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张学友一首经典歌曲——《等你等到我心痛》红遍大江南北。歌曲中有一句经典歌词——等你等到我心碎,极其形象地描述一名情感失意者的内心痛苦。

只是歌神或许不知道,在医学世界里,我们人类的心脏还真会发生“心碎”,为此,专业人士还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专有名词——心碎综合征。

梅阿姨家中突发变故,内心无法接受,情绪异常激动,持续时间超过10个小时,随后胸闷、气急逐步加重,一度无法正常呼吸。

伤心到心碎的病(竟然真的有一种病)(1)

家人立即将其送至医院,急诊医生发现其心肌损伤指标升高,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抬高,心脏超声显示心尖运动减弱。进一步冠脉造影显示梅阿姨真的“心碎了”,她得了“应激性心肌病(心碎综合征)”。

什么是“心碎综合征”

“心碎综合征”,也叫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心肌病、章鱼壶心肌病、心尖球形综合征,是指人因经历重大外部事件打击,在产生极度哀伤或愤怒的心理时,出现类似于心脏疾病的症状,比如胸痛、憋气、呼吸急促等症状表现

最开始于1990年在日本被发现,“Takotsubo”一词来源于日本一种捕章鱼的罐子,瓶颈窄,底座宽。发生心碎综合征时,患者的左心室在收缩时的造影图像出现异常表现,左心室肿胀,看起来和这种罐子的形状差不多。

什么情况下易患“心碎综合征”

调查显示,英国每年有2500人患上心碎综合征。女性群体更为常见,尤其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其中50至74岁的女性发病率最高。

其次,性格决定命运。通常,性格急躁、易冲动,缺乏耐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喜欢争强好胜更容易患“心碎综合征”

伤心到心碎的病(竟然真的有一种病)(2)

近期,JACC(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风险更高,更易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大家要多注意关心好身边多愁善感的她/他。

“心碎”常见的诱因

通常发病较为突然,心理或躯体应激情况均可作为诱发因素。

心理方面

突然的情绪激动,例如丧亲之痛、与人争吵、车祸、地震等负面情绪;还有比如,中大奖、结婚等过于开心而诱发。相较而言,女性更易受到情感应激事情的影响。

躯体方面

例如躯体疾病,剧烈的体育运动等,男性会更易受到此类的影响。

“心碎”可防可治

心碎综合征不同于其他心脏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随着时间的流逝,情感的平复,一般不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心碎”。

伤心到心碎的病(竟然真的有一种病)(3)

正视负面情绪

要知道,有时情绪来了,挡也挡不住。但我们要学会自我控制及调整情绪,将负面情绪向正面转化,及时化解不良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倾诉宣泄

如果遇到伤心事时,我们可以找身边的亲友倾诉,想哭就哭出来。即便是男人,也有哭的权利,毕竟男人哭吧不是罪,不哭身体要受罪。

运动

运动会让人振奋,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舒缓情绪。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等,在排汗的同时排遣内心的抑郁。

转移注意力

不要放任自己沉浸在哀伤情绪中,让自己过得忙碌而充实,来冲淡内心的哀愁。

人生不得志十有八九,无论发生什么,希望我们每一个都可以享受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可以心动,但永远不会“心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