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才良


张策与孙禄堂哪个功夫高深(为何要争论孙禄堂被点穴之事)(1)

谈论孙禄堂被人点穴之事,并非是饭后茶余的消遣,而是武学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这事不仅对孙先生健康带来伤害,也影响到对武术价值的认知,并对孙式太极拳的传播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与童旭东先生的争论,就是从孙禄堂有否被人点穴暗算引起的,童旭东竭力否认孙禄堂被人暗算,他指责我“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篡改史实”,然而他自己恰恰是在按自己意愿掩饰与篡改史实。比如1928年11月24日《今报》报导孙禄堂被人点穴:“孙君虽绝艺在身,而铁砂手所伤处亦痕迹宛然,且曾吐淤血数口”。金仁霖老师也曾经说孙禄堂被点穴后,还吐出白瓜子般大小的东西,医生检查后认为伤了内脏,需要开刀云云。童旭东对这些史实却视而不见,矢口否认。相反《琼报》编造离奇的故事,说孙禄堂被人点穴,竟安然无恙,反而将点他穴的人也点了穴。对这样神奇的套路,因为符合童先生的意愿,他就信以真,津津乐道。

李德印先生说:“孙禄堂1928年南下赴中央国术馆任教。途经上海时,身体欠安吐血,电召爷爷赴上海陪护”。这句话有内容可想,为什么孙禄堂在南京还是好好的,到了上海会突然吐血?而且他身边有儿子、孙女,如果一般的“欠安吐血”,家属完全可以陪护,况且孙先生在上海有许多朋友粉丝,都可以提供帮助,可是孙禄堂为什么要十万火急地电召千里之外的李玉琳赶来救护?说明这“欠安”非同一般,但不宜张扬,又须遮遮掩掩。其实,上海不少老一辈的武术家都知晓这件事,只因重情谊而很少谈论。

平心而论,“从来拳术家肯下功夫的,大概要推孙禄堂为最”,能将三门拳术融会贯通,合而为一,体用完备,集内家拳术之大成,为一代名家大师,创宗立派者”,这样的评价比较恰如其分,也已够得上孙禄堂的伟大,如再要人为拔高神化则适得其反了。

比如说“孙精易经黄老奇门遁甲诸术”“世人疑之为”,又是“南北拳家无出其右矣”“天下第一手”“为中国太极拳术惟一名手”等等,这种滥誉实为“谀墓”。孙先生既然精通奇门遁甲,神奇妙算,为何没料到中央国术馆的事难弄,不足三个月就告辞了,高兴而来,郁闷而去,只得到江苏国术馆去另立门户。孙先生纵然有“天下第一手”名声,在上海却被一个14岁少年点了穴受伤吐血,只得十万火急电召李玉琳从外地赶来陪护。所以,孙禄堂先生在上海老辈人的心目中只是武术名家并不是神仙。

孙禄堂和杨澄甫同时在上海发展,也开过一些短期班,虽然孙禄堂号称“中国太极拳惟一名手”,但从学太极者并不多,以至孙氏太极拳在上海的影响远不及杨氏太极拳。建国以后,孙氏太极拳只有在复兴公园王禧奎处有传授。六十年代初,上海体育宫曾设想开办孙氏太极拳学习班,终因师资不能着落而作罢。

孙剑云老师曾经说过:“我根据我父亲说的:‘永远不要吃武术这碗饭’‘一辈子不要吃教拳这碗饭,这碗饭太难吃了,太危险了’,所以在文革中,我宁愿给别人当保姆,住油毡棚子,我也不以教拳为生”。如果号称“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未经挫折,他又何出此言?江湖险恶,树大招风,防不胜防,因而他对武术争雄斗狠的价值观作了深刻地反思,这倒是件很好的遗产。

孙剑云老师是孙门中最能实事求是面对真相的人,她勇敢坦诚的品德值得后人尊敬。孙先生被人暗算点穴的事,本来不难弄清,可以对后人有所启示。但是他被人点穴吐血的真相,无形中戳破了孙禄堂“天下第一手”的神话,也是造成孙氏太极拳传播不广的原因之一。真相当然也会影响一些人的利益,让童旭东这样的门人不敢正视,拼命掩盖,利益所使,争论也变得“恶意渐多,学问日少”,使本该正常讨论的问题变得无聊起来。

张策与孙禄堂哪个功夫高深(为何要争论孙禄堂被点穴之事)(2)

为讨论孙剑云老师是否知晓她父亲被人点穴一事,我用两张老照片来说明,但引起了童旭东的争论,结果争论偏离主题,扯到枝节上去,莫衷一是,于是我向平台主编表明了我的态度,简要如下:

唐才良与主编的通信

主编您好! “贵刊一读者”(是童旭东的面具吧)《孙剑云乎,濮冰如乎?作为考证……》一文我看了,仍然是各说各是,“莫衷一是”。我建议,“既然目前争论双方都拿不出让对方信服的充足理由,建议暂停这种一时无果的争论,调整调整思路,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所以我懒得再回复“贵刊一读者”,不想在这种枝枝节节的争论上浪费精力。

在这场争论中,我始终是坦荡荡,没有什么别有用心的。本来武学的任务不是制造神话,而是还原真实。所以,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为“真实”二字。而老照片的争议是纠缠于枝节了,原本争论是由孙禄堂有没有被人暗算点穴引起的,因此,讨论应该仍然回到孙禄堂有没有被人点穴吐血,以及孙家人和弟子们有没有编造谎话来掩盖真相等问题上去。所以老照片中是孙剑云也好,是濮冰如也罢,都不重要。

关于“实锤”,童先生需要拿出参加致柔拳社六周年纪念活动的人员名单,对号实坐,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实锤”。现在童先生拿不出名单,那正如童先生自己说的:“在没有确切证据的前提下,不要轻易下结论”,否则都只是各自的推测而已,这种枝节末梢的无果争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不争也罢!

唐才良 2021-9-29

主编的回复:

唐老师:来信收到,同意并感谢您对暂停争论的看法及做法。对至今仍纠缠不休的人,看来也只能是弃置一旁“冷处理”了

有些研讨,现在竟然恶意渐多,学问日少,这样的“研讨”还有何益?

2021-9-29 12:33

主编您好!

谢谢您的理解支持。

如果双方争论是良性理智的,那争辩双方都会有所得益。既然童先生颇有“恶意”,可以不理睬他。我对童旭东原本没有任何偏见,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童先生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是过于迷信某些史料,他一心制造孙禄堂的神话,这也无可非议,但他傲慢,盛气凌人,惹人讨厌。现在的争论早已偏离主题,确实“恶意渐多,学问日少”,毫无意义。

总之,我的态度,大事不马虎,小事不纠缠

唐才良 2021-9-30

有关与童旭东辩论的文章,读者如有兴趣的可查看《唐才良四谈童旭东》《谈卖酒寓言与童旭东的争论》《闲谈武术史与史料运用》等文章。谢谢读者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禅良聊太极】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