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淞沪抗战”

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为了掩饰其对伪满政府的扶持,转移国际社会上对其的不利舆论,并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从1932年1月开始,不断在上海增加兵力、制造摩擦事件。同年1月28号,进攻驻守上海闸北吴淞一带的中国军队,制造“一•二八事变”,进而引发“一•二八淞沪抗战”。

对淞沪抗战的感慨: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

为了找到出兵借口,1932年1月18日,日方田中隆吉与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唆使无名日本僧人向中国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田中操纵流氓汉奸混入人群趁机将两名日僧殴至重伤,随后以此为借口致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于19日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华人巡捕。

对淞沪抗战的感慨: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淞沪抗战(2)

川岛芳子

至20日,为扩大事端,日方再次煽动千余日侨集会游行,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后,威胁如不照做军队将采取必要行动。

27日,日本向上海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前给予满意答复。国民政府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对日施行不抵抗政策,军政部长何应欣急电第19路军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长吴铁城于28日13时45分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随后,日方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中国军队撤出闸北,不待答复便于当晚突袭闸北中国驻军,淞沪抗战爆发。

“一·二八淞沪抗战”

国军奋起抗战

1月28日午夜,日本陆战队分三路突袭闸北,值此全国抗日情绪高潮,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奋起抗战。日军装备精良,在装甲车的掩护下连续发起猛攻和,日机也在闸北一带狂轰滥炸,中国守军严守阵地,适时反击,在29日夺回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

对淞沪抗战的感慨: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淞沪抗战(3)

对淞沪抗战的感慨: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淞沪抗战(4)

蒋光鼐(左) 蔡廷锴(右)

日军败退租界,通过英、美等国领事出面"调停",达成停火协议,缓兵待援。上海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纷纷组织救护队和义勇军,积极支援第19路军抗战。29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威胁中国政府,诬指上海事件是中国排日运动引起的。

2月3日,日军破坏停火协议再向闸北进攻,第19路军依托吴淞要塞及蕰藻浜水网地带与日军激战,艰难击退日军。其余日军又龟缩租界,由英、美等国领事再次出面"调停",以待援兵。

2月14日,中国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5军军长,率所部第87、第88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19路军统一指挥。淞沪抗战激励全国,后方官兵纷纷请缨抗战,蒋介石却拒绝再向上海增兵。至二月底,日军四次增兵后侵沪日军已达10万人,中国守军在全国人民支持下以不足4万的劣势兵员和装备顽强抗战月余,伤亡严重,迫使日军侵略不得推进。

对淞沪抗战的感慨: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淞沪抗战(5)

张治中

3月1日,侵沪日军发动全线总攻,正面进攻正面进攻淞、沪,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淞沪守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国民革命军在江湾一带抵抗日军进攻至3月2日,由于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被迫全线撤退。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

由于“淞沪战线”让长江航运中断,直接威胁到了列强在华的利益,于是逼迫日本政府谈判。南京政府对于国联的干预报以正面希冀,无法下定决心抵抗到底。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于3月24日在上海谈判。

5月5日,奉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国民政府屈辱签署《淞沪停战协定》,划定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日军返回战前防区可在上海驻扎,国军则暂留现驻地,不得在上海至江苏一带驻军。

对淞沪抗战的感慨: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淞沪抗战(6)

一·二八淞沪抗战将士追悼会

“一·二八淞沪抗战”

各界支援共奋斗

淞沪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社会掀起以援助第十九军为主要运动的反日爱国新高潮。各界人士纷纷捐钱捐物、学生与工人举行罢课罢工,红十字会组建救护队,还有志愿者自愿组建游击队,配合第十九军进行抗战。

今战火已逝,屈辱不再,和平时代来之不易。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向繁华大道,我国逐渐作为强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在国际上展现出我国大国风范!

对淞沪抗战的感慨: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淞沪抗战(7)

编辑|沈立红 刘若暾(实习生) 监制|赵洁

* 来源:江苏档案、军博红色少年 图片源于网络

更多红旗出版社精彩资讯详见旗书网:http://www.hongqipress.com

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彼此看见

对淞沪抗战的感慨: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淞沪抗战(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