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文化及其载体的宗教,都有一个诞生、兴盛、衰落的过程。伟大的文化及其载体宗教,长盛不衰的秘诀是能不断吸收融合传播发展自我更新,也就是宗教改革文化革命。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最终,完成了整个印度的推动,建设起今天南亚也是地球上有影响的一个大国,凝聚十几亿人口。这个大国有不知轻重的毛病,这是另回事。

公元300年代,已经在南亚大地势微的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的教义,融合民间信仰,逐渐演化。800年代,婆罗门教迎来自己的一个重量级历史人物,商羯罗。

印度教的简介(印度教四千年浩荡历程)(1)

商羯罗(约788-820年),生于印度南部摩拉巴尔,印度大哲学家,婆罗门教改革家。他吸收佛教耆那教精华,将婆罗门教改名为印度教,融合各家,注释吠陀经,建立完整的印度哲学体系。经商羯罗之手,古老的婆罗门教重生,成为流传迄今的印度教。

印度教传承了吠陀教至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更适合新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传播,思想体系成熟,组织手段完善,脱离自然宗教色彩,能够与本土的佛教耆那教抗衡,可以抵御外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最终成为印度文化的载体。如果没有印度教,今天的印度会完全是另一个形式,现代印度这个主权国家能否存在都不好说。

近代,印度教又融合了一部分欧洲哲学,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1800年代以后,随着大批印度教徒外移,印度教传播至全球。

(全文完。共上中下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