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后人在干嘛呢(朱自清之子朱迈先)(1)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我发觉他去的促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从前……"这些语句出自于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文章,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是这些语句却显示出了他具有很高的文学功底。

而多数人了解到他,是因为他的《背影》一文被选入了中学课本,这也足以说明他的文学水平之高。虽然很多人知道他创造了很多的文学作品,但是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家庭却不了解。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在1951年,发生了很让他悲痛欲绝的事情,那就是长子朱迈先被以"匪特"罪处死。

出生名门

1918年9月,朱迈先出生于江苏扬州。他的父亲就是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而且是家中长子。许多人认识他,也是因为他的父亲,因为朱自清曾经在作品《儿女》一文中提到他,朱自清先生将其形容为"年纪轻轻就背上'蜗牛壳'的头生子"。

朱自清的后人在干嘛呢(朱自清之子朱迈先)(2)

朱自清生下长子朱迈先的时候,他还只有21岁,甚至还在北京大学读书,这在现在看起来,还是比较夸张的。

在两年过后,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但是因为世事动荡,所以朱自清的工作一直不能稳定下来,两三年时间里一直在江苏、浙江一带辗转,当时主要是从事中学教学的工作。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年幼的朱迈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扬州地区的祖父和祖母身边生活,在这个期间,他又有了两个弟弟妹妹。

1925年的时候,他父亲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谋得了新的职位,待遇较好无奈之下只好北上任教,朱自清的母亲为了照顾朱自清也随着他去了北京,但是朱迈先仍然年幼所以只能继续留在祖父母的身边。不久母亲因病去世,朱自清与陈竹隐很快相恋,在1932年就与继母陈竹隐结婚,而这时的朱迈先已经14岁了。

朱自清的后人在干嘛呢(朱自清之子朱迈先)(3)

轻松的读书时光

那时候,朱自清的时间多了起来,能够照顾朱迈先,于是就将朱迈先送进北京地区著名的崇德中学读初中。

之后,他很快就成了班上的高才生,也是因为父亲的原因,而又因为他自幼喜欢读《水浒传》、《西游记》、《三侠五义》这种小说,所以养成了他很讲"义气"的风格,因此很快就与班内的同学"打"成了一团。

在崇德中学读书时候,朱迈先就是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因为他的文学素养很高,所以在校期间,朱迈先就被选为了负责学生自治会刊物《崇德学生》编辑责任的主编。

另外,朱迈先为了像父亲一样成为文学家,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向一些文学刊物投稿,而且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朱迈先早期以"幸不留"的笔名撰写的《北平一日》这篇文章就是在大学时期被当时颇有影响的一个报告文学集收录的。

朱自清的后人在干嘛呢(朱自清之子朱迈先)(4)

甚至当时还没有读完书的朱迈先,就已经秘密加入了我党作为学校的"抗战英雄人物",朱迈先主动参加了北平学生运动,并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在同学的推荐之下,那时的他已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经常与北平的许多大学生一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许多大型的学生运动都有他的身影。

含恨冤死

朱迈先大学毕业后,国际形势就开始紧张了起来,战争也越发的严重,最后终于爆发了战争。之后,朱迈先就受到党组织的委派,希望他能回到老家扬州,执行秘密任务。于是,朱迈先就在扬州一边读书,一面从事救亡活动。

在这个时候,朱迈先已经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我党,担任中共扬州特委支部书记,凭借着自己的文学实力,扬州组织了"江都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目的是为了宣传抗战思想。

抗战期间,朱迈先就一直以我党的身份,在国民政府军队里从事着抗战宣传工作工作。在抗战胜利后,朱迈先所在的191师开往海南岛地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气候和地区的不熟悉,长期劳累的朱迈先终于病倒了,在医院里,朱迈先就认识了傅丽卿,也就是他未来的妻子。

朱自清的后人在干嘛呢(朱自清之子朱迈先)(5)

但是很快他们的幸福生活就结束了,在1949年12月的运动中,朱迈先被怀疑有同地的罪名,因此被捕到湖南新宁县。两年之后,也就是1951年的11月,朱迈先被当地法院以莫须有的"匪特"罪判处死刑,并且判处立即执行,而那时候朱迈先年仅33岁。

沉冤昭雪

在朱迈先遭遇不幸后,妻子傅丽卿又因作为朱迈先的家属,所以也失去了工作,自此,家里的情况每况愈下。

妻子傅丽卿没有办法,只好专门写信向陈竹隐请求帮助求助,陈竹隐在伤心之余只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补贴傅丽卿,每月从从清华大学给傅丽卿寄大约30元钱,解决吃饭问题,并且陈竹隐每次都会写信,希望傅丽卿能够坚强起来,好好生活。

朱自清的后人在干嘛呢(朱自清之子朱迈先)(6)

傅丽卿一直坚信自己的丈夫是无辜被害的,所以在朱迈先死后的将近30多年时间里,她进行多方申诉,为朱迈先的平反而奔走。终于到了1984年事情有了转机,于是,在这样情况下,傅丽卿继续申诉,新宁县法院认真复查旧案,最终承认在1951年的判决书出现了纰漏,并且决定恢复朱迈先当初的起义人员的名誉

文学家马罗曾经说过:"永远不要因为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假如你承认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更为聪明。"对于朱迈先来说,他的死亡完全是一个"错误判决"。

但是正义永远不会迟到,他的妻子最后还是获得了恢复荣誉的机会,但是还是十分的令人伤感,因为朱迈先在33岁就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通过朱迈先的事例说明国家法律健全的重要性,因此,应该以此为戒,如今的社会处于和平时期,法律更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法院判决"这个问题更应引起国家的重视。

文/史海观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