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主力战斗机——F15J双发重型战斗机,很多网友看了就惊呼,机尾的那个炉钩子,这是舰载机的尾钩?不过,千万别自作多情,F-15J并不是舰载机,F-15J是一款陆上起降的战斗机,显然不是能上航母的舰载机。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1)

有很多人都认为尾钩是舰载战斗机的专利,因为现代喷气式舰载机的着陆速度一般都在200~300公理/小时之间,如果不进行拦阻,那么舰载机需要滑行1000米以上才能停稳,而航母的飞行甲板长度只有200多米,因此航空母舰必须要配备拦阻索装置,而且舰载战斗机都需要在机尾配备一个尾钩,能够让舰载机降落到航母甲板时,能使用尾钩挂住拦阻索,让重达二三十吨的舰载战斗机在3秒内减速和停稳。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2)

实际上,很多陆基的战斗机也是有尾钩的。很多西方制式的战斗机都有尾钩,只是这个尾✓是用于飞机出问题时,在陆地机场紧急拦阻降落的,以防止战机冲出跑道。这玩意并不是舰载机的专利。西方制式的军用机场一般在跑道上安装有备用的拦阻降落设备,迫降拦阻索系统可拦截降落速度300公里/小时的飞机。

陆基战斗机的尾钩没有舰载机的强度大,只用于战机的减速和刹车系统出现故障时,或者在战争时陆基机场跑道受到破坏,残存剩余的跑道长度不足以让飞机在正常滑行距离以内降落,就要在机场紧急部署拦阻索,战机降落时用尾钩挂住拦阻索,可以迅速减速,防止战机冲出跑道。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3)

不过,由于舰载机在降落是需要将发动机推力开到最大,以便在降落失败的时候可以再次复飞,因此舰载机降落的时候动力和冲量都很大,舰载机的尾钩也要比陆基战机的尾钩粗大得多,结构强度也大得多。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4)

网友拍摄的国产某型隐身战斗机,也带有尾钩。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5)

陆基战机紧急使用尾钩降落减速,与舰载机尾钩降落不是一个概念。舰载机降落时,是在着舰甲板前的一瞬间,尾钩直接勾住阻拦索,飞机随即落在甲板上停住。而陆基战机的阻拦索设置在跑道的中段位置,飞机需要先着陆,机轮全部着地,放下尾钩,尾钩擦地奔着阻拦索滑行过去,挂住多根阻拦索中的一根,飞机才立即减速。

如果日本的F-15J战斗机使用尾钩在美国航母上降落,强度不够的尾钩会被拉断,然后前起落架折断,机鼻撞甲板,前机身折断,飞飞弹射,一堆碎片滑落入海中。或者咣叽,F-15J猛地跪在甲板上,小腿骨折,然后磕一个响头,然后一个前滚翻,然后掉海里了。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6)

很多欧洲的战斗机则采用另一种风格,例如欧洲狂风战斗轰炸机和瑞典的萨伯37雷式战机使用发动机反推装置,而瑞典的JAS-39鹰狮战机,使用鸭翼减速,因为鸭翼是最大最有效的减速板,着陆滑跑时把巨大的鸭翼转90度,成了减速板,在碳刹车的联合作用下,获得了优异的短距起降性能。其实歼-20的减速原理也类似这样。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7)

而俄式和中式战斗机在陆地机场拦阻降落,更喜欢使用拦阻网,与西方是两种风格。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8)

拦阻索和拦阻网各有优点和缺点,拦阻索要求战机要安装尾钩,这会增加死重,需要较高的飞机结构强度,在做飞机强度试验时候需要增加一定的余量,以更高的强度标准来要求飞机的强度设计。但拦阻索比较安全,对战机没有过多损伤,能够日常应用。拦阻网的优点是比较简单价廉,布设迅速,但会对战机外型和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只是在紧急无法降落情况下所采用的特殊措施。

一代舰载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9)

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在尾钩释放失效或遇到起落架故障时,为避免舰载机冲出甲板落海,也可使用拦阻网拦阻降落。这是法国超军旗舰载机使用拦阻网着舰的情景。所以,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有尾钩的未必是舰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