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西游记》,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

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中写到唐僧独自一人闯进一座黄金宝塔,见到黄袍怪:

青靛脸,白獠牙,一张大口呀呀。两边乱蓬蓬的鬓毛,却都是些胭脂染色;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鹦嘴般的鼻儿拱,曙星样的眼儿巴巴。两个拳头,和尚钵盂模样;一双蓝脚,悬崖榾击桠槎。……却就是一个牛头夜叉。

妖怪迷惑男人却不杀(称他妖怪不但人不答应)(1)

黄袍怪的影视形象

这也没有什么稀奇,妖怪大都长得古里古怪、狰狞可怖。一路上见惯了各色妖怪的唐僧“那长老看见他这般模样,唬得打了一个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即忙的抽身便走”。

这时那个重要细节出来了:黄袍怪撑开着一双金睛鬼眼,叫声:“小的们,你看门外是什么人!

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句问话吗?不!你听黄袍怪是怎么问的小妖,他不问是什么动物,也不问是什么妖怪,而是问什么“”!这就是奥妙所在。

看到这里,有人大概要笑出声来:这是因为吴承恩老爷子他自己是人,他写书时忘记了转换到妖怪的角色,还是从人的角度说话。这是疏忽。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可是从妖怪这一面来说,这从潜意识和显意识都反映了他们的“人崇拜”心理:希望自己是人,希望外面闯进来的是人,希望自己吃到的是人

黄袍怪生而为妖,却要过人的生活。他掳来了宝象国的公主做老婆,还像很多男人一样怕老婆,13年来对老婆唯唯诺诺、言听计从。当公主让他放了唐僧时,他乖乖地答应了:“浑家,你却多心呐!什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罢

黄袍怪这话说得多么温柔,俨然一副居家好丈夫的形象和语气,一点妖怪的凶巴巴都没有,也不像别的妖怪,对唐僧肉有着病态的迷恋。只要老婆说不让吃,他就可以不吃,管他什么可以长生不老。放到人间,黄袍怪也绝对是好男人一枚。

妖怪们对人的花花世界有着执着的向往。比丘国的国丈是寿星座下的一头鹿,做鹿精自然没有什么趣味,于是拐带着一只狐狸精,扮成一对父女,以绝色迷倒了国王,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

妖怪迷惑男人却不杀(称他妖怪不但人不答应)(2)

比丘国鹿精拐带的狐狸精影视形象

无底洞的那只金鼻白毛老鼠精,不甘于做一只高逼格的老鼠,也不满足于做托塔天王李靖的干女儿。她费尽心机,极尽妩媚态,处处装可怜,为的是和唐僧结为人世间的夫妻。她是为数不多不把吃肉作为掳掠唐僧目标的妖怪之一,其情其意,简直可以和女儿国的女国王媲美。

妖怪迷惑男人却不杀(称他妖怪不但人不答应)(3)

无底洞里的白毛老鼠精影视形象

反观人类,就几乎无人愿意做妖怪,甚至连亲近妖怪都深以为耻,除了一门心思要娶白蛇的许仙,还有《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中为狐妖所惑的色眯眯的书生。

比如,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被贬下凡,错投猪胎,他就对自己的猪模猪样自惭形秽,因为这增加了他被称作猪妖的证据。

在妖怪面前,人有着天然的优越感,这也是妖怪想成为人的主要原因。人要是识破妖怪,即便对他大喝一声,他都会感到猥琐和无助,简直都要自己羞死了。

妖怪迷惑男人却不杀(称他妖怪不但人不答应)(4)

老鼠精一门心思想做人间的媳妇

当托塔天王李靖和哪吒三太子率领天兵天将驾临无底洞口,正义凛然地喝道“孽畜”时,那只千娇百媚可以随心所欲化身美貌女子的金鼻白毛老鼠精简直是羞惭无地,只好束手就擒。她的修炼,她梦想的人生、婚姻,等等等等,都经不起人对她身份的否认。

雷公嘴和尚孙悟空每次降妖除魔就站在天然的道德高地,威风凛凛地举起金箍棒,大喝一声:尔乃何方妖怪!

其实,在成为唐僧徒弟之前,孙悟空自己就是妖怪。他离开唐僧回到花果山快活,轻易又变回了妖怪。从人到妖、从妖到人,也许就是一念之间、一步之遥

妖怪迷惑男人却不杀(称他妖怪不但人不答应)(5)

孙悟空的影视形象

耍赖占着人家的王宫,变成美女魅惑国王,无耻霸着别人的高铁座位,偷偷转租房东房子赚取租金,暗地里抄袭论文、玩玩相亲什么的,就把自己堕入了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禽兽不如的境地,即便有着人的模样也不管用。

妖怪都梦想着做人,却有人不愿意是人。

这跟上什么学、拿什么文凭完全没有关系,哪个妖怪不是身怀绝技?很多家伙连孙悟空都不是对手。这和长就人的模样也没关系,因为这对妖怪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

对妖怪,不要指望他自己良心发现、显出原形、改恶从善,而要大胆地呵斥:尔这孽畜!

妖怪从舒适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愿意保持他的本来面目。比如八戒在高老庄,为了娶高姑娘为妻,也扮成个憨厚能干的后生,等到他独处、酒醉或者闲在的时候,就成了猪的样子。妖怪变化成人形,带着自己的目的,也可能是对人的形象和生活的向往。只是他不知道,要成为人,除了那副皮囊,更重要的是必须遵守人世间的许许多多规范,有的时候还实在是让自己不舒服。

这是做人必须付出的代价。人妖之间,虽然是一念之间,要做到可不容易。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好文请关注微信公号“九公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