在1840年,英国便仗着自己强大的海军力量,屡次三番的开始对我国进行挑衅行为,并在同年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的这波卑劣操作无疑是一种“毁灭人种”的做法,他们为满足欲望和无尽的野心,让整个中原大地都深受鸦片的毒害。甚至可以称之为是中国3000年未有之祸。

清政府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所以根本无法遏制鸦片的输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深受荼毒。于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有志之士,决定誓要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

1875年,李鸿章等人就开始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书,深谈鸦片之危害,并呈上了强国抵御之策——建立我国的海防体系。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6)

1875年5月,面对着一封封上书的光绪帝,终于松了口,同意了李鸿章等人的建议,当时的总理衙门也全部赞成组建三支海军的提议,李鸿章因此也成为了督办北洋海防的负责人。

在李鸿章通过赫德成功在英厂订购四只蚊船后,名为“龙骧“、“虎威”等国外装备相继驶入了中国海面。

此后的数余年间,李鸿章等人更是多方奔走,从未停止从西方各国购进先进海上装备的脚步。

清政府由原先只有沿海老炮台的劣势,逐渐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水师学堂,还派了大量水军前往西方学习海军专业知识。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7)

北洋水师学堂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清政府虽然内部腐朽不堪,但是每年却还是拨出将近400万两的白银,极力推动着中国海军的建设。

于是在1888年的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在山东海外的刘公岛成立。

在李鸿章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北洋水师的力量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有了亚洲第一和世界排名第九的海军舰队的名号,当时数万国人对此支舰队的发展,都持看好态度。

所以单从北洋水师建立的初衷来看,他们就不是所谓的贪图享乐之辈,更不是贪生怕死之人所能够成就的国之大业。

这一切在黄海海战的作战当中,就能够得到有力的证明。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8)

黄海海战打响

在1894年,清政府已经有了四支水师舰队,他们分别是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舰队。虽说几支舰队的能力都不差,可要是比较起来,还是北洋水军更胜一筹。

同年,北洋舰队顺利完成了护送招商局轮船的登岸任务并准备返航时,突然遭到了日军船舰的包围。

当时日本海军的各支舰队早就在此之前进行了整编,分别分为了本队第一、二小队及第一、二游击队的整合编排。显然这是日方有目的的想要对北洋舰队发起攻击。

北洋舰队知道对方来者不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只得硬着头皮迎战,于是北洋舰队决定先发制人,急速向前驶去而想要以最大力量,冲出敌军所设下的包围圈。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9)

为了占据有利的局面,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向对方开炮,可这先发制人的一炮却被联合舰队躲了过去。随后他们便集中了全部火力,一举向定远舰攻击,不幸的是丁汝昌被炮火波及,身受重伤。

日方的第一游击队将全部火力集中攻打着致远号,几个回合下来,致远号已经渐渐落入了下风,最后连带着管带邓世昌也一并沉入了海底。

至此,由于北洋舰队被猛烈的火力频繁袭击,已经完全没有办法保持原有的队形,被迫都陷入了落单的局面。虽说北洋舰队后来也命中了对方的旗舰松岛,可还是处在了下风。

随着战斗的持续,北洋舰队的官兵随同舰船相继沉入海底,但那些未曾受伤的人士,却依旧秉承着誓死用命作战的决心抗敌。并且官兵们誓与日舰同沉的决心,用实际行动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10)

最终,原来和经远舰共同并肩作战的济远、广申一再被敌军打得后退,所以经远舰一时之间变得孤立无援,作为经远舰管带的林永生则只能奋勇迎战,以一敌四。

但双拳不敌四手,几个回合下来林永生便身中数弹,不幸倒在了舰船上,面对着管带已然牺牲的局面,经远舰的战士仍然不选择屈服,一直坚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可悲可叹的是,最终经远舰上的200多人里,只有16人被救生还,其余的全部随舰船沉入了海底。

全舰人员同仇敌忾、上下一心、不惧牺牲的精神,着实令世人感到动容。

“苟舰亡、必与亡”,这是在黄海海战中随军战斗的官员提出的豪言壮语。由此可见,北洋水师战死的将士们又岂能是宵小之辈?如此伟大的品格,不应该被贪生怕死的名号所污蔑。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11)

黄海海战结束之后,北洋水师被迫全都退回了旅顺和威海,决定“避战保船”,日军至此完全得到了黄海区域的掌控权。

北洋覆灭 源于多方因素

在日军取得制海权之后,并没有选择就此罢手,而是在同年的11月份,开始大规模的向旅顺等地发起猛烈的进攻。那时的北洋舰队已经护不住旅顺,一时之间旅顺城内尸横遍野。

虽说在威海驻扎的北洋水师有着十分庞大的海防炮台,但归根结底,军力却少得可怜。面对着即将兵临城下的危险处境,李鸿章只得亲自上书,向皇帝请求山东方面派兵相助。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时的山东巡抚却是李鸿章的死对头,眼看着李鸿章的北洋水师被困,他只有高兴的份儿,哪里还会出兵去进行援助。后来威海的炮台,也成了日军的囊中之物。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12)

以上的支援不力事件,纯属于清政府的官员心中暗怀鬼胎,将民族大义放在个人情感之后,实在是令人可恨至极。可这也只是北洋覆灭的原因之一罢了。

另一个原因是出在李鸿章本人身上,其实在黄河海战的时候,中国的海上力量在英国海军的指导之下,依然处于世界第八的地位,按理来说不会被位居第十一位的日本海军所打败。

可后来李鸿章却误信了小人的谗言,毅然辞退了英国的海军司令,转头另请了德国的骑兵来做总教官。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至此之后,中国的海军力量便开始走了下坡路。

如若不是李鸿章的此番决策,相信黄海海战的结果便会呈现出另一番局面。之后所发生的种种不利局势,或许也能够极大程度上的去避免了。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13)

当然以上只是北洋水师走向覆灭的现实因素,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清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其实清政府的腐败现象,在慈禧太后的身上就能够得到最有力的体现,因为海军的军费费用曾经被清政府擅自挪用,目的就是修建颐和园,供她颐养天年。

从1875年,清政府就开始对北洋海军进行了拨款,可口头上说的是400万两,但实际得到费用仅有一半而已。

大多数的白银都进入了贪官污吏的口袋里,此番现象致使北洋军无力购买任何一艘先进军舰,只有原本的老旧设备,战士们的武器也十分落后,因此原本有着亚洲第一之称的北洋水师才会在日方的交战中落败。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14)

据统计,为了给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前前后后竟然花了高达600万两的银子。期间也有官员劝说将银子移作军用,可得到的都是训斥的结果。

众人皆知“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名句出自于慈禧太后之口,不少人还因此对其有所改观,但鲜少人知的是,当官员要把银子用于军费时,她还说下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令彼终身不欢。”

字字句句皆以自身为中心,对比之下又是何其的讽刺?

于是在北洋水师退出战争舞台烟消云散之后,清王朝里的官员们再次起了歪心思。那就是大举指责北洋水师的种种不实行径,竟还将巨额费用的花费都赖在了他们身上。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15)

可悲的是,当北洋水师在海上用老旧的武器英勇作战、为了国家而牺牲自我时,那些清政府的腐败官员们却一边饮酒作乐,一边发着国难财,不禁让人感到唏嘘不已。

最后他们竟然还将全部脏水泼到了北洋水师的身上,也着实让人感到愤恨不已。

那时在清王朝里自诩“正义”的官员们个个张牙舞爪的带头抨击,北洋水师的战败结果,正是他们泼脏水的极大借口。加之北洋舰队当初有着耀眼的地位,百姓们难免不对其进行怀疑。

如果当时的清王朝上下一心的去抵御敌寇,那么当初割地赔款的种种条约,也许就不会相继签订了。

好在事实永远是事实,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抹黑而彻底的隐入尘烟,在百年之后经远舰重见天日时,武器和残骸都见证着北洋水师的战士们,所做出的种种英勇行为。

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是什么(在船中捞出74颗子弹)(16)

所以对北洋水师的平反是势在必行的,凡是英雄终会发光,所有为国奉献过的人,都应被世人所深深的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