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青少年保护法你怎么看(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1)

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以“充分发挥未检职能 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以“充分发挥未检职能 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检察机关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主要情况,发布了检察机关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此前,在4月11日,最高检召开了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两场发布会有什么区别?

➤ 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指未成年人检察在办案和帮教救助、犯罪预防工作中,需要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引入专业力量给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保护和支持;

➤ 未成人检察工作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做好、做实、做优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可以有力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筑起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强大网络体系,保障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探索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机制

据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检察机关探索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机制。在办案中坚持宽容不纵容,2018年至2019年4月,共对罪行较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3.89万人,起诉3.17万人,保持必要的司法惩戒;对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坚持依法从宽处理,不批准逮捕1.27万人,不起诉1.42万人。

更加严格规范地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2018年以来共作出附条件不起诉8187人,帮教考察期满后不起诉4700人,起诉238人。

推行心理干预、亲职教育等科学帮教手段,依靠专业力量开展精准帮教,案件办结之后坚持跟踪帮教,确保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

惩防工作机制

据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检察机关坚持惩防结合,刑民并用,推动健全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惩防工作机制。

➤ 推行专业化办案机制。

2018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42万人,起诉6.76万人,成功指控了米脂砍杀学生案,携程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等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 牵头建立健全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及时发现机制。

上海检察机关联合16家单位建立全国首个省级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以防止有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前科人员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行业。

➤ 推动加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易发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管理。

全国检察机关共就加强未成年人密切接触行业和领域的行政管理发出检察建议1973份,就治理营业性网吧、娱乐场所和宾馆等违法接待未成年人问题发出检察建议1186份。

➤ 加强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2018年1月,根据最高检部署,17个省份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在涉及未成年人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领域,共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97件,提起公益诉讼8件。

建设平安校园,防治校园欺凌

据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2018年以来,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最高检下发的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中,选择了一起由校园暴力引起的正当防卫案件,明确未成年人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任何人都可以依法介入保护,以维护被侵害学生合法权益。

目前,全国共有1.73万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其中有3096名检察长。

保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据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检察机关依法从重从严惩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犯罪。2018年以来共批捕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2969人,起诉3593人。

在最高检部署开展的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中,试点单位依法建议、支持有关部门、个人申请法院判决撤销监护权89件,同时提供安置、就业就学、心理疏导等司法救助4750人次。

研发符合国情的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王锋说,下一步,将总结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经验,努力将这一做法推广到未成年人司法实践的各环节,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指南,推动落实未成年人司法特殊理念和诉讼程序,努力建立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创新未成年人社区保护机制

全国妇联法律帮助中心主任、权益部副部长兰青说,创新未成年人社区保护机制至关重要。为此建议,建立“事先宣传教育预防、事中发现报告和干预调处、事后救济矫治”的“三级预防模式”,促进高效利用有限的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干预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防患于未然。

检察机关可通过公益诉讼等

对“童模”进行司法保护

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检察机关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

其中,介绍了建立“童模”保护机制、落实涉众未成年人权益检察监督的相关情况。

2019年4月,“童模妞妞被踹视频”在网上流传,童模群体权益保护问题迅速引发社会关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多次对辖区内“童模妞妞被踹”事发拍摄基地进行走访调查,听取各方意见,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青团滨江区委会商研判,并于2019年5月会签《关于规范童模活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见》。该《意见》明确童模活动范围,对活动场所、内容、强度等作出详细规定,如规定不得让儿童穿戴有违公序良俗的服饰进行拍摄,不得因童模活动使儿童辍学或变相辍学等。同时明确童模行业从业人员及监护人的责任,突出强调不得使用或变相使用童工,不得实施殴打、辱骂等虐待行为等。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必要时,检察机关可通过公益诉讼等形式对童模进行司法保护。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修正青少年保护法你怎么看(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