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粤韵操(粤韵袅袅丝竹扬)(1)

桥城曲艺社的选手在表演 屈巨贤摄

——记市桥街桥城曲艺社

一个20多平方米的场室,几张桌子,10多张椅子,几个谱架,墙上挂满获奖的锦旗和照片,市桥文化宫就是桥城曲艺社粤曲爱好者日常排练、交流的地方。

满腔热忱组建曲艺社

1997年,桥城曲艺社在邹靖江李泳珊夫妇、袁礼升陈少珊夫妇等热心曲艺爱好者发起成立的,至今已有18年历史,是番禺区内较早成立的曲艺社。他们凭着对粤曲的满腔热爱热爱,与十几名爱好者在家里组成了私伙局。这是一支由市桥街中老年社区居民和退休干部组成的民间文化队伍,发展至今已有35人,队中音乐手15人、演员20人。

据邹靖江和李泳珊介绍,他们虽然不是专业队伍,但是队员们对粤曲都有扎实的功底,不少人都是一专多能,会弹奏多样乐器,是多年的粤曲资深发烧友。桥城曲艺社从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的乐器都是自筹资金,每个队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社区文化活动的活跃分子

正因为他们的曲艺了得,很快就为民众所熟悉。曲艺社不仅仅局限于在私伙局里自娱自乐,还走进社区,用他们颇有魅力的粤韵,为基层的民众带来欢声笑语。番禺各镇街、南沙区、顺德区、荔湾区等地的乐社也经常邀请他们前去表演交流,以曲会友。2013年11月桥城曲艺社参加在市桥街文化宫举行的“进社区”演出交流活动,演唱《盛世欢歌》,让观众大饱耳福。

18年来,桥城曲艺社不只是唱粤曲,他们还先后排演了《情暖老人心》、《胡士贵当官》等现代小粤剧,《岳母做寿》、《对花鞋》等古装戏。这些节目都取材于基层现实生活,以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展示,让群众开心之余又能领悟其中的寓意。

曲艺社曾多次代表市桥街参加省、市、区曲艺大赛,除了粤剧和古装戏,他们还自编自导自演粤曲小品。《赌幻余波》是其代表作,目的是让群众知道黄赌毒的危害,远离黄赌毒;还有鞭挞社会乱收费现象的《招工》、《小教训》等小品,影射当今社会生活现状,让群众受教育,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连续两届获省赛金奖

在2013年、2015年举行的两届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中,桥城曲艺社均获得金奖,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这是平时刻苦训练的结果,是用辛勤汗水换回来的。邹靖江说,平时没有比赛或演出的时候,每个星期日上午集中排练,过一下“手瘾”,切磋交流。但当有比赛任务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提前两个月开始排练,每个星期按具体情况增加排练次数,且大家从选曲到排练都非常严谨、认真。

2013年的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桥城曲艺社选择了《何柳堂雨夜谱琵琶》,演唱者黎润波和其他乐手提前两个月就开始排练,最终获得了金奖,真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曲艺社游瑞民主唱的《醉闹五台山》获得了今年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金奖。邹靖江说这首粤曲的难度大,需要用霸腔来唱,他们在排练的时候会在每一个细节的地方做调整,力求做到最好、最满意。

刻苦严谨的训练换来的是比赛中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和优异的成绩。桥城曲艺社在省、市、区等大型粤曲比赛中多次获得金奖。该曲艺社演唱的作品《波叔搬屋》曾被选上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

团队齐心凝聚力强

“团队每一次排练都会人齐,大家会相互尊重,亦会虚心请教、受教,老手很有耐心地指点新手,新手也很好学。”李泳珊说,队员大多数都是市桥城区的,有少数几个是市桥外的,但是他们排练都不会缺席,准时到达。他们之间关系融洽,平时会不定期组织集体外游,若有队员生病大家会互相探望,家里有困难,都会相互支持,曲艺社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粤曲最重要的是唱和伴奏相互配合,伴奏需要给演唱者“兜托”,整个团队需要配合默契、拧成一股绳。所以李泳珊很自豪说近年来桥城曲艺社的人员基本上没有变动,正因为他们的长期磨合,才能有如此成就,获奖是实至名归。

(屈巨贤 陈燕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