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stm32 目前在国内用的最多的集成开发环境就是MDK。最近做一个stm32的IAP在线升级程序,这个IAP程序编译以后生成的bin文件我需要对它做个修改,存入我对整个APP代码部分的checksum校验。这样我就可以通过bootloader来验证我app部分代码的完整性。

这里面有个关键地方就是要对编译好的bin文件进行修改。仔细想想MDK本身编译好以后直接生成的是hex而非bin文件,那么生成的bin是通过编译后添加了一个选项生成的,如下图所示:

mdk如何查看堆栈使用情况(MDK编译以后执行脚本)(1)

圈起来的地方完整的命令如下: C:\Keil_v5\ARM\ARMCC\bin\fromelf.exe –bin -o ./IAP-LED/IAP-LED.bin ./IAP-LED/IAP-LED.axf

也就是编译晚以后会调用这条命令把IAP-LED.AXF 文件转换成bin文件。

于是呢我就顺着这条思路,来实现编译后对我bin文件的修改。但是这里我不再是调用一个现成的exe文件,而是换成了python脚本,测试了还果然ok。(前提是电脑上要安装python并且添加到环境变量中)

下面就公布下我这段python代码:

import os import sys import struct APP_SIZE=0XB0 #bin文件中的偏移地址 APP_CHECK=0XB4 APP_VER=0XB8 arg=sys.argv[1] #sys.argv[1] 表示传入的第一个参数 fileName=str(arg) #通过传入参数获取bin文件名称 f = open(fileName,'rb') #打开文件 buf=bytearray(f.read()) #读取文件内容并转换为byteArray,原为bytes不能编辑 f.close() #关闭文件 fileSize=len(buf) #获取bin文件长度 print('|***************************bin add check tool********************************|') print('|*******************************BY Derrick************************************|') print('--read source file success! fileName: ' fileName ' filesize: ' str(fileSize)) newFileName=fileName[:-4] '-Check.bin' #拼接出新文件名 fileChecksum=sum(buf) #定义checksum print('--calc checksum is :' str(fileChecksum)) #把unsigned int型整数打包存进buf中 struct.pack_into('I',buf,APP_SIZE,fileSize) #写入文件长度 struct.pack_into('I',buf,APP_CHECK,fileChecksum) #写入checksum f=open(newFileName,'wb') #把buf内容写入新的bin文件中 f.write(buf) f.close() print('--New bin file generated :' newFileName)

然后我把这个这个代码保存为APPC.py名称。并把它和我的MDK工程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面。之后就是在我的mdk设置里面添加编译后执行该脚本了:

mdk如何查看堆栈使用情况(MDK编译以后执行脚本)(2)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每次编译完我就可以直接获得我想要的最终结果,而不再需要手动的把bin再通过手动进行修改。大大提高了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