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带动亚洲整体超越欧洲;

朝韩摩擦升级,气氛持续紧张,韩国总统尹锡悦以身犯险,向美国表忠心;

普京明确拒绝与拜登见面,事已至此“普拜会”已经毫无意义。

推特韩国人看尹锡悦北约之行(中国带动亚洲超越欧洲)(1)

在中国带领下,亚洲在财富方面超越了欧洲

有个西方专家学者做的调查对比非常有意思,在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欧洲的社会经济状况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但当欧洲一片哀嚎的时候,欧亚大陆另一边,中国经济的表现却是一枝独秀,并且他们认为,在中国的带领下,整个亚洲已经大有要超越欧洲的趋势。

最近,国际金融巨头安联集团重磅推出《2022年全球财富报告》,其中指出,过去这10年,在中国的带动下,整个亚洲的经济都实现了一轮迅猛增长,令亚洲的富裕程度已经超越了欧洲。在全球中高收入群体中,更是有8成都是说中文。

几乎同一时间,德国媒体则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数据:过去10年,中国私人家庭的金融总资产年增长率高达15%,为全球之首,甚至超过全球平均数值一倍有余;

中国私人家庭的金融总资产预估已经高达32万亿欧元,为全球金融资产总值的14%,在全球范围仅次于美国,是排名第三的日本的足足一倍;

也正是在中国的带领下,亚洲已经取代欧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富裕地区。

推特韩国人看尹锡悦北约之行(中国带动亚洲超越欧洲)(2)

这些眼花缭乱的数字,足以证明在中国的带领下,亚洲已经在财富方面超越了欧洲,并且也即将在各个领域全面超越欧洲。但在这些数字之下,晶晶觉得,构成这种超越的深层原因,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说道的。

欧洲人为何坐视这种超越的发生?

或者让晶晶问的更加直接些:当中国带着亚洲高速前进时,本有领先优势的欧洲人,为何却坐视这种追赶乃至超越的发生?

晶晶认为,这是因为,首先在内政上,欧洲跌入了高福利陷阱。

晶晶要提醒各位的是,作为社会福利制度全球最完善的地区,欧洲各国的内部贫富差距远没有美国那般严重。但欧洲人却依旧贪心不足蛇吞象,各阶层都将福利政策视作为自己谋利的政治斗争工具,最终导致欧洲各国政府的财政支出都被福利政策拖累,严重影响了欧洲各国对未来的规划与投资;

其次是在外交上,欧洲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

良好的对外关系是一个地区维持经贸繁荣的重要根基,但令晶晶相当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本有足够优渥条件的欧盟,近些年来却是意识形态上头,张口闭口就是政治正确。尤其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更是动不动就搬出“人权”与“民主”,令欧洲白白错失跟随中国一起发展的良机。

推特韩国人看尹锡悦北约之行(中国带动亚洲超越欧洲)(3)

或者让晶晶用更加简单易懂的话语来形容过去这10年的欧洲:过惯了“金字塔尖”生活的欧洲人逐渐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转而在意识形态、政治正确等问题上陷入无限内耗,个人至上主义横行。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不过是令这些水面之下的问题提前爆发的催化剂罢了。

而反观同一时间的中国和亚洲,呈现出的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内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将努力奋斗视为实现自身发展和国家强大的唯一正确道路,也因此给整个亚洲都树立了正确榜样;

在外部,中国一直都在以高度负责的大国态度对待国际社会。在经济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带着亚洲各国一起发展;在各国主权利益问题上,中国高度尊重联合国宪章精神,从不肆意干涉他国内政。

而当新冠疫情发生时,又是中国第一个负起责任,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战胜疫情提供大力援助;当俄乌战争爆发时,还是中国,第一个在宣布尊重乌克兰主权的同时提醒美西方也要注意尊重俄罗斯的地缘利益诉求,坚持以和平谈判而不是武装对抗解决冲突,同时更坚决反对美西方趁机大搞去全球化的图谋。

晶晶认为,若此时还有人觉得欧洲能继续在前面充当中国和亚洲的“明灯”,不会被中国和亚洲赶超,那就纯属不愿面对现实了。

从上个月开始,朝韩关系就已经相当紧张

中国正带领整个亚洲赶超欧洲,但这其中似乎并没有包含韩国的身影。晶晶发现,就在最近这一阵,韩国人正陷入一场与朝鲜有关的地缘冲突麻烦中,而其总统尹锡悦,在其中扮演了相当不光彩的角色。

韩国人又怎么了?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俄乌战争所吸引时,晶晶得告诉各位,其实从上个月开始,韩国与朝鲜的关系就已经相当紧张了:

就在9月9日,朝鲜召开第14届最高人民会议第7次会议,而在会议上,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怒喷”美韩表面上是要促成半岛去核化,但终极目的是让朝鲜放弃行使自卫权,进而颠覆朝鲜政权,因此朝鲜在任何艰难环境中都绝对不能解除核武装,美国也不要妄想通过制裁逼迫朝鲜弃核。

似乎是对以上这些决心的证明,当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执意于9月28日对韩国展开国事访问,与韩国总统尹锡悦就朝鲜半岛问题达成不利于朝鲜的共识时,朝鲜方面于其抵韩的前一天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了两枚弹道导弹。

推特韩国人看尹锡悦北约之行(中国带动亚洲超越欧洲)(4)

而这两枚弹道下去,带来的是韩朝两国持续的军事对峙升级。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对外表示,本月13日晚10时30分许至14日凌晨20分许,朝鲜出动10余架战机在韩军设定的“战术行动线”(TAL)以南进行示威飞行。对此,韩军紧急出动了包括F-35A战机在内的空中战力进行反制。这是韩朝签署《九一九军事协议》以来朝军机首次进行此类示威飞行。

再到14日上午1时许,朝鲜再度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一枚弹道导弹。至于实施这些军事行动的具体原因,朝中社援引朝鲜总参谋部发言人的发言报道称,韩军前一天在朝鲜第五军驻地前方地区进行了10余个小时的炮击,朝鲜必须对此采取强硬的军事反制措施。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巴殿君对此表示,当下朝鲜半岛脆弱的安全平衡已经被打破,半岛局势正在呈现螺旋式上升。

而至于“罪魁祸首”,则是韩国总统尹锡悦。

罪魁祸首”是韩国总统尹锡悦

将两个国家关系的骤然紧张归罪到一个人身上,这是否太过分了些?晶晶认为,若放到其他人身上,的确如此,但若是尹锡悦,完全不过分。

这里就让晶晶细数一下,上任这近半年的时间,尹锡悦都对半岛局势干了哪些“好事”:

其一,在今年5月走马上任之前,还在竞选中的尹锡悦就公然宣称自己将大幅改变之前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争取“拿出成绩”;

其二,在在尹锡悦上台的5月下旬,拜登就亲自访问韩国,迫不及待的强调“美韩双方将在朝核问题上加强合作”。而作为对这种“加强合作”的具体落实,从8月下旬开始,美韩双方恢复了两国历史上最大规模“乙支自由卫士”军演,令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

其三,就在8月中旬的韩国光复77周年纪念仪式上,尹锡悦开出条件,称只要朝鲜愿意去核,确保“朝鲜半岛、东北亚和全世界可持续的和平”,那么韩方愿向朝方提供各类经济援助,这就是尹锡悦所谓的“大胆计划”。

而这个“大胆计划”无疑是触碰了朝鲜的安全底线,这才出现了前面晶晶所说的9月9日这天,金正恩亲自出马“怒喷”韩美的场面出现。

推特韩国人看尹锡悦北约之行(中国带动亚洲超越欧洲)(5)

那么在被朝方如此愤怒回绝,甚至还令半岛局势再度紧张后,尹锡悦这边知道认错收敛了吗?令晶晶感叹的是,这位尹锡悦,这时候倒是拿出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魄:

在10月14日朝鲜再度发生导弹之后,韩国政府当天就宣布,时隔五年对朝鲜实施单边制裁,将与朝鲜研发核导和规避制裁有关的15名个人和16家实体列入单边制裁名单。

此外韩国军方还表示,将于本月17日至28日举行例行军演“2022护国演习”,明言就是冲着反制朝鲜导弹威胁而来。

尹锡悦的政治诉求

明知自己是个对朝强硬派,单方面按照韩国自己的利益强行推动半岛局势只会制造反效果,尹锡悦为何还要如此急迫和“大胆”?晶晶认为,这首先与尹锡悦自己的政治诉求有关:

简单的说,尹锡悦这个人是富有“冒险精神”的,确实想在上台之初就做出“政绩”;并且尹锡悦也知道,自己在保守派内部没有足够的根基,只能以这种对朝激进的方式巩固韩国保守派对自己的支持。

但在此之外,晶晶认为,在美国加紧推进联合反华的大背景下,韩国的尴尬地位才是促使尹锡悦如此急迫的主要原因。

推特韩国人看尹锡悦北约之行(中国带动亚洲超越欧洲)(6)

这是因为,在尹锡悦看来,拜登政府推行的这些反华政策,其本质其实是在以反华之名对美国与亚太地区各国关系的重新洗牌,也就是谁替我美国在反华问题上卖命,谁今后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亲近的盟友。

尤其在今年5月访韩时,拜登就公然将与韩国的芯片合作与反华问题打包向尹锡悦“推销”;而当尹锡悦出于谨慎于8月份回避与佩洛西会见后,美国国会在之后推出的新法案中直接无视了韩国企业的在美利益。这一切都表明,跟随美国反华这件事,是尹锡悦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但问题是,韩国能在这种关键时刻得罪中国吗?晶晶认为,尹锡悦虽然是个鹰派,但绝不是不会动脑子思考。所以想来想去,一个无奈的选择就此在尹锡悦的脑海中形成:那我干嘛不在半岛问题上搞些事,吸引美国的注意力,用半岛的稳定继续吸引美国支持自己呢?

毕竟得罪朝鲜,招致的只有核武器这个有些“虚无缥缈”的威胁,还能因此得到国内民众和美国的支持;但若得罪中国,光是一个经贸问题,就足以让尹锡悦被愤怒的韩国民众赶下台。两相比较之下,还是后者最要命。

但主动招惹朝鲜的核威胁,这是否真的是一个好主意?晶晶认为, 在这个问题上,尹锡悦所做的,不过就是为了今天不顾明天罢了,而最终要为此买单的,还是全体韩国人。

折腾了好几次的“普拜会”传闻

朝鲜半岛愈发动荡不安,在欧亚大陆另一边的乌克兰,由美国一手制造的俄乌危机也在持续发酵。而晶晶认为,目前两者的相同之处就在于,在一手将问题制造出来后,美国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晶晶注意到,当地时间10月14日,到哈萨克斯坦参加国际会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而当记者向其问及是否有在下月的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与美国总统拜登会谈的可能性时,普京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否定:“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必要性”。

推特韩国人看尹锡悦北约之行(中国带动亚洲超越欧洲)(7)

熟悉相关事件的人都知道,自从拜登于2021年初上台以来,“普拜会”这个词曾一度是拜登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词汇。直到2021年6月,大概是被拜登唠叨烦了,普京才终于同意在瑞士日内瓦与拜登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

再到2021年12月7日,拜登又与普京举行了一场线上会议。只不过由于乌克兰危机此时已经爆发,这场会议显然火药味十足:拜登就乌克兰问题表达了严重关切,并威胁如果俄罗斯继续“攻击”乌克兰,美国将采取强而有力的经济应对措施。

但普京自然是毫不示弱,当场进行了回击,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之后再到2月20日,白宫发表声明称,拜登“原则上”同意与普京举行会晤,前提是俄罗斯未“攻击”乌克兰。

再到3月29日,白宫方面又突然发表声明,称拜登正在为与普京进行直接会谈做准备。

如果算上现在这次,那么从去年6月到现在,所谓“普拜会”已经是第5次见诸报端。晶晶就不禁想问,拜登折腾出那么多“普拜会”,到底是图个啥?

晶晶认为,对于2021年6月的第一次“普拜会”,拜登的诉求其实非常“自私”:只要能见上普京一面就算完事。毕竟在当时,特朗普民粹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破坏尚未散去,拜登急需用一张与普京的握手合照证明自己远比特朗普更懂得“外交”;

至于之后这几次“普拜会”,拜登的诉求就非常现实了:他幻想在面对面的会谈中就逼迫普京就乌克兰问题做出让步。

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别幻想能在谈判桌上拿到

但晶晶认为,这一下子就带出两个关键问题:

其一,美国有在谈判桌上就逼迫俄罗斯就范的实力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美国真有那个实力,这场俄乌战争压根就不会发生;

其二,谈判桌上达成的协议,作为赢家往往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那么拜登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吗?答案也是否定的:拜登是一个非常贪心的人,并且压根就没有多少本钱,他对俄罗斯的幻想,本质上还是美式空手套白狼。

推特韩国人看尹锡悦北约之行(中国带动亚洲超越欧洲)(8)

晶晶注意到,其实在普京这次回复的前三天,拜登自己就对“普拜会”的可能性进行了回答:我不会与普京会晤,但如果他在G20峰会上主动过来找我,向我提出对话的请求,那我才会和他说话。

既然话都说到这种份上了,普京干嘛还要陪拜登玩这场无休无止的“过家家”游戏?晶晶注意到,在拜登表态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也把俄罗斯的态度说的很清楚了:俄罗斯从不拒绝谈判,但如果合作伙伴不愿意沟通,莫斯科就不会强求。

总而言之,晶晶认为,俄乌战争都已经打了大半年,那么无论是对美国还是俄罗斯而言,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大家都别幻想能在谈判桌上拿到。“普拜会”这种东西,直到大家都打的两败俱伤之前,确实已经毫无意义。

至于由于这种傲慢而导致的美国自己被边缘化的问题,晶晶觉得,在现在这个能过一天是一天的当口,拜登自己似乎并不愿意去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