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德”究竟指什么一、“德”字的一般涵义

德,常与“道”连用,其基本义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作风。古代辞书对“德”有以下释义:《广韵》:“德行也。”《集韵》:“德行之得也。”《正韵》:“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即真善美)。《尚书·皐陶谟》:“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礼·地官】:“六德:知、仁、圣、义、中、和。”《玉篇》:“德,惠也。”(如《尚·盤庚》:“施实德于民。”)

二、“德”字古义考

作为古字的“德”,其含义远非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品行”等含义,我们从它的演变过程也能看得出来。“德”字是个会意字,其演变过程如图: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指什么 道德经里的德究竟指什么(1)

德字的演变过程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chì)形符号,在古文中它是既表示道路、又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目”即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德”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这就是“德”。

在金文中,“德”字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就是“德”;再到小篆,它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最后是现代楷书写法“德”。

总之,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简单地说,“按直道行事”便是德。

二、老子的“德”

《道德经》81章,老子直接论及“德”的共14章,下面我们主要通过这14章试解老子“德”的密码。

1.从“道”谓之“德”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大德的样态、容貌,只从属于道;早服“道”谓之重积德(59章);“不争之德,……是谓配天古之极” (68章),不争是符合自然之道的上德。这些都体现着“道”和“德”关系。

老子认为,“德”的内容由“道”来决定,“道”的属性由其来体现,“道”承载一切,“德”昭示“道”的一切。用数学语言表达,“德”是“道”的函数,即德=f(道),道是自变量,德是因变量,道为体,德为用。具体地说,道即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及其运动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运行法则。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德源于道,是道赋予的,“德”就是顺从自然法则,不逾越地去做人做事,换句话说,按客观规律办事便是“德”。“道”讲的是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而“德”讲的是我们怎么办,它有方法论的味道。比方说,引力是“道”(具体的道,小道),在其作用下水往低处流,人们顺应这一规律克服引力作用,便可以引水上山,这便是德。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指什么 道德经里的德究竟指什么(2)

2.道生万物,而德辅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

道生万物,而德尊道而辅万物,老子把尊道而辅万物称之为“玄德”。“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2章),这是讴歌“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0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章),这是赞美“德”。

尊道谓之“玄德”,社会政治领域亦然。如“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65章)

3.德是善,德是信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49章)德是善,德是信,德是圣人纯朴自己的内心,总之,德就是真善美。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79章)有德之人信守契约,无德之人违约、毁约。

4.善下不争谓之“常德”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2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8章),堪称“常德”。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均谓之“常德”,其共性也是处下、处弱、不争。

5.德是“无为”,仁、义、礼、智都不是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38章)上德下德都是“无为”,上仁上义都是“有为”,而上礼更是十分丑陋、令人鄙视的“有为”。这说明仁、义、礼既非上德亦非下德,都不是德,区分标准在于是否“尊道无为”。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无为而治”的生动比方,“道”“德”都崇尚“无为”,老子把治国问题上的这种“尊道无为”叫做“德交归”。

在老子这里,智也不是德。老子明确指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65章),老子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以智治国”。第19章老子还提出“绝圣弃智”的命题,这里的“智”是智巧、智辩的意思,非指智慧。“智”在老子眼里基本是个贬义词,指小聪明、小智巧、小手段,不是德。

6.修德“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23章)这说明,德重在修。但老子又指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41章),明道之人看上去往往显得沉默暗昧,进道过程往往显得迟缓和畏缩不前,这使得平易之道往往显得有瑕疵;最上的德好像很卑下,广大的德好像不完美,这使得非常之德往往显得浅陋。这说明修德不易,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得耐得住寂寞,得承受巨大的压力。

但老子十分看好修德的前景,他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54章)可谓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7.“赤子”是厚德之境

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如同初生的婴儿,“精之至”“和之至”。初生婴儿尚未食人间烟火,他还不知道世间有是非善恶,不懂智巧伪诈,心灵还未被尘世污染,不谙人情世故,未尝人间疾苦,无忧无虑的天真纯净状态,就像亚当夏娃在受蛇诱惑而偷尝禁果之前的那种原始心性,也就是本真,是心与形、人与自然、人与外部世界的高度和谐统一状态,或曰“玄同”。老子把“赤子”当做人的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老子在第80章描写的民心的质朴就是这一境界的体现。

最后,老子5000言既然叫《道德经》,道与德自然是贯穿始终的。除了有14章直接论及“德”外,每章都有道、有德。在老子这里,道是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及其运动规律,讲的是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是本体论,是世界观;德讲的是我们怎么办,是方法论。比如第2章“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显然就是谈“德”,第3章“不尚贤”其实也是“德”。因此,传统观点把前37章叫做“道经”、后44章叫做“德经”,这一认识是机械的和不准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