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京港项目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西南海岸,是一个集生态旅游、自由贸易免税区、商业地产开发、深水码头及产业园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项目以马六甲岛为基础,自西向东吹填4个人工岛屿,总面积约1366英亩(约5.53平方公里)。项目总投入将超过400亿林吉特(约800亿人民币)。中国电建与马来西亚凯杰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及建设其中3个岛,另一个由凯杰与广东省政府主导。深圳盐田港集团及连云港集团将配合中国电建共同负责项目建设。

随着皇京港项目的推进,海丝路上这一步棋背后承载的意义将会被如何深化?这个“马六甲第一港”是否将取代新加坡?中资企业进驻马来西亚,将会给当地经济带来什么变化?

11个国际枢纽港:中马皇京港将取代新加坡成地区最大港口(1)

一带一路产能合作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的一部分,马六甲皇京港联合项目旨在提升双边贸易和促进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航运物流,此前,中国和马来西亚已组成港口联盟,该计划涵盖了马国6个港口和中国10个港口。

释放潜力细水长流

2016年10月,马六甲皇京深水港深水补给码头奠基仪式在马六甲举行,标志着“马六甲第一港”计划正式启动。建成后,皇京港深水码头将会和临海工业园互为补充,后者包含一个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造船和船舶修理服务以及机械制造业等。有来自各方媒体的声音称,这个由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建造的贸易性港口,在建成后将取代新加坡成为地区最大的港口。

尽管如今马六甲的确需要作为贸易港口的新机遇,但皇京港要助力马六甲重振,也并非能一蹴而就。马来西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饶兆斌分析,新加坡这些年来积累的许多优势,皇京港在短期内还难以超越。“即使皇京港自然条件不错,在软件方面,比如管理、金融配套、法律规则以及人力资源方面,要发挥出潜力也需要很长时间”。

许利平分析:皇京港建成后,更可能与新加坡形成经济互补关系。皇京港与新加坡港二者的功能其实是不同的,后者更倾向于港口业务,而前者为了谋求增值效益,在未来将可能建设临港工业园,最终发展出成熟的加工业。

另外,中方能否最大程度发挥在皇京港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马来西亚政府官员曾表示,正是由于临港工业园的定位,皇京港是依靠于内陆生存的港口,它能否在未来改变马六甲海峡的游戏规则,还须依靠更多的规划。

考虑到该项目大体量的投资和规模,中国电建对项目的推进很谨慎。季晓勇说,虽然深水港已经打桩,但是工程具体的投资预算和回报率等都还在计算。中国电建既需要帮助凯杰落实,也要评估其中的风险,而在一岛二岛方面和旅游、房地产及自贸区等有关的业务可能会率先开展。

11个国际枢纽港:中马皇京港将取代新加坡成地区最大港口(2)

中资入马经济转型

季晓勇认为,马六甲老城是需要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建设皇京港项目实际上相当于为发展马六甲而打造一个的马六甲新城。这有点类似于中国深圳经济特区的形态。项目马来西亚方负责人、凯杰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萧玉凤说:“马六甲目前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周末经济,是以游客为主的经济效益。但是有了皇京港和临海工业园后整个情形就改变了。我们建设的这座生态新城,将带动800家企业进驻。那样我们就能把周末型的经济转为365天的经济形态。”

事实上,中资企业大量进驻马来西亚本地缺乏或需要升级的行业,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介绍说,信义玻璃是中企协助大马企业提升技术档次的其中一个最好例子。中资企业把世界最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带进马来西亚,让相关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信义玻璃是中国玻璃业翘楚,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效率与模式,并利用循环经济和高度自动生产方式作业,将中国乃至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引入大马。信义玻璃来马之前,马方玻璃行业整体处于落后、小型、高能耗及低效益,玻璃业亦不发达,50%需求是通过进口解决。信义玻璃来马,改变了本地玻璃业的状况,进入世界玻璃业界的水平。马中合作可以跨越和促进技术进步及行业升级,创造大量工作机会。不仅如此,大马玻璃业也因此一举提升为世界先进行列,并替大马每年节省13亿令吉的玻璃进口开销。

黄惠康强调,中资企业没有抢饭碗、夺主权、击垮本地企业的想法,反而是通过引进创新、世界顶级的生产与绿色工艺,协助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

萧玉凤表示,随着中国合作方的加入,更多的意义将被赋予皇京港项目。

文 / 林芊芊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