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炎热,家长都喜欢带孩子去游泳。

游泳时与孩子最亲密的可能就是游泳圈了。

可是,游泳圈也出问题了!

儿童用哪种游泳圈好些(这款儿童游泳圈塑化剂超标520倍)(1)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夏至刚过,气温也很应景地热起来,游泳池或者海滩成了遛娃的好去处。市场上、网络上,儿童游泳圈花样繁多。

戏水时经常和儿童皮肤接触、甚至宝宝还会用嘴舔的游泳圈安全吗?贵州不久前针对游泳圈做过检测,发现20个样本无一合格。

儿童用哪种游泳圈好些(这款儿童游泳圈塑化剂超标520倍)(2)

游泳圈会不会变成“夺命圈”?南都记者走进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玩具婴童用品实验室,对游泳圈塑化剂、重金属、甲醛的含量,以及浮力进行检测。

样品1为儿童加厚游泳圈,网购促销价仅8元;样品2在番禺某超市购买,适合年龄3岁以上,价格38元。

儿童用哪种游泳圈好些(这款儿童游泳圈塑化剂超标520倍)(3)

儿童用哪种游泳圈好些(这款儿童游泳圈塑化剂超标520倍)(4)

实验员将两款游泳圈的塑料表面、透明气嘴剪成细碎的小块用于检测。

测试过程:检测共萃取六种塑化剂,每3种塑化剂总和小于1000毫克/千克即为合格。

测试结果:8元的样品1因为颜色单一,只选择黄色塑料表面和吹嘴两个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样品1未检出塑化剂。

而价格更高的38元的样品2中,因为泳圈由三个颜色构成,选取了三个颜色的塑料表面和吹嘴共4个样品。

实验结果显示,样品2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这一塑化剂含量在不同部位的塑料上均超标,最低达300000,最高达520000,超标520倍!

塑化剂如果超标会有什么后果?专家表示,塑化剂在体内积累,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会危害儿童的健康安全,会危害儿童的肝脏和肾脏,也可引起儿童性早熟,“影响孩子生殖系统发育。”

测试2

重金属测试:测了样品1过关

为了吸引小孩,很多厂家会在儿童游泳圈上,印有各种卡通图案。这种油漆图案,可能暗含重金属。专家说,幼儿喜爱啃咬,泳圈表面的图案入口后,涂层中的重金属会迁移出来,积累在人体里,不容易排出,对儿童神经系统等发育产生影响。

专家表示,没有卡通图案的游泳圈,材料也有可能有重金属元素。最后,工程师选择印有卡通油漆图案、风险高一点的样品1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实验员用刀片刮下游泳圈上的印花,称出0.1g。

儿童用哪种游泳圈好些(这款儿童游泳圈塑化剂超标520倍)(5)

虽然只需要0.1g,但整个刮样的过程却需要花费近20分钟。

随后,再加入定量盐酸,模拟人体的胃液,萃取出涂层当中的重金属,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分析。实验参照玩具国家标准 GB6675.4-2014,对砷、钡、镉、铬、汞、铅、锑、硒八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样品1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限量要求。

因为样品2没有印刷卡通油漆图案,因此测试2只是针对样品1进行了重金属检测。

专家表示,有些劣质游泳圈的涂层中,可能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儿童皮肤接触或用舌头舔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吸收过多的重金属。游泳圈在使用前最好清洗、擦拭,加快重金属转移。

测试3甲醛含量:两样品符合纺织品限量标准

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气味。危害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测试过程:实验参照纺织品的GB/T2912.1-2009的标准进行检测,将两款游泳圈样品,分别剪成小块后称重,加入40摄氏度水,摇若干小时后过滤,加入显色剂进行检测。

测试结果:两款样品的泳圈表面胶片和吹气嘴,甲醛含量均小于20毫克/千克,符合纺织品的限量标准。

专家提醒,买游泳圈前应该先闻闻味道,如果已经把味道大的游泳圈买回家,应该先散味,或在阳光下暴晒加速有害气体挥发。

测试4

浮力测试:样品3载重30斤沉下去了

儿童用哪种游泳圈好些(这款儿童游泳圈塑化剂超标520倍)(6)

进行浮力测试的样品3为坐圈,由大小两个泳圈叠加而成。

鉴定君了解,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儿童游泳圈等充气水上玩具在水中的浮力最小为49N。也就是说,这些儿童救生圈最小能让5公斤的物体浮起来。

测试过程:试验员先将5k的砝码,搁置在游泳圈上,泳圈稳当当地浮在水面上。随后,放入10kg砝码时,泳圈3/4没入水中,但仍然符合浮力要求。当游泳圈上,放入15kg砝码时,泳圈彻底沉入水中。

儿童用哪种游泳圈好些(这款儿童游泳圈塑化剂超标520倍)(7)

这是游泳圈承载10公斤物体后在水中的状况。

测试结果:如果只使用内圈,体重20斤的宝宝还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体重超过30斤,就不能只使用内圈游泳圈了”。

五步教你挑选儿童游泳圈

1、看:首先要检查游泳圈包装的标识是否规范,有没有厂家、地址、生产日期、适用年龄范围、安全警示等。全新的材料色泽是鲜艳的,而回收的材料是黯淡的哑色。要查看产品接口或粘合处并轻微拉扯,避免产品结合强度不够,发生漏气。

2、闻:如果泳圈有浓烈得让人感觉到不适的味道,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3、摸:挑选接缝处连接更好的泳圈。适当拉吹嘴,保证吹嘴部分比较牢固。给泳圈充一部分气后松开吹嘴进行挤压,如果气体缓慢跑出,则相对更安全,气体快速跑出来,安全性较差。感知产品厚度,擦拭表面,观察表面油墨是否存在脱色现象。

4、适用:要按照孩子的年龄段、体重进行挑选。如果孩子体重超标,要挑选适更大号、浮力更强的游泳圈。

5、防啃咬:重金属、增塑剂等物质是否超标,一般难判断,最好不要让孩子啃咬泳圈,以防吃了有害物质。

(南方都市报科学新闻工作室 出品)

你怎么看?

下拉底部 回复我们

原创投稿︱商务合作︱版权问题

微信公号:长颈鹿妈妈(giraffemum)

个人18565645022 QQ:2125165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