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手持一张报告单,关切地咨询孩子的饮食问题这位妈妈介绍,孩子因湿疹在某医院做了过敏原检查,医生告知报告单上出现阳性结果的食物以后都不能吃了这位妈妈很是担忧,单子上的这么多食物都不能吃,孩子会不会缺乏营养呢?因此来到烟台业达医院变态反应科咨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食物过敏吃了多久出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食物过敏吃了多久出现(查出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吃了多久出现

一位妈妈,手持一张报告单,关切地咨询孩子的饮食问题。这位妈妈介绍,孩子因湿疹在某医院做了过敏原检查,医生告知报告单上出现阳性结果的食物以后都不能吃了。这位妈妈很是担忧,单子上的这么多食物都不能吃,孩子会不会缺乏营养呢?因此来到烟台业达医院变态反应科咨询。

医生查看后发现,这位妈妈带来的过敏原报告单是“食物不耐受”的检测结果。这里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各是什么?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都属于食物不良反应,其中食物过敏是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而食物不耐受不属于免疫反应,只是吃了难消化或某种难代谢的特定的食物产生的反应。

从临床数据来看,食物不耐受发生率比食物过敏更多。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有什么区别?

食物过敏是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所以即使少量摄入,也可引起严重反应,而且每次临床表现也不相同。食物过敏大致分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和迟发型过敏反应。速发型通常在摄入食物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发生,个别患者2小时后发生。迟发型常表现为摄入食物数周或数天后发生症状,常表现为便秘、腹泻、便血,或呕吐、反酸、胸痛或食物接触部位的皮疹瘙痒等。

与食物过敏相比,食物不耐受患者的食物摄入量与症状严重程度直接相关,摄入食物越多,症状越重,且每次吃了某种食物都会引起相似症状。食物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可涉及多个器官,大多有胃肠道症状,常见的有乳糖不耐受、果糖不耐受、酒后皮肤潮红、蚕豆病等,不会危及生命。

过敏和不耐受的食物,都不能吃了吗?

在这两种情况中,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IgE介导的阳性过敏原食物,因为进食这部分食物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这部分食物在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时,即可明确,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与这些食物的接触。

而食物不耐受检测得到的多个阳性结果的食物,可能只是对食物的正常免疫应答状态。防止食物不耐受的方式比较简单,那就是饮食调整,避免食用不耐受食物及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并坚持半年,多数人症状可完全消退。此后可尝试逐步轮替、回添少量不耐受的食物,有可能实现逐步适应和耐受。

责任编辑:王鹏静

审校:高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