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也是我国古代十大乐器之一,它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民间音乐、戏曲以及现代乐器演奏中出现的都比较普遍。笛子出现的历史很悠久,历史价值很高,所以它的中国特色也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文化艺术价值自然也是不容小觑的。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1)

在古代中国,大部分的笛子都是竹制的,不过也有石笛、玉笛和红木笛,较常见的还有骨笛,但最主要的还是竹笛,因为竹笛的声音效果比较好,而且成本很低。笛子的演奏方式是很多的,可以独奏,也可以重奏,作为伴奏,它的效果也是很好的。而且每种演奏的方法,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但无一例外,都保留着特色,且好听动人。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2)

要说笛子啊,就得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了,可见历史之悠久。在远古时代,人们运用飞禽胫骨钻孔吹之,就诞生了最古老的乐器——骨笛,可以说骨笛是最先出现的笛子,1977年的时候,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笛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到了汉代时,笛子就已经很普及了,《说文解字》里还说:"笛,七孔,竹筩也",汉代以后笛子就慢慢的分成了竖吹笛和横吹的笛,那个时候将竖吹的萧和横吹的笛共同称为笛,以致于到现在外行的许多人都分不清箫与笛的区别。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3)

隋唐的时候横吹笛渐渐活跃在乐队中间,开始有了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宋朝的笛子种类多样,像什么七孔的玉笛,九孔的大横笛、还有十一孔的小横吹;到了元朝,戏曲蓬勃发展,笛子就作为一种伴奏的乐器,与戏曲相辅相成了;同时,少数民族也有他们自己风格的笛子,虽与汉朝的不尽相同,但也是大同小异,属同种类型的,所以也就统称为笛了。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4)

笛是一种拿在手上就可以吹的乐器,所以它不大,是很容易携带的,比如外出旅游,看到一处很美的风景,就可以拿出来吹一曲,倒也能使得景与音乐相辅相成,更增加一种意境之美,让人享受并沉迷其中。笛子在发展过程中,其制作也变得越来越精美,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也导致了对笛子的要求不断提高,不过爱笛之人追求的也是一种雅致,所以大多是在笛子上刻有唐诗宋词或是制作者的名字。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5)

中国人向来讲究一个"雅"字,笛的不断发展,必然也是有自己的一番雅兴的,这番雅兴,体现在与琴声的匹配上,体现在诗词里,也体现在名家清雅的画作里。到了现代,笛更是出现在各大古装电影古装剧中,出现在武侠小说里,美人吹笛一曲,宛转悠扬,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在武侠仙侠剧或小说中,笛子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还成为了一种绝佳的武器,既带有美感,还能彰显威力,在美人的手中演绎一番,那叫一个赏心悦目、妙不可言!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6)

笛与琴声的匹配主要是在琴笛合奏之上,古代人办宴会总免不了才艺表演,就像"琴瑟和鸣"一样,琴笛也是可以合奏的,若是配合的好,那演奏出的作品也丝毫不逊色于独奏,不过笛子惯常搭配的是筝,据说笛筝的音色更为搭配一些。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7)

要说到雅兴,文学与艺术相互配合,就堪称雅中之雅了,任何物象配以诗词,就添了诗意,添了意境之美,这就是属于诗词的魅力,笛也是如此。笛声是悠扬动听的,怎么形容呢?如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声使人产生共鸣,这就是其魅力;杜甫也说了"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吹笛断肠声,显然也是平添一份悲凉之感,这种音乐配以特定的景象,倒是更让人动情,配合着此情此景。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8)

古人其实写了很多首与笛有关的诗,它既是物象,又是情感的寄托,所以就像写月亮一样,很多人也惯常喜欢用笛声来抒发情感,我们可以一起读一读那些与笛子有关的诗词。像"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读起来总能让人产生思考与联想。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9)

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笛与《乐记》所表达的音乐思想其实是一致的,在古代的文字记录里,笛也是被古人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的,《乐书》中就说:"笛之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七孔,下调,汉部用之。盖古之造笛,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所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者也,其制可谓善矣",可看出,笛代表的是一种浩然正气,驱散邪恶,扬正义之声,代表的含义自然是极好的。

民族乐器竹笛(传统乐器笛)(10)

笛从出现到今天,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变得更精致美好,它的出现,是中华儿女审美水平的一种体现,它代表的是一种正义,它吹响的是来自千年之前的悠扬;它的完善,更是无数中华儿女苦心孤诣造就的结果,笛能够站立在世界艺术舞台,离不开古人的智慧。同时,他们也将这种智慧带入日常生活之中,让我们在"笛文化"里正视自己,认清自身,也在苍凉的乐声中始终保持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