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选择铁锅大小,有一个不成文的计量单位叫做“印”,所谓的印指的就是家庭主妇一个手掌的长度,也叫做手掌印儿,一般来说一印的长度是10~13公分左右,这个在我国南北地区是存在一部分差异的,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锅要比北方的要小一些,也正是因为北方人手脚不便比南方人大的因素。比如说在我们这里5印的锅是52公分,6印的锅就是61公分,7印的锅是72公分,但是买过的时候8印的锅是一个分水岭,这是因为锅一旦达到8印,我们就叫做“出印”,意思是说,在往上的大锅口径就不能这么算了。但是锅最小也有一个限度,那就是4印,也就是说没有比4印更小的铁锅了,这是因为古代的家庭人口都比较多,常常多一印就代表多一个人的口粮,因此以前人家里面要娶媳妇的话,很多人会直接到家里面看水缸和锅就可以对这个家庭的情况一目了然,锅越大的代表这个家里面吃饭的人越多,水缸大里面水少说明这个家里面人不光吃饭的人多,但是干活的人少。但是这种传统在现在发生了变化,因为印这种计量单位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遗忘,所以现在的铁锅大多都采用的是公制,也就是说铁锅的直径是40公分、50公分、60公分这样更加方便人们辨识的计量单位,此现在的铁锅基本上直径都是一个整数,且相差在10公分。说到这里给大家说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以前的时候,因为家家都用大铁锅,是咱们知道铁锅上有时候有沙眼,这样的铁锅往往会漏水,所以在买铁锅的时候就需要将铁锅放在一个装满水的木盆里边,这样且过会漂浮在水面。过一会儿如果铁锅里面没有湿印的话,就代表这个铁锅不漏水,如果在铁锅放在木盆里面的时候,铁锅发生的倾斜,则说明这个铁锅一边厚一边轻,表现在结果上就是一边薄一边厚,这样的铁锅往往在薄的一面容易烂,这也常常是一些卖铁锅的人常用的伎俩,容易烂的铁锅自然需要买铁锅的频率就高。在农村更为夸张的是,有时候遇见那种婚宴用的大铁锅,那种铁锅号称可以300人吃的大铁锅,这种写过的计算方法就又不一样了,是按照锅里面可以放几碗水来决定的,比如说可以放100碗水,那就是100个人,因为这种大铁锅做出来的饭,基本上就是按照一人一碗的量。

农村土灶大小锅怎么放有讲究吗(农村土灶用的大铁锅有六印八印多大为一印)(1)

铁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吃的每一份食物都需要经过它烹调出来。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人们行军打仗的时候都需要带着锅,人家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锅在烹饪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铁锅,记得以前人们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还会有专门去集市上补锅的人。锅在我们生活中看似不值一提,不管谁少了它,都不行,这其实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一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沟通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多注意和别人的配合,单打独斗很难起到起到很好的效果。二是珍惜自己身边的人和物。拥有的时候不觉得有多重要,一旦失去就会去一辈子的后悔,甚至连自己的生计都解决不了。回到我们的问题本身上来,农村地区常见的铁锅有“七印”和“八印”,相信很多比较年轻的人对印不是很理解,也不知道“七印铁锅”和“八印铁锅”的含义。其实很简单,这里的印指的是尺寸,即度量单位,但这是民间的一种计量方法,不是特别正式的说法。在我国民间,很多普通人对于一些官方的度量单位不是很了解,在其生活和工作中就创造出了和自己工作属性相关的计量方法,专属于某个行业。人们只在度量铁锅的时候说印,但是却很少在其它方面说到“印”这个单位,关于印的具体长度各地也众说纷纭,有自己的一些说法。印一般指的是10-12厘米,也有人说印指的是小孩脚印的大小尺寸,平时人们常用的铁锅都是5-8印,很少有用使用超过10印的锅,不过在特殊情况下会铸造20印的锅。印指的是铁锅的直径大小,6印铁锅一般指的是580毫米,8印铁锅一般指的是650毫米。笔者也曾经听过一种说法,其认为印在古代指的是仞,这是古代的度量单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里的仞其实说的就是一种度量单位。因为受到某些地方方言的影响,从而导致把仞说成了是印。除此以外,也有人认为“印”指的是“英寸”,这个说法感觉也是有一定的道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印锅”已经了解的越来越少了,也很少有人再去关注这些东西,毕竟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不是很大。现在很少有人使用土灶了,铁锅也在慢慢的没落,或许在几十、几百年后就会很少见到“六印锅”和“八印锅”。在不同的地方,人们对印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农村土灶大小锅怎么放有讲究吗(农村土灶用的大铁锅有六印八印多大为一印)(2)

现在家庭由于人口少,饭量也少了,所以一般年轻人家里很少有用八印锅的。过去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家里孩子多,谁家都是大家大口,那时候的人又特别能吃饭,使用小锅的话,根本不够吃的,所以基本上都是用八印的大锅。俺家老爹当年在村里翻砂厂干过,他说过去铸造一口八印的成品锅,锅口直径是二尺二,净重是22斤,现在去土产公司买一口八印的铁锅,不再有那么厚的了。市场上卖的铁锅更薄,二十斤都不到,不过锅口的直径还是二尺二,所以现在的铁锅很不耐用,因为铁皮太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围着八印的锅圈糊玉米面饼子,奶奶做的饼子要比一般人做的好吃,她做的饼子里面,都多多多少少掺杂一点豆面,所以做出来的玉米面饼子特别好吃。或许是使用习惯了的缘故,也或许是家里的灶口已经定了那么大的尺寸,现在的农村老人,还是喜欢使用八印锅。就拿我们家老爹来说吧,现在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我一直劝说他换上一口小锅,可是他不听,多少年来一直用着一口八印的大锅。我只知道“印”是一个数量单位,究竟多大为一印,我也说不好。因为我老爹曾经在翻砂厂里干过,也铸造过铁锅,所以我以为他能明白一些。就问他多大为一印?老爹说他年龄大了,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八印的锅是二尺二,而且他们那时候,为了清楚的分辨锅的大小,铸造的时候,六印的锅就同时铸造六个印记,八印的锅就铸造上八个印记,以此类推。锅,在农村人眼里有着另一层不同的含义,锅就是过日子的象征。家里乔迁新居以后,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就是亲戚朋友都要去稳锅。稳锅的意思就是,从今天起要在新房子里面开始生活过日子了。特别是刚成家的新婚夫妻,自己单独另起锅灶的时候,双方父母是一定要来稳锅的,一般由女方父母买一口新锅,再买几张大饼,寓意以后的日子兴旺发达。农村人无论有多么大的仇恨,砸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给人家砸锅,砸了锅就是不让人家过了的意思。我们村有个老头很倔,对儿子媳妇也特别苛刻,就因为媳妇说的一句话不中听,去儿子家里给把锅砸了,媳妇大哭着说,这是不怕他们家过了。老头砸了锅以后,却扬长而去。

农村土灶大小锅怎么放有讲究吗(农村土灶用的大铁锅有六印八印多大为一印)(3)

在我们东北,现在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仍然有使用大锅的习惯。大锅饭、铁锅炖大鹅、大铁锅炒菜都有与众不同的好味道。铁锅的大小以“刃”区分。东北农家的铁锅一般分为6印、7刃、8刃、10刃和12刃。那么铁锅的一刃到底有多大?有人说“刃”指的是铁锅上口的直径。成年人一手宽为一刃。也有人说以新生儿的脚长为一刃。一刃长约0.08~0.1米左右。这种说法显然不对。6刃铁锅上口直径近0.57米,8刃铁锅上口直径在0.65米左右,10刃铁锅上口直径在0.7米左右,70刃铁锅上口直径在1.2米左右,100刃铁锅上口直径在1.3米左右。以上数据根本没有规律所循。按以此种说法6刃~10刃铁锅还免强说得过去。按此种说法100刃铁锅上口直径岂不要达到10米?与实际1.3米左右差距太大。还有人说铁锅的“刃”指的是锅的深浅,这种说法更不值得一驳。所以我认为区别铁锅大小的“刃”不可能是长度单位。还有人说铁锅的“刃”其实是“人”字读白了,6刃锅是六个人吃饭用的,8刃锅是8个人吃饭用的……依此类推。实际上8刃铁锅煮满饭足够30人吃一顿,这种说法也无规律所循,显然说不通。也有人说,铁锅的“刃”是民间约定俗成的,并无规律所循。我不认可这种说法。凡事皆有因。铁锅按“刃”区别大小一定有规律所循。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铁锅的“刃”是不是容积单位呢?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做了一个试验,分别将6刃、8刃、10刃铁锅加满水,称得三口锅中水的重量分别为21千克左右;28千克左右;35千克左右。从中找出规律,铁锅每“刃”可盛水约为3.5千克。按照这一规律可知100刃铁锅盛满水约为350千克。虽然找到了规律,但这一规律的约定是怎么来的?从何时开始?这些都无从考证。希望网友们指点迷津。

农村土灶大小锅怎么放有讲究吗(农村土灶用的大铁锅有六印八印多大为一印)(4)

过去的锅和盆不是在商店卖,是由走街串巷做行走买卖的吆喝着卖,也有串乡铸铁锅的。卖锅的不是担着挑儿就是推着木独轮车,担挑儿卖锅卖的比较小,最大就是八印锅,推独轮车卖锅就能大到十一印锅,如果是赶牛车卖锅,锅还可以大一些。无论怎么卖锅,运锅的时候都是大锅套小锅一个个和套娃一样,这样摞起来运走,那就是八印锅套七印锅,七印锅套六印锅,六印锅套五印锅等。出来买锅的用哪个尺寸的锅,他就给你拿哪个尺寸的锅,你用最小的锅,他就给你拿套在最里边的一印锅,你用口大一些的锅,他就给你拿第二第三第六或第八,真到你满意为止。这一口套一口就是从一印到十一印或更大。家庭用锅就是根据屋里垒的灶台安锅的,一般家庭的灶台只能安五印到八印锅的,再大了灶台安不下,再小了不好看,有的人家是一个灶台上并排安两口锅,一口大锅是七印锅,另一口小锅是一印到三印的小锅。三印到五印的锅一般是在地里瓜棚下安的。夏天院里的凉灶一般都是五印锅和六印锅。十一印以上的锅,就不是家庭用锅了,那是吃大锅饭,和磨豆腐,磨香油的作坊用锅了。锅的"印″并不是一个计量位,它沒有准确的长度,就是一个套一个。可这个印也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从六印到十一印说的。这里说的"印″,就是刚出生的婴儿的脚印,最长就是古尺的二寸八,这样算每印二寸八,每印二寸八,六印大约就是一尺七,七印大约就是二尺,八印大约就是二尺二。五印以下和十一印以上就不是按二寸八算的了。说到六印锅,想起过去一个故事,说是过去有父子二人到大清河里去摸鱼,儿子摸着摸着,突然喊他爸:"爸,快来,这里扣着一个六印锅″!他爸跑过去,二人使劲翻过来,原来是一只二三百年的大王八,长成了一口六印锅那么大

农村土灶大小锅怎么放有讲究吗(农村土灶用的大铁锅有六印八印多大为一印)(5)

想知道农村土灶用的老式大铁锅多大为一印和这个“印”字是啥意思,那就赶紧点进来,听我这个35年前在供销社卖过老式大铁锅的人和你慢慢说说吧!“印”是一种非法定计量单位,是以锅的口径来说的。如果非要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的话,那么一印就是一掌,相当于8-12厘米。将老式铸铁锅用印来称呼,更多的是为了尊重农民的民间习惯。原来供销社出售的老式铸铁锅,主要以二至九印为主,最大的十二印。无论那种型号的印锅,都是有大小号之分的。以七印锅来说,大七印是68厘米,小七印则是66厘米。要是用非法定的民间说法,大九印锅的直径是2.6木尺,大八印是2.4木尺。老式铸铁锅为什么要用印来作为计量单位呢?因为,“印”与“仞”在读音上非常相近。而“仞”字不仅最早出现在小篆里,而且后来还成了古代的一种长度计量单位。《说文》中曾有“仞,伸臂一寻,八尺,从人,仞声。”的记载。在老时候没有什么方便携带的计量工具,农村群众又普遍缺少文化的情况下,好多需要丈量的时候,农民都是用腿和手解决,以“步”、“揸”、“指”、“掌”或“印”来称呼的。“揸”是为拇指和食指张开的长度,一揸约为14-18厘米。“掌”和“印”相同,都是手掌的宽度,一掌即为一印,约为8-12厘米。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是从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后开始的。但规范并不能强制农民在日常交流中改变过去已经使用多年,也形成了习惯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比如说农民讲播种深度,绝不会说厘米,而是说三指或者四指。也是因此,“印”这个对农村老式铸铁锅的称呼和计量方法,至今还在农村和行业中约定俗成地使用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