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氏

【名称】

赫舍里氏,汉文又作“何舍里氏”、“黑舍利氏”,亦有文献作“和和理氏”。满文作“hešeri”。其汉字发音,首字有念hé者,亦有念hè者。

八旗有哪几个姓氏(八旗姓氏小科普)(1)

(图为赫舍里氏满文)

【来源】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辑要》的说法,赫舍里氏是即金史纥石烈氏,是以河名为氏的,即源自“赫舍里河”。《清朝通志》则说赫舍里氏源自部名。根据女真地名、部名来源混淆的习惯,二者应该相去不远。

【部署】

在明末女真各部的格局之中,赫舍里部已经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出现。在当时的女真三大部之中,赫舍里氏虽然均有分布,但是尤其集中在海西女真一部。海西的叶赫、哈达、辉发、三部内都生活有大量赫舍里氏,特别是在斋古地区,尤为集中。

【清前历史】

金代时期,纥石烈已经是女真中的大姓,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皇后钦宪皇后纥石烈氏为肇始,位列台阁者不少,如有“重农贤相”美名的纥石烈良弼等,不乏文武名臣。从姓氏语音的流传而言,清代的赫舍里氏即是他们的后裔。不过由于赫舍里氏的谱书形成基本较晚,能够追溯到金代的谱书基本没有。比较早的是世居都英额以及和多穆哈连的穆瑚禄都督大系,其谱系以穆瑚禄都督立祖,其人大致是明代初、中期的人。

(图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朝服像。孝诚仁皇后即出身索尼家族)

【姓氏概况】

清代《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共收录了赫舍里氏204支,是满洲姓氏之中人口第四的姓氏。满洲八旗旗分内均有分布,正白旗蒙古还有1支,八旗的包衣旗分内也都有赫舍里氏的分布。其中最为集中的旗分是正红旗(29支又包衣1支)、镶红旗(29支又包衣2支)、正蓝旗(30支又包衣3支)和镶蓝旗(38支又包衣1支)四旗。

【姓氏派系】

清代赫舍里氏有记载的共204支,其中大系共4系33支,小系共5系15支,杂系156支,各系之间,以及杂系内部,均没有共祖关系。

【各派系简介】

穆瑚禄都督大系:以始祖之名命名。根据都英额赫舍里氏的说法,其一支赫舍里氏的兴盛源自明中期的穆瑚禄都督,据说其在开原与负责明的马市事宜,文化较高,家资殷富,有八个儿子,分别形成了都英额赫舍里氏以及和多穆哈连赫舍里氏。此系共19支,基本均世居于都英额或和多穆哈连地方,旗分主要分布于正黄、正红旗,另有个别支系分布在镶红、镶蓝两旗。共拥有世袭佐领5个。此系中,以正黄旗的硕色巴克什、希福巴克什兄弟最为有名,清初著名辅政大臣索尼,即是硕色巴克什之子。其次为正红旗的拜音达理,也是国初归来,其子布颜为议政大臣护军统领,封骑都尉又一云骑尉。

拜思哈大系:此系共6支,均世居于叶赫斋古地方,旗分主要为正蓝旗,另有个别支系分布在镶白旗。共拥有世袭佐领3个。此系中,以正蓝旗的宜巴里和宜拜兄弟最为知名,宜巴里原为十六大臣之列,而宜拜以三等男爵世袭。

拜音岱大系:此系共7支,均世居于哈达地方,旗分主要为镶蓝旗,另有个别支系分布在正黄旗包衣。共拥有世袭佐领2个。此系中,以镶蓝旗的拜音岱最为知名,其侄嵩祝为文华殿大学士、礼部侍郎,其孙赖衮为礼部侍郎,封骑都尉。

岱音察大系:此系只有岱音察一支,世居哈达地方,入正蓝旗满洲,世袭1个佐领。此系中,岱音察之孙温察因军功封轻车都尉世袭。

礼荪小系:此系共5支,均世居于斋古地方,旗分均为镶蓝旗。

阿颜塔小系:此系共4支,均世居于哈达地方,旗分均为镶蓝旗。

满达尔汉小系:此系共2支,均世居于叶赫地方,旗分为正白旗满洲和正白旗蒙古。

乌雅纳小系:此系共2支,分别世居于瓦尔喀和何殷村,瓦尔喀的一支为镶黄旗,何殷村的一支为正蓝旗。

成固尔德小系:此系共2支,分别世居于拖克索村和黑龙江穆理哈村,拖克索村的一支为正白旗,黑龙江穆理哈村的一支为正黄旗。

杂系:共157支。其中亦有不少官宦家族。

【八旗地位】

赫舍里氏本以清初的索尼家族为最盛,而索尼家族在康熙朝便遭到政治打击,其后虽然有个别支系保持了世家的身份,但是整体已经不如清初兴盛。其他清初军功的支系,虽然多数保持了世爵世职或者世管佐领的传承,但是在后裔多数未能在其后的时间内出任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军功世家在和平时期的典型问题。晚清时期,出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赫舍里氏官员,比如说陕甘总督舒兴阿和大学士英桂等,但是他们都并非清初赫舍里氏传统世家的后裔,多数出身比较普通。

赫舍里氏在八旗中共有204支,这204支共拥有11个世袭佐领,虽然11个世袭佐领数量并不少,但是对比于人口而言,赫舍里氏的人口为满洲姓氏第四位,却只有11个世管佐领,这样一比较,赫舍里氏在八旗内的地位实际并不如瓜尔佳、伊尔根觉罗氏等著姓,甚至不如一些人口少的姓氏,如董鄂氏、完颜氏。

【谱书】

赫舍里氏作为人口第四的满洲姓氏,谱书很多,已知的谱书,京旗有《都英额地方赫舍里氏一等公索尼家族世系表》,东北有《赫舍哩氏宗谱书》、《何氏谱书》、《赫舍里氏宗族谱书》等,还有《正黄、正白旗长白山赫舍里氏家谱》、《正黄旗赫舍哩氏支脉卡宜氏世谱》、《正白旗凤城赫氏家谱》、《正白旗边门赫舍哩氏族谱》。

《都英额地方赫舍里氏一等公索尼家族世系表》,赫舍里氏后裔所藏,立谱时间为清初,其后屡有续修。只有谱表一项,表式简单。如其名,记录里一等公索尼的后裔情况。现代有续修本,为私藏。

《赫舍里氏宗族谱书》,立谱时间为1922年。根据谱序记载,其家族始祖叫乌海,因为入关的战功,“世袭侯爵察罕巴图鲁世袭罔替”。其后代一支在乾隆中叶自京城驻防盛京,便居辽阳西北胡家窝棚,隶属盛京陈满洲左翼镶黄旗。此谱书即是东北一支的谱书。字辈为:海图受贺永,布庆吉昌新,承世安先福,兴源裕德恩,万年功宝守,溥泰义勋深。

《赫舍哩氏宗谱书》,立谱时间为光绪五年。根据谱序记载,其家族始祖有九个儿子,其中八位均在京旗,另外一位叫漥而达,任罕都将军,拨往奉天驻防凤凰城,隶属正黄旗满洲。此谱书即是东北一支的谱书。字辈为: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会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贞保泰平。

《何氏谱书》,嘉庆二十五年初修,现代续修。初修谱序中提到家姓何氏,始祖为班的,是岫岩驻防旗人,除此之外并未提到赫舍里氏一词。现代续修谱的谱序中,则称自家为元代小王子之后,清初从龙入关,入佛满洲镶红旗德喜牛录,赐姓赫舍里氏,即为何姓。

八旗有哪几个姓氏(八旗姓氏小科普)(2)

(图为《赫舍哩氏宗谱书》书影)

【所改汉姓】

赫舍里氏在现代使用汉姓的时候,多以何、赫姓为主,但是京旗各支和关外各支在冠姓上均有各有的习惯。如索尼的后裔有何、索、金三姓,京旗其他支系的赫舍里氏则有英、张、赫、郝、贺、普等汉姓,而到了关外就更加复杂,有高、康、赫、张、芦、贺、郝、黑、佟、普、满。另外还有以名为姓者,如当代著名的英敛之家族,后代姓英,即是以源自英敛之的本名英华。

【姓氏逸闻】

赫舍里氏里有一个“奉旨填入”的户口,就是额尔德尼家族。额尔德尼,世居都英额,姓那拉氏。国初来归,通满汉蒙语言文字,太祖以其司文书,赐号巴克什。太祖命其与噶盖一同以蒙古文为基础创制满文,后因其与其妻囤积珍宝不报而在天命八年被杀。太宗继位之后,下达上谕将额尔德尼一族加进都英额穆坤的硕色一族中,赐姓赫舍里氏。由此也可见入关前满洲姓氏制度的随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