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到底是什么?当我们问这个问题,其实潜意识更重要的是想知道它有什么好处?

问什么?为什么?是很好的事,能多问几个便会少几分疑虑,多几分清醒。

比如我为什么会坚持这么多年做茶?自己喝茶?还要一辈子喝下去做下去?自己读《茶经》还希望更多人来读?

当我真的明白这些为什么我才能够更清楚地做每一步,才能够坚持和坚定。坚持和坚定为什么好?因为一辈子很短,我们做不了更多?是因为我们需要给自己这个看似毫无意义的人生赋予一份责任和意义,如果没有,那么你寻找和探索的过程就变成了意义本身,而我们坚持和坚定一件事足够长时间才知道它背后所有事物的规律和意义。

《茶经》之于茶人的意义似乎不可言尽,每一遍读有每一遍的收获,它是茶圣一生执着于茶之一事所得,好吧,我们且从此来说,看看能说多少先记录下来。

关于茶的20个知识(茶到底是什么看茶经怎么说)(1)

茶是什么,是整个《茶经》在解释的内容。

一言以蔽之,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开篇一之源茶圣便对茶做了解释。

先是很详细地描述了茶的每个部位长什么样,用最众所周知的植物来类比。其后,对茶的字做了考察,因为他引用了其他更古代书籍中的记载,比如《本草》、《尔雅》等。而后又说了它的五个不同的名字,名字都是人起的,为名安立,让大家有个共识而已。

紧接着说了茶长在什么样的土壤好,分三等;怎么种,什么时候可以采摘,野生好还是栽种好,阳崖阴林,紫者上,笋者上,叶卷上;对应:绿者次,芽者次,叶舒次;而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为什么呢?性凝滞,结瘕疾。

随后就概述了茶的作用

关于茶的20个知识(茶到底是什么看茶经怎么说)(2)

最后又说了不好的茶的弊病: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举例说明各产地人参的功效,因为众所周知,耳熟能详嘛。那么: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形象又通俗易懂。

以上为开篇,一之源的内容,这是茶圣陆羽的概述,而在后面的文章中,有几处引用了关于其它人对茶的作用的认识:

六之饮中:1.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其中,……荡昏寐,饮之以茶。

关于茶的20个知识(茶到底是什么看茶经怎么说)(3)

七之事中:

1.《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2.《广雅》云:“荆巴间采叶做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3.《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做菜,相当于今天的茶宴。

4.司马相如《凡将篇》:“乌喙、桔(jié)梗、芫(yuán)华、款冬、贝母、木蘖(niè)、蒌(lóu)、芩(qín)草、芍药、桂、漏芦、蜚(fēi)廉(lián)、雚(huán)菌、荈(chuǎn)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guān)椒、茱萸。”———目测都是药材。

5.《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以茶代酒

6.《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以茶待客,以茶养廉。

7.《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以茶待客,以茶养廉。

8.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致之。”———药用。

9.左思《娇女诗》和张孟阳《登成都楼》诗———雅事之一

10.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以茶待客

11.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有助思维

12.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身轻

13.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做汤

14.《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愈甚。”———祭祀

15.《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修道之人善饮之

16.释道悦《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大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17.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作为祭祀品。

18.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酢、脯、茗八种。……”———以茶作礼。

19.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道家仙人所饮。

20.《桐君录》:“西阳、武昌、庐江、晋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门冬、拔揳取根,皆益人。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待客,益人,令人不眠。

21.《本草·木部》:“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注云:“春采之。”

22.《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缚之。”

23.《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苦茶、葱须煮服之。”

以上皆为一本三卷十章七千余字的书中所提到的用处。

关于茶的20个知识(茶到底是什么看茶经怎么说)(4)

可见,茶自古以来就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来的,其影响之深远、用处之多变,远非我们不敢夸大的那么大!从不是药却解七十二毒,到作为对神仙对先人的祭祀品;从以茶代酒、以茶待客,到以茶养廉;从醒酒,轻身换骨到羽化;从诗到饮;等等。与甘露、醍醐抗衡也。

你是否也要重新评估和考量茶和茶在生活中的地位啦?!一起深入了解茶和茶文化,从《茶经》开始,更多内容,下章再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