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疫情爆发,约有八万游客滞留三亚,旅行流动的人群瞬间制动,与旅行有关的休闲属性瞬间消失且反制自由。

传统意义的上的旅行,是暂时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信息时代,谁能割断生活和工作的界限,谁又能区别对待家里的自己和旅行中的自己?

看到这一期《新哲人》主题是“旅行”,《新哲人:旅行之必要》虽然话题陈旧,却依旧很渴望读到层出不穷的困惑和解答。

在线旅行有哪些影响因素(旅行是否有必要)(1)

旅行的意义,对我们来说,在发生着怎样的嬗变?

旅行对于经济自由的年轻一代来说,可能更多的是连接自己,刻意换一个环境,触发神经的敏感度,任由自己野蛮生长。

书中有一篇文章《寻找冒险的自我》认为出门冒险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但最令人兴奋的是会遇见“可能的自我”。

在线旅行有哪些影响因素(旅行是否有必要)(2)

“‘可能的自我’强大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宝库,装满了无数成为另一个人的可能性。”

与熟悉的环境打交道是安全而捷径的,越富有越缺少冒险精神,因为金钱能买来舒适而确定的一切,选择未知和坦途需要一种勇气,但会更关注内心世界的冒险。

舒适意味着不必再感受同样的寒冷,但再也不会体验到那杯热茶带来的强烈快感。

快感是极度的满足,是来自对自我的满足,环境的改变是促使个体发现自己的过程,旅行的惊喜就来自此处。

书里一个多图漫画故事令人难忘,讲述了一对兄弟在父亲去世后,哥哥选择继承父亲的农场,弟弟选择远走他乡浪迹天涯,两个人晚年相拥而泣,哥哥告诉弟弟多么向往外面的世界,感觉一生如瓮中之鳖,弟弟告诉哥哥在无数个风吹雨淋的孤独夜晚,都靠着哥哥在家的信念,家代表着温暖和归途抵御一切冒险风暴。

在线旅行有哪些影响因素(旅行是否有必要)(3)

哥哥叹气说,我们俩都没过上想要的生活。

弟弟说:无论谁想流浪,谁想留下,外面都会后悔的。

这个小故事短小,但寓意深远,哥哥和弟弟有我们的影子,都曾经历过背井离乡和驻守家乡的选择,都出门在外需要家的安心,守护家就缺少了远足的经验,你会选择哪一个?你又是选的哪一个?

旅行对于我而言,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意义。

年少时渴望父母能带我出门看看,兴奋的是回来可以和小伙伴得意的分享外面精彩的世界,青年时想和同学一起出去走走,旅途意味着冒险的征程。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今年报考高考志愿时,特意提出要求,希望距离家乡至少2000公里以上的城市,他希望充满探险的新奇感,才是全新的开始。

对于中年人来说,异国他乡的旅行越来越艰难,但有幸成熟的大脑更沉浸于思想的的旅行。

《思想可以旅行吗?》文章中所说文学是实现时间旅行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人认同一场思想旅行,是高级的体验方式,是修心养性的必经之路。

在线旅行有哪些影响因素(旅行是否有必要)(4)

读一本文字优美的好书就能够进行思想旅行吗?当然不,我们并非能真的被一行行文字带去一个地方,而是在一本书里和不同角色游走,从一个空间运动到另一个空间,我们是各个视角的审视者……

文字所暗示的世界,也来自我们的思想印象,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地理名词,都在不同的人里产生的是不同印象,而这一切都不同都来自我们内心的最深处。

《新哲人》杂志主题都是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第一期是“平衡”,聊得是当下普遍失衡的生活中,如何恢复我们的生活秩序。 第二期是“技术与大脑”主要探讨了数字革命后人类的生存现状。第三期是“消费”探讨的消费时代我们和物的关系。第四期就是这本“旅行”探讨的是现代生活旅行还有什么意义……

脱离开每日的消费指导,和数据分析和专家解读,我更喜欢这种用哲思的方式探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变化,选择更快乐、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线旅行有哪些影响因素(旅行是否有必要)(5)

—作者:荣荣—

深长缓慢地阅读,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