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维罗妮卡,是来自西班牙的一位小学生物老师她穿着“3D人体器官服”给学生上课的照片被传到外网,让她一夜爆红,还火到了中国,众网友纷纷为她点赞,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女孩七岁身高参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女孩七岁身高参照(孩子如何认识身体)

女孩七岁身高参照

给小孩子怎么上生物课?有一位小学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她的名字叫维罗妮卡,是来自西班牙的一位小学生物老师。她穿着“3D人体器官服”给学生上课的照片被传到外网,让她一夜爆红,还火到了中国,众网友纷纷为她点赞!

由于这种上课方式非常新颖直观,完整还原了人体器官的解剖结构,直接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很多学生站起来为她鼓掌,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因为教学道具过于逼真不敢直视。

维罗妮卡老师对自己一夜爆红感觉非常意外,她的丈夫却非常赞成妻子的教学方式。

这组照片还火到了中国,网友一边赞叹“中国制造”的强大(“3D人体器官”服为中国生产),一边为她的创意和敬业精神所折服。

甚至有网友调侃,“如果当年我的生物老师也这样教,我都可以考上清北了!”

然而维罗妮卡老师却表示小学生物课很难教,“因为小孩子的注意不够集中,所以才想到用这种方式增加课堂上的生动性”。

▲上图为维罗妮卡老师。

说到孩子认识身体,一直是家长的一个难题。

北师大版的「小学生理健康课本」推出一段时间后就曾带来一些争议,有些家长认为教材尺度大,令人难以接受。

然而,小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是正常生理现象。胎儿时期宝宝就在母胎里吮吸手指,出生后孩子就会挠耳朵、吃脚丫、抠肚脐,甚至还会抓“雀雀”等隐私部位。

教育学者蒙台利梭说:0~3岁是孩子心理胚胎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借由双手来探索世界。到3岁之后,孩子的心智逐渐发育并接受大人的介入。孩子通过对身体的探索,继而认识和感知外部世界,这是小孩子从生理到心理的自然发展过程。

因此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身体,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因为小孩子好奇心重,他们对身体的发现和探索,有时候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孩子常吃手,可能会影响孩子出牙不齐整,还容易吃进去很多细菌。孩子抠鼻孔,可能引起鼻炎或鼻腔出血;孩子抓“雀雀”,还可能引起生殖器发炎。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呢?

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做游戏

“这是鼻子”,“这是耳朵”、“这是眼睛”,家长一边说,一边引导孩子用手指出来。

这是家长引导孩子认识身体的好方式。

2.孩子通过照镜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一开始孩子并不知道镜子里面就是自己,表现得非常兴奋,拍打镜子,嘴里还呀呀说话。孩子照过几次之后,才逐渐明白。

北大心理学教授这样建议,孩子睡熟了在他鼻子上点胭脂,等孩子醒了再照镜子。如果孩子用手摸鼻子说明认识这是他自己,这是孩子心智发育聪明的一种表现。

3.陪孩子阅读科普读本。

比如说美国知名儿科医生、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霍华德·本内特博士就写了一本儿童科普图书——《给孩子的身体书》。

这本童书最大的看点是非常专业。由头发、皮肤到身体内部,由内而外地引导孩子如何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体。

比如他先讲皮肤接触“我们握个手吧?”,帮助孩子了解皮肤构造的同时,又告诉孩子如何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这对现在孩子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

再比如“张口你的嘴巴和喉咙”。

食物如何由食管进入胃部和肠道,这些食物又如何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引导孩子认识吃手和乱吃东西都是不好的习惯。

第二个大看点是:这本童书以「图画 故事」的形式呈现。书中有1000幅图片,画面轻松活泼,故事风趣好玩,引人入胜,不用担心孩子看不懂。

“大脑是大BOSS,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它控制我们身体做出每一个正确的动作”。

“头发为什么每天都会掉?”

“什么是骨骼和肌肉?”

“红色液体(血液红细胞)有什么秘密?”

“青春期将可能面临哪些美好、糟糕,或者尴尬的事情?”

“感谢淋巴结,淋巴系统和地铁系统类似,每个淋巴结就是地铁站,淋巴液就是列车,淋巴里面的物质就像乘客”。

“什么是细胞,免疫细胞如何参与防御?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安全,如何保护和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今日推荐童书:《给孩子的身体书》

适合年龄:5~15岁的孩子阅读。

精彩看点:从皮肤到头发,再到身体内部器官,身体是一部神奇的机器,各个系统在有规律的运转。正确引导孩子对身体的认识,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价格实惠:这本书原价125,现在#618好物趋势#优惠价只要56元(偷偷告诉你,领券后购买还能再便宜哦!)早点下单,早点包邮到家。

#童书上##母婴优品大赏#

点击下方横条“去看看”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