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望京博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给快要40岁的自己,写给四十岁的自己(1)

年轻力壮的时候,自己特别讨厌公司那些四十多岁的职场老油条,他们大多不思进取、天天混日子。再过几个月,望京博格也马上四十岁了,2022年身处多事之秋,不仅要面对收入的骤减、还要面对基金投资巨亏。如同溺水一般,全力挣扎但仍旧于事无补,心中一片茫然,临近崩溃之际突然感悟巨大,所以要写一篇文章给四十岁的自己与大家。

一、四十岁就是巅峰

人生就是过坎的一生,考大学、求职、职场晋升,基本上所有人都需要经历的,每一道坎都会让很多人止步,一道坎后面接着一道坎。四十岁便是大多数人的巅峰了,后面的坎基本过不去了。四十岁之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开始走下坡路,开始经常去医院、开始经常力不从心、开始不能熬夜、开始不能学习、开始不能持续进步。人生如同打怪,也如渡劫。眼前的劫越来越难……自身的状态越来越差。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年轻力壮的时候,自己特别讨厌公司那些四十多岁的职场老油条。因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进步,站着职位赖着不走,而且善于拍马屁。现在自己也要变成曾经讨厌的人了,人到四十虽然已经到巅峰(基本无法进步),但是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还要还贷款……拖着疲惫的身躯按时上下班,为的不就是继续生活下去吗?

二、内卷让我们雪上加霜

前几天,有一个券商研究员阳了,然后在方舱里面继续路演,路演的题目就叫做《方舱里面的投资机会》,其实也就是实际调研里面的环境、方舱都使用了哪些设备,相关的供应商是否有啥投资机会啥的。

外人看了感叹:研究员真的很努力、很用心!业内人感叹:TMD这个是病态内卷!

从增量博弈到存量博弈似乎大家还没有适应,即便被迫适应了,但是心里面还是很抗拒。望京博格从之前每周一次直播,现在基本到了每天都直播了,开始心里面也会抗拒,因为边界效应越来越差。

例如,之前一周直播一次500块钱,现在一周直播七次也就550块钱,虽然多直播了六次相比之前也就多赚了50块钱,但是心里面明白,如果现在每周直播一次的话不会再有500块钱了。

想想人家已经退休的六零后,四十岁之后还能躺平!轮到我们这一代了,即便四十岁了也没有办法躺平了,再不努力唯有被迫“毕业了”。

之前疯狂扩张的互联网大厂,纷纷开始裁员,但凡不能贡献利润,也没有啥长期价值的直接裁掉。同时继续校园招聘,结果人家裁员了一百个月薪五万的老人,新招了一百个月薪一万的新人,人数没有变化劳动量也没有减少,每个月减少400万人员支出,换做谁当老板都会这样,毕竟企业不是干慈善的。

唯有感叹,这个时代对于中年人太不友好了!

三、爬起来继续奋斗!

保险销售最早的都是普通人,因为自己买还可以让家里面的人继续买,都买一遍之后基本这个活也就干不下去了;后面很多从互联网大厂出来的人卖保险,都是销售给之前的同事啥的,毕竟白领跟白领才有共同话题。

前几年在星巴克里面,经常遇见一个白领打扮的给另外一个白领打扮的推销各种保险。最近真的看不到了,因为望京博格已经消费降级了,从星巴克降级瑞幸了,想想星巴克一杯美式30块钱,瑞幸一杯美式才10块钱,当然瑞幸味道还更好了(主要是便宜)。

从2016年开始,望京博格开始搞基金实盘组合到现在2022年差不多六年了。目前三个账户,2018年建仓的那个账户还赚钱,2019年建仓2021年减仓的那个账户也还赚钱(本想清仓之后转到其他平台的,一边减仓一边在另外一个账户加仓),2020年底开始建仓的那个账户已经开始亏钱了。

无论如何,所有账户的浮盈都减少了,减少了很多、很多。最近都不敢看账户了,深怕看见账户亏损之后,眼泪禁不住的流出来,因为伤感流出的泪水里面都是高蛋白,年龄大了身体也经不起高蛋白流失了。

投资基金本就是为了养老的,对于自由职业者而言社保交的少、又没有啥企业年金,唯有靠自己储蓄一点。作为一个资深的投资者,知道市场会波动,也看过书上讲的1929年美国大萧条指数跌了90%,也知道黑色星期一指数一天跌了30%,还经历过2007年熊市、2015年的熊市,跌幅都超过50%了,还有2018年的“上证2600之下每日1000”的定投等等。即便经历这些,这次的回调也让望京博格非常难受,浮盈没有了也是亏损啊!

牢骚的归牢骚,现实的归现实;唯有告诉自己:“擦干眼泪继续奋斗吧,你没有退路了!”

未完待续,大家别忘了点赞!

写给快要40岁的自己,写给四十岁的自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