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内向的人吗?准确来说,你是那种内向而不善言辞的人吗?

内向与外向的性格,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每种性格在其各自的领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然而,内向的人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内向而不会随便说话的人;

这种内向的人,他们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而有针对性地呈现出相应的聊天状态。

例如跟一些好朋友在一起,他们可以成为那个滔滔不绝的人,讲笑话、发表意见、谈论某些国家大事,都能无所不谈。

可是,把他们放到一个“应酬式”的社交场合中,他们就不太愿意搭理其他人了。他们宁愿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观察其他人,都“免开尊口”。

第二种,内向却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人;

这一类内向的朋友,不能说他们不会表达,而是他们表达的时候很难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总是给人放不开的感觉。

不管他们身处什么样的场合,跟好朋友在一起也好,跟不太熟悉的人相处也罢,他们往往是那个被其他人容易“忽略”的人。

别人问他们,他们就简单回答一两句;不跟他们聊天了,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加入到别人的话题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两种类型的内向者,前者在这个社会上还能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后者,由于无法冲突性格的限制,就很难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如果你是这样一种内向的人,该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聊天能力呢?

不会聊天怎么办先学会这10句话术(内向又不善言辞)(1)

为什么你开口表达会这么困难?

对于内向的人而言,“表达能力不好”,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没办法冲突心理关口去大胆表达,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只要他们能够突破自身的性格限制,敢于让自己开口,能够勇于说出自己的声音,接下来怎么优化他们的表达技巧,提升他们的聊天能力,才会起到顺理成章的效果。

否则,还没开始就被自己的心理限制住了,即便他们再怎么努力去锻炼自己的口才,也很难让他们的表达如愿以偿。

那内向的人,为什么会如此难开口呢?主要有五个原因:

1,担心自己说得并没有别人期待得那么好;

例如你身边的朋友都有相似的工作经验,而唯独你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

当他们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公司的业务怎么从to C到to B的转型,如何占领用户心智,如何培养用户黏度等,你对这些事不太了解,你自然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2,不知道别人会对自己的话语产生什么负面反应;

好了,即便你有相关的学习,听明白大家谈论的是什么话题,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可是你担心自己的“段位”不够高,说出来的话给不到别人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说不定还会惹起他们的笑话,说你不懂装懂之类的,那倒不如什么话都不说了。

3,害怕自己的表达重复曾经的失败经历;

如果你在以前的时候,试过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被别人取笑了,那么下一次你再碰到类似的情景,这种心理阴影就会对你产生影响。为了避免让自己受伤,你只要选择逃避,不再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不会聊天怎么办先学会这10句话术(内向又不善言辞)(2)

4,觉得自己对于谈话的准备不够充分,只好藏拙;

当你参加某个聚会时,如果你对于大家近来的状况没有太多的了解,那么你就不知道跟他们从何谈起。

既然不知道说什么,只好不说了,等别人反过来去“挖掘”你的近况,主动去找你聊了。

5,不懂得怎么调整自己的谈话角色,融入当前的场合。

身处一个社交的场合,如果你还是沿用私底下在家那个样子去应对,没办法转变社交角色,投入其中跟别人交流,那么你就很难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对待聊天了。

我们面对不同的场合,都需要展现出不同的应对角色。参加别人的婚礼,自然要有喜气洋洋的样子;参加葬礼,自然要表现得严肃庄重。当你无法根据社交场合转变自己的社交形态时,保持沉默寡言就是最好的“自我防护网”。

当然,当众讲话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应付”的事情。我们或多或少在某些时候,都会因为上述某些原因,而导致自己“不敢开口”。

可是,只要我们根据自身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很快就能够让自己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重新进入自己的表达节奏里。

而内向的人,由于缺乏这种调整的经验,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去调整,而任由自己继续“逃避”下去,最终就很难改变自己的表达态势了。

想要改变,内向的人首先要培养出“开口的勇气”。而培养的方法,就是从“搭话”开始。

不会聊天怎么办先学会这10句话术(内向又不善言辞)(3)

构建正确的搭话

搭话,是人际交流中最常见的一种沟通技巧。内向的人,只要从这种沟通技巧练起来,就很容易培养到自己表达的勇气。

所谓“搭话”,就是根据别人谈论的话题,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言论插入话题里面,从而跟别人形成一种沟通的态势。

而“搭话”的形式只要有两种:

1,根据话题的关键词,发出提问;

例如大家正在谈论的话题,就是怎么应对工作上的996。如果你的工作还没有这种现象出现,看似并没有共同话题,但你可以针对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疑点”。如:

朋友A:我跟你们说,我们公司加班已经是一种常态,是一种文化了。如果你不把当天的工作做完,你就不要想着回家。

朋友B:不要说你了,我作为体制内的人,近几年都已经开始有加班的趋势了。加班也就算了,一点加班费都没有,还美其名曰“为人民服务”,我还能怎么样?

你提问式搭话:你们工作这么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还是说,是你们老板自己决定的呢?

朋友A:工作性质也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是如果老板不是默认这种情况,谁还会愿意待在公司里呢?

你提问式搭话:难道你们就没有人,抱怨过这件事而让老板“不小心听见”呢?

有些话题你未必懂得参与去谈论,但你可以把自己当成是小学生那样,适当地针对话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别人去回答。

这种搭话方式,一来可以让话题得到深挖,二来还可以让你从中学到新的东西,然后当你再与别的人聊起相关的话题时,也有内容去聊了。

不会聊天怎么办先学会这10句话术(内向又不善言辞)(4)

2,根据话题的熟悉程度,补充相关内容;

例如大家都聊起新能源汽车的话题,尽管你没有购买过这方面的车辆,但你之前也确实读到相关的报道,所以在大家谈话期间,你就可以适当补充某些你知道的内容。如:

朋友A:我近来看中了蔚来ES6这辆车。我前两天刚好试驾过,在座位的舒适感以及空间感方面,我觉得真的无可挑剔。

朋友B:蔚来还行,不过理想one更对我的胃口。只有一个版本,一来就是高配,而且还比蔚来便宜十几万,给我一个理由不选择它。

你补充式搭话:确实!如果让我选,我也会选择理想one。毕竟它还有一个“增程式混合动力模式”,解决我们出行的续航焦虑。在我们这些小城市,充电的地方没那么多,理想one会更适合。

朋友A:但你们不觉得,理想one的设计有点中规中矩吗?没有蔚来那么有“未来”的味道。

你补充式搭话:就是实用的样子嘛!当然啦,这么笨重的车身,我看过资料,市区跑的话,油耗至少11、12升左右,这也是一个“减分”的地方,就看你倾向哪方面了。

这些话题的内容,只要你留意过相关的报道或者资讯,其实偶尔加插一两句,就已经满足到交流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你跟大家形成正向的交流态势,你开口的勇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也就是说,你要懂得从实践中,通过简单的方式去积累“交谈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你提升开口的勇气。

因为做到上述这样的搭话,一点都不困难。只要你懂得怎么跟别人构建“正向的交流态势”,有了信心,自然你就能够继续“开更大的口”了。

不会聊天怎么办先学会这10句话术(内向又不善言辞)(5)

添加一点热情的态度

内向的人,永远都给人一种“冷冷淡淡”的感觉,一点激情的都没有。

这当然不是问题。只是别人跟你聊天的时候,很容易感受到你身上这种冷淡的态度,就没有继续跟你聊下去的欲望了。

试想一下,你跟一个女生聊天,女生永远都是爱理不理那样,不管你怎么找话题,对方都不去搭理你,你有什么感觉呢?

所以,想要让自己从“不会聊天”变成“能够聊天”,最重要的就是从态度上的转变。怎么转变呢?就是试着为自己的言语,添加一点热情的“佐料”。

热情是什么样子?就是你积极、正面的情绪,“粘附”在你的话语上面。例如你说“恭喜发财”,热情的表达和死气沉沉的表达,会给人什么感觉?你现在自己试着做一下,然后记住热情表达的样子。

你是不是会面带微笑、表情轻松、态度自然地抱拳跟别人说:“Hello,你好啊!恭喜发财啊,新年快乐!好久没见了!”听起来是不是给人很悦耳的感觉?

不会聊天怎么办先学会这10句话术(内向又不善言辞)(6)

同样,你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做。那什么样的热情,才算是恰当呢?你可以给自己模拟一个场景出来。举个例子。

场景一:

朋友:小杨,好久没见了,近来干什么?

你:没有干什么啊!

朋友:没干什么,为什么上次朋友聚会,你都没有过来呢?在忙什么?

你:那天不舒服,就不想出门了,就在家看书。

朋友:不会吧!现在好了吗?

你:已经好了。

朋友:那好吧!不打扰你了,下次再聊吧!

场景二:

朋友:小杨,好久没见了,近来干什么?

你:喂,小李!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啊!真的好久没见了!

朋友:对啊,你近来忙什么?

你:也没忙什么,一直都深居简出。上班工作,下班回家。

朋友:那为什么上次朋友聚会,你都没有过来呢?

你:那天我怕刚好不舒服,身体都不来劲儿,就不想出门了,留在家看书算了。

朋友:不会吧!现在好了吗?

你:早已经好了。那你呢?近来忙什么?

朋友:我换了新工作,打算回到这边工作了。

你:为什么这么突然?你找到工作了吗?

朋友:找到啦,我现在正要去面试!我就是想换个新环境嘛,以前的工作太没意思了。

你:换个环境也好!那好吧,先不打扰你了,下一次出来再聊。

通过这两个场景的对比,你感受到其中的不同之处吗?是不是场景二的对话,会给你更加热情、更加容易交谈的感觉呢?

不会聊天怎么办先学会这10句话术(内向又不善言辞)(7)

这个不同之处的热情,有两个特点:

第一,你的回答给到别人更多的回应;

“更多的回应”,意味着你释放出来的信息是开放的,积极的,跟朋友的对话“有来有往”,而不是好像场景一的对话那样,只有被动回答,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第二,你的回答能够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绪;

如果你用一种冷冷淡淡的语气去呈现场景二的对话,你是不是会感觉很奇怪?因为语句是热情的,但语气是冷淡的话,就给人不太协调的感觉了。

这就是根据交谈场合转变自己社交角色的行为。

所以,当你跟别人构建聊天时,一定要懂得从语句和语气上入手,塑造出一种热情、积极的情绪态度。那些表达能力好的人,都懂得这样去做。你看看《奇葩说》那些选手,有谁不是声线激昂地去说出自己的话呢?

如果你也想做到这样,给你两个建议:

语句上:

懂得拓展话题;

懂得如何发问;

懂得讲述自己的观点,学习逻辑表达的技巧,反复练习运用,直到自己能够构建“长句表达”。

语气上:

根据场合调整社交角色;

根据社交角色调整说话的情绪;

私底下模拟不同的对话场景,反复朗读练习,直到自己能够自如表现出这种语气。

当你能够做到这个样子,你的表达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