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1)

呆大姐

“傻人有傻福”,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这样的理念。《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智商只有75,却在多个领域获得了成功。《红楼梦》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物就是贾母身边的傻大姐。

《红楼梦》中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丫头、婆子那都是个顶个的聪明灵透,为何贾母偏偏喜欢一个傻大姐?即便她“总有越礼之处”,贾母也不责备她,反而纵她四处游玩。再看茜雪、金钏、晴雯、芳官这些聪明的,说打就打,说撵就撵了,到底呆大姐有什么本事,叫贾母如此宠爱她呢?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2)

相貌平平

荣国府内,人丑是一福

书中说的傻大姐的长相是“生得体肥面阔,两只大脚”,仅仅有这两句话,就把傻大姐排除在了好看之外。在《红楼梦》的审美取向里,女子身材一定要窈窕,脸庞可以圆润,但是到了面阔的程度是不成的。虽然不是人人裹足,但是生了一双44码的大脚的话,离着美人的标准就差十里八里了。

傻大姐生的不好看,在贾府就是一种福气。

贾府上下看起来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出入森森、法度威严,但是内部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最典型的就是妻妾矛盾。古人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以及传宗接代的需要,就发明了一妻多妾的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哪里有不公平,哪里就有反抗,虽然律法和宗法对于正妻的权力有了充分的保障,但是小妾们争取平等权力的活动从来没有停止。在明清律法关于遗产的规定中,有不论嫡庶,“诸子均分”的说法,使小妾在年老之后,也能依靠儿子获得相对平等的权力。虽然朝廷严谨以妾为妻,但是小妾只要抓住男主人的心,男主人就会冷落嫡妻,假如嫡妻去世,老公不再续娶,这个妾虽然是妾,也如夫人了。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3)

王夫人和赵姨娘的较力

小妾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就是嫡妻无子,自己生下了唯一的儿子,最后自己儿子一定会被立嫡子,自己的地位就非同小可了。另外一条就是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考中科举有了官职,是可以为自己生母请诰命的,这样就非同小可了。雍正年间的尹继善自己的官职比父亲伊泰还高,他自己的身为尹泰小妾的母亲就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有了这样的制度,那些长的略有姿色的丫鬟就有活泛心思了,即便不是最后能成为诰命夫人,当了有钱人家的小妾,总也是半个主子。若是再有生育,更可以母凭子贵吗,耀武扬威一番了,怡红院的袭人、晴雯、芳官莫不是打着这样的算盘。这是丫鬟们眼中的未来,但是在正妻主母眼中,妾终归是妾,永远不可能代替正妻的位置,谁有这种不本分的想法,谁就是狐狸精,妻妾就成了天然的仇敌。尽管在封建家庭道德的约束下,妻妾双方都不敢明目张胆地挑开矛盾,可是私底下的斗争是从来没有停止的。王熙凤就是如此,先前她自己有四个陪房的丫头,皆为她所不容,弄死的,撵走的,只留下一个老实本分的平儿,即便跟贾琏通了房,她还跟防贼一样防着,生怕她比自己早生下儿子来。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4)

晴雯

正因为这个,好看的晴雯被王夫人撵了,活泼的四儿和芳官被撵了,人物不凡的柳五儿因为玫瑰露事件病死了。可是傻大姐这样长相平平的人就没有危及正妻的可能,也没有危急封建家庭秩序的可能,那些长得好看的丫环也不会把她当成竞争对手,也就没有人来刻意害她,说她坏话,因此傻大姐在贾府反而成为了一个超脱的存在。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5)

晴雯和袭人之间也有斗争

心性愚顽,不知争夺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不免要面临资源争夺,就连一个花盆的花草也有水肥之夺,这是个人之常情。可是资源的控制者们往往抱了这样的思想:我给你可以,但是你不能动手抢,我给你的许会更多,但是你敢动手抢一个大子儿,我就要弄死你。

老一辈的赖嬷嬷就是对主子极端忠诚,不多说话,老老实实干事,本本分分做工具人。最后贾府就提拔她,她孙子赖尚荣就是在贾府的帮助下被选了出来做了知县的,赖嬷嬷家不但有楼房厦厅,还有不到大观园一半大的花园子。这是个奴才家,竟然有着这样的规模,荣国府的一些主子怕也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尤二姐不懂这个道理,不去走贾母、邢夫人的上层路线,只想着靠着贾琏对自己的宠爱,最后就被王熙凤害死了。《甄嬛传》里的沈眉庄就懂这个道理,在失去皇帝宠爱的时候,她知道去巴结太后,最后保得性命无虞。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6)

沈眉庄

贾母如此,王夫人也是如此,她们都是贾府资源的分配者。晴雯、四儿、芳官这些人就不明白,她们都想仗着自己的姿色,获得宝玉的喜爱,从而逼迫利益分配者王夫人给予自己利益,这在一个利益体中国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王夫人拥有对于这些丫头们的绝对处置权,她是不受任何要挟的。

傻大姐“心性愚顽”,“愚顽”在何处?就不不知争利,她不知争利,贾母就放心,因为她不会干出挑战贾母权威的事情来。

虽然傻大姐常有越礼之处,但她绝无越礼之心,礼仪就是保证贾母等人的权威的,她不挑战贾母的权威,也不用这些虚礼拘束她。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7)

麝月和袭人的业务能力也是很强的

呆大姐并非一无是处,她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干活小能手

贾母会仅仅因为她智商低就喜欢她么?并不是,如果傻大姐真是个傻的,那么于贾母无用,贾母干嘛要留在身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中写道:

这傻大姐年方十四五岁,是新挑上来的,与贾母这边提水桶、扫院子,专作粗活的一个丫头。只因他生得体肥面阔,两只大脚,作粗活简捷爽利,且心性愚顽,一无知识,行事出言,常在规矩之外;贾母因喜欢他爽利便捷,又喜他出言可以发笑,便起名为“呆大姐”,常闷来便引他取笑,一毫无避忌,因此又叫他作“痴丫头”。他纵有失理之处,见贾母喜欢,他们依然不去苛责。

这大姐儿是新挑上来给贾母使唤的,管家媳妇们有可能给贾母挑一个智商有问题的人么?自然不会,不但不会,她还必然要有过人之处才行。傻大姐的过人之处就是她力气大,干粗活简捷爽利,超越其他的丫头,才被管家媳妇选拔上来的,而且到了贾母处之后,贾母也对于她的爽利便捷十分满意,可见傻大姐的业务能力是相当优秀的。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8)

傻大姐的分寸掌握的很好

文中又说傻大姐“行事出言,常在规矩之外”,那么傻大姐是个规矩的破坏者么?显然不是,傻大姐是极其规矩的,后文邢夫人看到了傻大姐捡来的绣春囊,对傻大姐说:

“快休告诉一人。这不是好东西。连你也要打死。皆因你素日是傻子。以后再别提起了。”

傻大姐听了这个话,“反吓得黄了脸,说:‘再不敢了。’磕了个头,呆呆而去。”她对于规矩的敬畏之心远远超过其他丫头,这也是贾母喜欢她的地方。她日常言语在规矩之外,其实也是在规矩之内,是在贾母允许她说话的时候她才说的。别的时候,她是一句话也不乱说的,这才是在贵人眼前做事的真规矩,就像管家林之孝两口子在贾府也是有权之人,却被人称为“天聋地哑”,行事低调沉稳也是这个道理。

傻大姐在贾母身边既不乱嚼舌头根子,也不擅自发言,只有贾母准她来的时候才说话,由于傻大姐的文化背景与贾母不同,贾母听着有趣,就格外喜欢这个丫头了。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9)

结局不会太坏

领导是喜欢傻大姐这样的员工的

像这样业务能力强,又忠心,又 与世无争,还不乱嚼舌头的员工哪个老板不喜欢呢?她的傻并非真傻,而是天性本真,略无欺瞒,一门心思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不耍小聪明。她也没有争宠之心,对于其他同事也没有什么威胁。长相平平,让老板娘也感到放心。相反看看晴雯和芳官,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嘴上没有个把门的,对于其他婆子丫头想骂就骂,得罪了一圈人,一旦这些人得到机会了,就要落井下石,这个时候她们是要埋怨别人还是埋怨自己呢?

红楼梦从丫头的角度看贾府的兴衰 贾府那么多丫头(10)

人人都爱这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