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的基础就是必须取得荆州,刘表立刘琮,不太可能让荆州给刘备,只能说过襄阳趁刘琮新立,刘备靠人气入城强占。曹操初到赤壁就和刘备步兵有过交战,然而周瑜水军并没损失,曹操撤退周瑜也没损兵,周瑜故有吞刘备部之意,自然签的条约是不平等的,等刘备势大也不想认自己签的条约。诸葛亮说,若天不放过曹(曹孙血战,周瑜损兵,刘备可渔翁)。天放过曹,我们也应放过(曹不战撤退,若曹死,周瑜必顺势灭刘,但曹不死,瑜就不敢攻刘)。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的原因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1)

孙刘关于荆州事件的发展是这样的:第1阶段:南阳郡和南阳郡靠北的两个郡是曹操从张绣和刘琮手里拿来的,其他4郡零陵、桂阳、武陵、长沙自立。第2阶段:曹操赤壁大败他在荆州北方势力收缩,刘备乘机收了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派周瑜击退曹仁并且占领了南郡,(由于南郡大部分被孙权占领襄阳无所隶属,曹操只得将周围几县拿出来,与襄阳县一起成立了襄阳郡)。所以第二阶段结果,刘备是最大赢家4/7,孙权1/7曹操2/7。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的原因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2)

第3阶段:鲁肃促成两家联盟将大半个南郡让给了刘备,以便让刘备彻底站稳脚跟。第4阶段: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后占领益州,此时孙夫人南下回东吴,孙权要求收回孙夫人嫁妆南郡,刘备不肯双方即将因南郡开战。第5阶段:孙刘双方开始谈判,结果是长沙、江夏、桂阳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属刘备。第6阶段:鲁肃死后,孙刘关系雪上加霜,关羽北上被偷袭,结果是孙权占领了荆州大部分领土(不包括南阳、襄阳一直在曹操手上)。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的原因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3)

因为刘备夷陵大伤,他也没有再收复自己的在荆州的地盘了,由于曹丕三路伐吴,孙权受不了就派人与诸葛亮重与盟誓,三国鼎立形成。所以刘备借荆州指的是南郡,不是荆州全部地区,零陵、桂阳、武陵、长沙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双方在最后也是谈判了,结果是55分成(长沙、江夏、桂阳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属刘备。刘备是吃亏的),是东吴因为战略问题偷袭了关羽,荆州才落入东吴(当然不包括曹操占领的南阳郡和襄阳郡)。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的原因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4)

南郡的出让虽然解决了联刘抗曹的问题,但也失去了夺取益州的机会,周瑜的离世也导致了孙权集团政策的变化。刘备自己打下来荆南四郡,后来问孙权借了半个南郡(鲁肃提议可行,因为曹操南下荆州的话主要路线就是南郡,鲁肃不想两线作战还有刘备方向的压力)刘备自己带了两万人入蜀作战,后让诸葛亮,张飞,赵云带兵支援,至少三万人。荆州的兵力都被抽空了,关羽只有三万多部队,还得应付曹操的压力,荆州各郡的防务。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的原因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5)

后来吕蒙偷袭了三郡,湘水之盟,后来刘备关羽北伐,孙权又偷袭了整个荆州,这也就算了,谁抢到就算谁的,他把关羽杀了,直接撕破脸皮,问题是孙权完全没有实力自己吃掉刘备,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夷陵惨败蜀汉国力大跌,孙权双线独自面对曹魏的压力,五十年未进一寸第六次合肥之战后直接放弃北伐。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的原因 简述孙刘联盟的自始至终(6)

从建安十四年攻克南郡到建安二十四年白衣渡江,本来已经到手的荆州非要兜这么个大圈重新夺过来当初何苦呢,借荆州本来就是非常严重的战略失误,所谓的多操之敌结果变成了多己之敌,白白浪费了赤壁之战后大好的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