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3 日,海底捞公布 2020 年财报,年内溢利同比大降 86.8% 至 3.1 亿元,营收涨 7.8% 至 286 亿元。

海底捞净利润 净利润大降9成的海底捞(1)

利润大降的同时,海底捞还在疯狂扩店,去年新开门店数达到了 544 家,总门店数首次突破一千,达到了 1298 家。

一边喊穷一边扩张,海底捞是哭穷还是真穷?

哭穷还是真穷

2020 年,由于疫情导致客流量骤降,整个餐饮行业都叫苦不迭。去年 4 月,海底捞部分菜品"偷偷涨价",涨幅约为 6%,在被骂上热搜后,海底捞之前并承诺将价格调回疫情前的水平。

此外,海底捞还将小料牛肉粒换成了外形类似的"味伴侣"——一种植物制品,原先免费的牛肉粒则售价 0.8 元 / 份(每份约 50 克),即每斤 8 元。尽管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但海底捞再次被骂上热搜。

不过,海底捞回应称,"味伴侣"使用了创新技术,成本比牛肉粒高,牛肉粒收费是为了让消费者尝试新的植物蛋白产品。

一边喊穷一边提供更贵的小食,海底捞去年真的穷吗?

财报显示,去年海底捞新开门店 544 家,全球门店数首次突破了 1000,达到了 1298 家。

但由于享受了疫情期间租金减免,海底捞去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 2019 年的 2.4 亿元下降到去年的 2.36 亿元,下降幅度为 1.8%。

现金流方面,财报显示,由于融资金额增加,截至去年年底,去年海底捞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26.8 亿元,同比上一年增加幅度为 21%。此外,去年海底捞新增银行借款 30.9 亿元。

截至去年底,海底捞的资本负债率为 39.8%,前一年这个数字仅为 2.2%。

总的来说就是,海底捞一边借钱一边逆势扩张,是真的穷也是真的敢。

低线消费者的乐园

2020年,海底捞的主战场与一线城市无关。

去年,海底捞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营收首次超过了来自一线城市的营收,达到了 81.4 亿元,占海底捞总营收的 29.5%。不过,目前海底捞的主要营收还是来自于二线城市,达到了 112.7 亿,占其总营收的 40.9%。

海底捞餐厅的翻台率也能说明这一点。去年,海底捞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为 3.6 次 / 天,而一线城市的翻台率仅为 3.4 次 / 天。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海底捞对一线城市的消费者的吸引力在降低。

海底捞净利润 净利润大降9成的海底捞(2)

总体上来看,受一线城市和海外市场拖后腿,海底捞曾经引以为傲的翻台率由 2019 年的 4.8 次 / 桌降至 3.5 次 / 桌,相当于每天一张桌子本来能迎来 4.8 单生意,现在只能迎来 3.5 单。

翻台率在跌,海底捞的顾客人均消费却涨了不少。去年,海底捞的顾客人均消费由前一年的 105.2 元上涨至 110.1 元。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黄嘉敏

来源: ZAKER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