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数字经济引擎、我国首个获批区块链标准发布,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财经早餐2022.12.01星期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财经早餐2022.12.01星期四(金融财经资讯速览)

财经早餐2022.12.01星期四

政策解读:

数字经济引擎、我国首个获批区块链标准发布

据报道,《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GB/T 42752-2023)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获批发布的区块链技术领域国家标准,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区块链标准化进程,为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点评:作为一项前沿科技,区块链已成为全球数据交易、金融结算、国际贸易、政务民生等领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也明确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构筑起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

中科曙光(603019)为中科院计算所下属企业,为区块链存储应用场景的落地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案例。在与区块链领域的头部企业合作中,公司推出了基于区块链存储应用打造的一款智能高效的存储系统------区块链存储系统ChainStor。

科大国创(300520)研发了“国创区块链BaaS平台”,基于网络编排和边缘计算的算力网络技术,构建云边端协同的算力服务。

产业聚焦:

OLED面板成本大幅下降、出货量有望迎显著攀升

知名研究机构DSCC(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报告显示,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将在未来两年持续下降。报告显示,2023年每块55英寸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相比2022年预计下降约20%,到了2024年也会有相近的降幅。成本相对更高的三星QD-OLED面板的成本也会下降,幅度大概在30%。

自2013年规模上市以来,OLED电视市场经历了10年的发展历程。但从整体出货量来看,却不尽如人意。根据Omdia数据,2022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为651万台,预计2023年突破740万台,到2026年将达到1054万台。也就是说,整整10年时间,OLED电视年度出货量都尚未越过1000万台的关口。业内判断,制约OLED电视出货增长有两大因素:一是成本过高,导致终端普及门槛过高;二是,三星、海信等巨头不参与,导致市场合力没有形成。目前两大因素正在减弱:1)从成本来看,无论是WOLED还是QD-OLED,成本都在大幅下降;2)从品牌阵营来看,虽然技术路线不一致,但三星已经加入了OLED阵营,对外统称OLED电视,海信和旗下品牌东芝也推出了OLED电视产品。另外,上游面板价格下探有利于加速OLED电视的普及进程,尤其是在液晶价格企稳上扬的情况下,如果OLED电视能够在价格上对中高端液晶形成竞争力,那么无疑会形成更大的替代效应。

另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分地区来看,韩国地区份额占比62.2%,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37.8%,国内占比相比去年的22.6%增加15.2个百分点,份额持续攀升。从出货量看,虽然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下滑超10%,但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78.6%,同比上升14.8个百分点。

TCL科技(000100)持续加码布局柔性OLED和LTPO等高端技术及应用,其OLED业务品牌客户已从5家突破到7家,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日前TCL华星还宣布已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先进OLED穿戴技术,并在武汉建有45代柔性AMOLED实验线;

维信诺(002387)建成国内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3万大片,可以满足9000万部智能手机屏幕需求。该项目不仅能够生产目前的AMOLED曲面屏、全面屏,而且能够生产AMOLED折叠显示屏、全卷曲显示屏,是兼容曲面柔性、卷曲柔性和折叠柔性的全柔性AMOLED量产线;

京东方A(000725)2023年柔性AMOLED出货量目标为超过1.2亿片。

高温气候叠加618大促、关注空调零部件产业链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评估报告,在今年5-7月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几率为60%,在今年7-9月,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机率提升至70-80%。若厄尔尼诺现象于2023年底前回归,2023年的全球平均温度将高于2022年,高温天气有望刺激制冷电器的需求增长。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第16周-第22周,空调产品销售额和销量均同比增长。例如,第21周(5月15日—5月21日),空调产品的销量和销售额增速分别为48.69%和52.94%。苏宁易购数据显示,5月升温“入夏”,空调市场抢跑“618”。双线家用智能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182%,其中县镇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0%,一体化、健康家电热度走高,新风空调同比增长超200%。此外,能够“秒降10度”的智能穿戴空调、带来“冰感风”的桌面水冷空调扇成为今夏爆款清凉降温产品,订单涨幅分别达252%、167%。

上市公司,可关注制冷产业零部件企业。

春兰股份(600854)知名空调厂商,17年对库存的部分产品以招标等方式进行处理,公司全年库存和新品空调销售32万台,同比增长306.45%;17年空调销售收入4.13亿元,占总营收占比50.4%;

三花智控(002050)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

AI服务器需求火爆、关注液冷板块投资机会

ChatGPT大火后,各大科技企业纷纷发力AI大模型,作为通用的算力芯片开始供不应求。当下,所有与英伟达相关的AI服务器都在涨价,有企业最近向媒体透露,“去年8万元一台的AI服务器,今年已经涨到160万元,涨了近20倍。”

日前,研究机构TrendForce发布预测,指出随着AI服务器与AI芯片需求同步看涨,预计2023年AI服务器出货量将接近120万台,年增38.4%,占整体服务器出货量近9%,至2026年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15%,该机构同步上修2022-2026年AI服务器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至22%。算力以及芯片技术工艺的提升将共同推进服务器单机柜平均功率增长,在此背景之下,服务器液冷市场规模亦将持续扩大,产业链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申菱环境(301018)、英维克(002837)等。

我国将建成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百亿市场获关注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近日表示,今年年底前,我国将建成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此外,又到一年“禁噪期”,多地已经提前开始为中高考的声环境保驾护航。

2022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6.0%、夜间达标率为86.6%,从各类声环境功能区来看,昼间、夜间达标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不过,当前,噪声监测以手工为主,自动监测较少,与噪声污染防治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所以生态环境部将于年底前建成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

据《2021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约120亿。业绩预估,年复合增长率大约能达到5%,市场发展潜力仍被看好,并且在噪声自动监测需求的加持下,这个细分领域,前景可期。

先河环保(300137)推出XHSN-301多功能噪声监测仪,对噪声、气象、车流量等参数实现7*24小时在线监测,在全国各地市均有广泛布点;

雪迪龙(002658)扬尘噪声在线监测系统(MODEL2130)是集数据采集、实时展示、统计分析、预警及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扬尘噪声综合监测系统,目前已有多套销售业绩,且近期成功入围兰州市工地扬尘及噪声智能监测监控设备(第一批)供应商;

佳华科技(688051)开发了气体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等环境类传感器。

全国首发、数字人民币乘车码近期落地杭州绍兴

5月30日,数字人民币App悄然更新,优化使用体验的同时在“服务”栏目中新增了“乘车码”功能,目前暂已支持“杭州市、绍兴市”开通,具体支持杭州地铁、绍兴地铁、杭海城际。这是数字人民币App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交通出行场景应用,使其“工具箱”能力愈发明显,未来或将演变成支付工具的集大成者。

另外,近期银河证券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召开发布会,正式官宣双方申报的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证券市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创新”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上线。从发红包到发工资,再到用数字人民币投资,再到交通出行,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步伐迅速加快。此外,2023年以来,大型平台企业也在进一步拥抱数字人民币。以微信支付为例,自2023年4月26日开始,微信用户可以在微信视频号、微信小程序商家使用数字人民币完成交易,支持小程序数字人民币交易的商家包括滴滴出行、肯德基、京东、中国电信等。

应用场景持续扩围,相关上市公司受益:

新大陆(000997)全线产品均可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已为包括零售、餐饮、珠宝、鞋服等行业在内的商户开通数字人民币受理业务,落地园区、旅游景点、展会等多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智能合约场景应用上,公司助力中国银行在跨境应用、供应链金融、柜台业务升级、公共交通等场景全面应用;

雄帝科技(300546)电子支付受理终端产品融合智能卡、二维码、手机NFC、数字货币等多种支付方式,成为公交大数据的重要获取端口,是线上线下公交业务结合的核心节点。在数字人民币应用方面,继续与第一批试点城市寻求软、硬钱包的技术探索同时,密切关注市场整体趋势发展,目前已有多个新应用城市处于技术对接阶段。

腾讯音乐注册多款商标以推进AI生成音乐加速落地、产业链公司望受关注

据媒体报道,腾讯音乐22日向相关机构提交了一系列商标注册申请,包括“文曲大模型”、“文曲天琴”、“文曲天籁”、“文曲心韵”和“文曲百纳”等。这些商标将适用于广告销售、教育娱乐和科学仪器等多个领域。目前,这些商标的申请正在审批中,业内判断这些商标可能在未来用于腾讯旗下流媒体软件中的AI生成音乐服务。

据悉,腾讯音乐在生成音乐等AI领域动作频频,几年前便成立了天琴实验室等技术研究团队,推动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个维度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创新成果及应用。5月24日,腾讯音乐天琴实验室在HuggingFace公开发布了三项开源大模型加速版本,可提供更快的生成速度与更低的模型部署成本。在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腾讯音乐CEO梁柱表示,该公司在一季度内深入探索了大语言模型在AIGC领域的多种应用。目前,腾讯音乐已经推出了两款AI音乐制作产品。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音乐用户已经高达16.3亿,但音乐作为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流行视角下最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之一,专业性门槛却一直没有被降下来。AIGC技术可以解决结构化数据等行业关键痛点,使得音乐创作、制作等领域更加简单快捷。随着AI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资本的推动,AI音乐望迎来风口,相关领域布局公司望受益。

视觉中国(000681)公司拟收购的光厂创意拥有国内领先的音视频素材交易平台,该交易有利于双方持续深化在视频、音乐等业务领域的合作,探索和拓展AI驱动的视频搜索、AIGC音视频内容生成以及音视频AI创作工具等创新业务。

昆仑万维(300418)公司AI生成音乐的模型于2022年年中推出,目前已合作音乐、教育、汽车、游戏等领域的部分企业且产生一定收入。

深圳培育高质量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做大交易规模

3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培育高质量数据要素市场。2023年年底前出台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制定公共数据开放计划。搭建全市公共数据开放运营平台,建立多模态公共数据集,打造高质量中文语料数据,利用隐私计算、数据安全流通等技术,将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数据与企业数据融通使用。

研究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大深圳数据交易所交易规模,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平台型企业提供高质量数据产品和专业化数据服务,引导企业发掘数据资产、开放数据资源、参与数据交易,打造一批企业数据品牌。加快存用分离、计量交易、安全流通等技术研发,重点培育数源商、数据开发商、数据服务商、平台服务商等多元主体,推动数据的采、存、洗、标、训等业务全面发展。

捷顺科技(002609)沉淀了海量停车数据要素,同时具备行业内自主研发能力,公司保持与高校、运营商等合作伙伴的在大数据分析、AI算法方面的产研共创、联合研究等;

深城交(301091)面向城市交通治理应用建立有TransPaas交通大数据计算云平台,建立了交通大数据汇集、存储、管理、服务的标准规范,为交通规划、设计、管控等决策支持场景应用提供数据、指标、算法模型等多层级全方位的平台支撑。

联发科明年或推首款3nm车载芯片、产业链受益

据市场机构DigitimesAsia报道,联发科CCM部门高级副总裁、总经理JerryYu近日表示,联发科已在车载芯片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计划在明年推出旗下首款3nm车载芯片,并最早在2025年量产。

此外,5月29日,英伟达CEO黄仁勋与联发科CEO蔡力行在台北国际电脑展2023中宣布达成合作,二者将共同开发集成英伟达GPU芯粒(chiplet)的车用SoC,可实现芯粒间的互联互通,并将为软件定义汽车提供完整的AI智能座舱方案。蔡力行先前也曾表示,联发科将推出“DimensityAuto”汽车平台,并将整合英伟达AI和GPUIP。联发科与英伟达还将联合推出全面的AI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预装英伟达DriveOS、DriveIX、CUDA和TensorRT等软件技术。

英唐智控(300131)拥有全球IC行业龙头联发科及SK海力士等产品的代理权;

通富微电(002156)国内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之一,联发科、华为、海思、瑞昱、大中积体、昂宝、集创北方等都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客户。

据集邦咨询(TrendForce)最新预测,2023年AI服务器(包含搭载GPU、FPGA、ASIC等主芯片)出货量将接近120万台,年增38.4%。从高阶GPU搭载的HBM来看,英伟达高阶GPUH100、A100主要采用HBM2e、HBM3。随着英伟达的A100/H100、AMD的MI200/MI300、谷歌自研的TPU等需求逐步提升,预估2023年HBM需求量将同比增长58%,2024年有望再增长约30%。

HBM(高带宽内存)是基于TSV和Chiplet技术的堆叠DRAM架构,可实现高于256GBps的超高带宽,帮助数据中心突破“内存墙”瓶颈。AI应用快速放量之下,AI服务器所需DRAM容量为常规服务器的8倍,拉动DRAM需求大幅增长。随着应用对AI的依赖度增加,需要HBM的加入来支援硬件。根据集邦咨询,HBM有助于突破AI发展中受限的硬件频宽瓶颈,2022年6月SK海力士量产HBM3 DRAM芯片并供货英伟达,随着英伟达使用HBM DRAM,数据中心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性能革命。根据Yole预测,DRAM所用TSV封装技术(HBM/3Ds)及混合键合技术将在存储封装市场中取得亮眼进展,二者合计占比将由2020年5%上升至2026年17%,实现32亿美元市场规模。国内HBM相关上游厂商机遇不断呈现。

雅克科技(002409)为中国大陆唯一打入SK海力士、三星、长鑫、长存等国内外领先存储芯片厂商的前驱体供应商,有望受益HBM增长。

联瑞新材(688300)产品中Lowα微米级球形硅微粉、Lowα亚微米级球形硅微粉主要应用于存储芯片封装等先进封装领域,而且在中高端封装中的占比呈增长趋势,在环氧塑封料(GMC)领域,公司实现了行业内国内外主要客户的全覆盖。

深圳电网用电负荷创年内新高、电力企业或迎来盈利改善

据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消息,5月30日,深圳电网用电负荷创今年新高,达到2040.2万千瓦,同比增长16.8%,为历史上首次在5月份超过2000万千瓦,较去年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的时间(7月15日)提前了45天。近期广东省天气持续炎热,有大范围的35℃至37℃高温,部分市县打破近十年极端高温纪录。

南京证券许吟倩认为,国内经历多轮电力供需矛盾之后,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塑。顶峰容量不足,煤电价值凸显;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下,容量补偿电价等系统调节机制有望出台。当下煤炭库存量充足,煤炭价格全线加速下行。伴随着有关部门加大煤炭保供力度,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改善,煤电运营商成本端可控,电力企业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公司方面,粤电力A(000539)、浙能电力(600023)、华电国际(600027)等均为国内龙头煤电运营商。

多地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深圳将建设城市级智能算力平台

5月31日,深圳市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要整合深圳市算力资源,建设城市级算力统筹调度平台,实现“算力一网化、统筹一体化、调度一站式”,全市可统筹的公共智能算力及相关网络带宽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鹏城云脑Ⅲ项目今年年底前启动建设。

不仅是深圳,北京也在近日发布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上海市提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等引导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东北证券认为,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有望带来相关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机会。首先是芯片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进步有三大因素:算法、数据和算力,因此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必然带来算力(芯片)需求的高景气。其次是通信产业链,以及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机会。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超过263亿美元。

特发信息(000070)中标了“鹏城云脑Ⅱ扩展型项目信息化工程第一阶段项目”;

智微智能(001339)是“端边云网”全场景产品及方案服务商,服务器包括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AI服务器等。

中医治未病首个地方标准即将实施、中医药优势持续体现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牵头制定的《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全国首个治未病服务地方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工作在医疗机构分类、治未病科(中心)工作要求、信息化建设、服务质量考核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治未病”是指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作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之一,“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已被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也提出,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天风证券认为,更多中成药有望纳入新版基药目录,进入基层诊疗机构,发挥治未病、治慢病的重要作用,相关中药企业有望实现产品快速放量。

同仁堂(600085)是国内品牌中药龙头;

东阿阿胶(000423)深耕中式滋补健康产业;

寿仙谷(603896)已形成灵芝、铁皮石斛等系列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核电核准及开工项目增多、产业链订单重回历史高位

据产业链调研,核电产业界对今年的新项目核准开工预期普遍乐观,去年的核准节奏有望延续。另有多家核电供应链企业表示,在手核电订单已重回历史高位。今年一季度,上海核电产业新增订单达300亿元创单季新高,已超去年全年订单总额的70%。

点评:核能发电过程中,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相比水电、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核电具有占地面积较小,年发电小时数高、发电量大,对电网影响小等特点。

国瑞科技(300600)自主品牌断路器首次获得核电停堆断路器订单。停堆断路器是核电厂反应堆停堆开关装置的核心部件,也是核电反应堆保护系统停堆功能的最终执行机构。

内蒙一机(600967)自主研发的核电产品目前已实现了批量供货,积累了一定的制造技术经验。公司积极参与核电项目传动设备研发制造,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动向:

软通动力:与华为等多方达成合作、推动多模态大模型产业落地

软通动力(301236)在日前举办的“多模态大模型产业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元乘象ChatImg2.0、软通天璇2.0MaaS平台,并进行了多项产业合作签约,共同推动多模态大模型产业落地。其中,华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软通动力举行合作签约;智子引擎、软通动力、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进行合作签约;智子引擎、软通动力进行合作签约。上述各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推广和落地。另外,论坛上,软通动力举行聘任仪式,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卢志武正式受聘为软通动力首席AI科学家。

中瓷电子:公司光通信器件外壳传输速率覆盖2.5Gbps至800Gbps

中瓷电子(003031)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电子陶瓷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无线通信、工业激光、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公司布局精密陶瓷零部件领域,面向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需求,持续开发陶瓷材料体系,利用成熟的制造工艺平台,实现加热盘和静电卡盘等技术难度高的精密零部件国产化,解决国产半导体设备行业“卡脖子”问题,拓展公司产品领域。公司目前经营稳定,生产任务饱满。公司光通信器件外壳传输速率覆盖2.5Gbps、10Gbps、25Gbps、100Gbps、200Gbps、400Gbps、800Gbps,毛利保持较平稳的水平。华为、新易盛、中际旭创、光迅科技等主要的光电器件厂商均是公司客户。

在5月31日举行的三六零(601360)智慧生活集团视觉大模型及AI硬件新品发布会上,周鸿祎宣布发布“360智脑-视觉大模型”。

万兴科技(300624)旗下墨刀及其海外版Mockitt全球首发墨刀AI/Mockitt AI,上线AI生成原型页面、AI生成原型组件、AI文字智能填充、AI对话等功能,成为全球首款提供AI自动生成原型组件、AI文字智能填充等AI功能的一体化设计协作平台。

冠石科技(605588)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8亿元(含),用于光掩膜版制造项目。

景嘉微(300474)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42.01亿元,将用于高性能通用GP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通用GPU先进架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挖金客(301380)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1.8亿元,拟用于收购控股子公司久佳信通49%股权。该收购项目总投资2.25亿元。

普利特(002324)拟102亿元投建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项目。

孩子王(301078)拟不超过6亿元投建智慧物流基地和区域结算中心项目。

中芯集成(688469)拟投建中芯绍兴三期12英寸晶圆制造中试线项目,主要生产IGBT、SJ等功率芯片,HVIC(BCD)等功率驱动芯片。项目总投资42亿元。

豪森股份(688529)与沃尔沃汽车签订9.91亿元项目合同。

继峰股份(603997)获一汽大众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妙可蓝多(600882)拟以6.01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内蒙蒙牛所持有的吉林省广泽乳品科技有限公司42.88%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吉林广泽乳品100%股权,吉林广泽乳品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TCL科技(000100)拟2.2亿元至2.5亿元回购股份。

航天宏图(688066)拟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

福斯特(603806)拟8000万元-1.5亿元回购股份。

长鸿高科(605008)拟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

机构调研:

航亚科技(688510)表示,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是公司目前专业化程度最高、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今年需求量相比去年仍有较大提升。目前叶片精锻技术已应用在某新型国产发动机上。国内压气机叶片业务的快速发展将是公司未来三年的重中之重,预计今年国内叶片业务比重将会得到较快提升。

芯导科技(688230)表示,公司的第三代半导体650V GaN HEMT产品已经在多客户的项目中测试和验证通过,并实现出货。配合公司第三代半导体650V GaN HEMT器件的高整合度驱动器芯片处于客户端测试阶段,并在一些客户端的验证过程中,性能表现良好,目前在等待客户后续项目计划。

三旺通信(688618)表示,从行业政策以及行业市场未来的需求等角度出发,公司认为智能制造、新能源、轨道交通、智慧矿山行业的需求性强、产业空间大,同时也持续看好工业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前景。未来,公司将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将重心转移至欧美地区,逐步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

【免责申明】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汇总于各网络平台,侵权请告知,资讯相关内容皆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