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管理确实不好管,但只要我们抓住了管理要素的管理关键点,实施重点管理,现场管理的难度就会相对降低很多。

第一:现场人员管理

人,是最难管的一个要素,主要是现场人员来源的复杂性、队伍的庞大性、思维的不统一性、文化素质的差别性等等,所以,需要在人员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多下精力、多下心思,那么,现场人员的人员管理主要有哪些关键点呢?

1.人的定位

2.人的分工

3.作业纪律

4.作业行为

5.作业心态

6.个体防护

7.作业状态

8.作业情绪

9.适时的考核与激励

第二:现场设施管理

设备设施的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现场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生产安全、作业人员的情绪、材料损耗、有效产出率、生产进度等等,所以,同样要重视现场设备设施的管理。设备设施的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1.设备设施的定位

2.始业状态的点检

3.运行状态的巡查

4.运行状态的观察

5.操作规程的规范

6.安全警示的标识

7.日常的维护保养

8.故障修复后的验收

9.设备设施状态的标识

第三:现场物料

现场生产物料种类的多样性、理化特性的多样性、对储存环境要求的多样性等等,给现场的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难度,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场物料的管理需要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

1.物料的领取

2.物料的理化特性

3.物料的定置定量摆放

4.物料的防护措施比如避光、防潮、防高温、禁明火、禁碰撞、间隔距离等等5.物料的安全警示标识

6.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及配备的应急设施

7.使用物料时的劳动防护用品要求及配备状况

8.物料的正确规范使用

9.物料用后空容器的正确合理处理

10.余料的规范管理

第四:作业方法

现场作业方法的合规性决定了现场的管理绩效,作业方法的合规性又取决于人员的守规守纪,所以,现场管理务必要在关键工序(关键点)通过适宜的方式醒目地明确具体的作业方法,以确保作业人员易看到、易看清、易看懂、会操作,不仅要确保作业人员知道正确的做法,还要确保作业人员能意识到违规作业导致的伤害及伤害的严重性。所以,务必要结合现场人员的文化素质、现场的环境、现场的布局采取适宜的展现作业方法的措施,以达到直观、明了、醒目的效果。

第五: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不仅会影响操作的合规性,更会影响现场人员的心情与状态,甚至会因为环境的不良导致现场人员犯困感、疲劳感,严重影响现场人员的工作精神状态,所以,务必要确保现场的作业环境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包括现场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空气、坡度、防滑等等,都是要关注的关键点。

第六:现场标识

现场的标识所起的作用就是提醒所有的人员要注意,不要因为忽视而出现违背标识要求的行为,所以,现场的标识务必要做到清晰、醒目、直观、易懂、直接、简单、牢固、定位。

第七:事前提醒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牢记,事前的预防永远优于事后的补救,务必要重视事前的预防措施落实,通过各种各样的事前预防措施提醒现场人员,强化现场人员的警惕心与意识。提醒包括动态的与静态的,对于动态的提醒主要有但不限于班前会上的口头提醒、班中检查中的口头提醒、定期总结会议上的口头提醒、培训过程中的口头提醒、视频类的语音提醒等等,对于静态的提醒主要是现场各种各样的标记标识。

第八:现场检查

人员的责任心、警惕心、思想意识源自管理者的检查监督力度,所以要想确保前述六大要素能按照要求持续落到实处,务必要重视对现场的检查,包括检查的频次、要点、层次以及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包括临时措施与治本措施)。

第九:事后总结

总结的目的就是发现工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缺失)、问题点出现的规律(趋势)、工作改进的机会,所以,唯有通过长期的总结分析,才能持续完善工作管理,才能持续提升工作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持续提升工作管理的绩效,达到精益求精、实现卓越的效果。

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方案(生产现场管理的九项重点工作)(1)

作者:企业管理变革推动与实施者 张骥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