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诗仙”李白出生于碎叶城,5岁随父迁居四川。

从25岁开始,李白开始出川,骑马挎剑游历四方,豪情万丈闯荡天下,穷死一生一共花了27年时间漂泊四方,一共走过了18个省206州县,登临80多座山,穿过60多江河,到过20多个湖泊。

在这80多座山中,既有早已出名的山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再比如《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里的衡山: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还有五岳独尊的泰山,李白一口气写下了六首《游泰山》,其中第二首: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并不出名的山,因为“诗仙”李白的诗词而被带火,留名后世。

诗仙李白最经典的20首诗(李白一生27年游历)(1)

李白游历地图

1、访戴天山道士不遇(721年,20岁前)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简析】戴天山位于四川昌隆县北50里,因少年李白登临而名声大噪。

2、峨眉山月歌(724年秋,23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简析】这是李白离开四川时所作,从5岁到出川已经呆了18年、

诗仙李白最经典的20首诗(李白一生27年游历)(2)

峨眉山

3、望天门山(725年,24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天门山,位于安徽芜湖长江畔,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并称。

4、忆东山二首(742,41岁)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简析】李白在长安,郁郁不得志。东山,在上虞县西南45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之处。

诗仙李白最经典的20首诗(李白一生27年游历)(3)

太白山

5、登太白峰(742年,41岁)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简析】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应诏入京,但是朝廷昏庸,权贵排斥,抱负无法实现。

6、独坐敬亭山(744年,43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简析】李白先后7次登临敬亭山,写此诗时是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仕途失意。

诗仙李白最经典的20首诗(李白一生27年游历)(4)

敬亭山

7、寄王屋山人孟大融(744年,43岁)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简析】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冬,李白同杜甫渡过黄河去王屋山,寻访道士华盖君,但没有遇到。却见到了一个叫孟大融的人,志趣相投,李白给他写了这首诗。

8、梦游天姥吟留别(745年,44岁)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简析】李白在长安受到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家园,再次游历前赠别诸友。

诗仙李白最经典的20首诗(李白一生27年游历)(5)

天姥山

9、登金陵凤凰台(747年,46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简析】天宝六载(747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0、北风行(752年,51岁)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简析】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李白游幽州。

11、望木瓜山(754年,53岁)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简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游览池州,在青阳县望木瓜铺木瓜山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