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古诗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但很多人并不清楚为什么要“锄禾日当午”。

一、去除杂草

锄禾日当午指的是中午还是下午(34锄禾日当午)(1)

禾本植物就是庄稼,由于杂草的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大于禾本植物,所以大田作物必须除草。有很多人认为,中午除草,草经太阳炙烤就容易死亡,其实不然,草只要斩断其根系皆可以死亡。

二、疏松土壤

锄禾日当午指的是中午还是下午(34锄禾日当午)(2)

土壤板结,锄地可以起到暂时疏松土壤的作用,但依靠简单的机械操作根本改变不了土壤的理化性能,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乏有机质。

三、增加透气

人常说,“地有翻锨之力”,那么“力”在何处呢?在于“气”。植物根系也要呼吸,吸进去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果土壤透气性差,植物根系呼吸不畅,势必影响其正常生长,同时产生各种病症。

四、提高地温

锄禾日当午指的是中午还是下午(34锄禾日当午)(3)

为什么“锄禾日当午”?因为“锄头有火”。地上温度和地下温度刚好相反,入夏季节,地上温度渐高,地下温度反而渐低,根系活力变弱,吸水吸肥能力变差,锄地而且是中午锄地,致使热空气进入地下以提高地温,促进作物根系活跃植株旺长。

五、锄地保墒

锄禾日当午指的是中午还是下午(34锄禾日当午)(4)

关于锄地是保墒还是开墒的问题,有很多人认为是保墒,其实锄地不是保墒,恰恰是开墒。地下水分过高,透气性变差,氧气减少,作物根系呼吸不畅,植株慢长,为了减少地表水分,增加地温,所以人们选择了锄地开墒。

古人都知道“锄禾”要“日当午”,可是现在却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种植果树的农民越是天旱越是采取“大水漫灌”,甚至把大田作物的管理模式运用到果树管理中,希望果农朋友要认真学习,严肃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