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富宽先生是于谦的师父,跟侯耀文先生搭档说了一辈子相声,一直到侯耀文先生突然去世。

以前我们经常看到石富宽先生和侯耀文先生还有一位师胜杰先生三位关系很好,经常出现在一块儿。

而且这三位老师还有一个规定,那就是他们的徒弟都互相拜对方为义父。也就是说侯耀文的所有弟子都是石富宽和师胜杰的义子,同样石富宽的徒弟也是这样论。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1)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2)

照这么看来他们三位肯定是同一辈分,不然怎么可以这样论啊!

先看侯耀文先生,他是由天津快嘴儿李伯祥带拉入门拜的相声界的通天教主赵佩茹先生,赵佩茹先生是宝字辈相声艺人,所以侯耀文就是文字辈相声艺人,这是按照相声界排辈德寿宝文明来排的。

师胜杰先生是侯宝林大师的关门弟子,这就更容易了,他师父侯宝林是宝字辈艺人,那么他肯定就是文字辈的了。

最后说石富宽先生,他的师父是快板大师高凤山先生,而高凤山的师父是高德亮先生,而最初高德亮先生可是德字辈的老艺人,那是跟相声八德一个辈分的。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3)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4)

如果从这里看,那石富宽先生就是宝字辈的,因为他师爷是德字辈,师父肯定是寿字辈的,那他自然就是宝字辈的,跟侯宝林大师一个辈分。

其实这里面还真的有段故事,要不然石富宽先生绝对就是把宝字辈的,一点都不含糊。

当年高德亮拜师冯坤治老先生,这位老先生比相声八德高一辈。而高德亮先生也是曲艺世家,他的父亲高闻元也是相声艺人,那也是比相声八德还要高一个辈分的。

按理说高德亮无论是在家父亲这个辈分论,还是拜师以后按照相声界辈分论,人家都是德字辈的。

坏就坏在高德亮年纪太小,当时相声界推选出来的相声八德都是五十岁往上的老艺人了,而那时候高德亮才二十岁出头。

这件事当时寿字辈大门长张寿臣先生就不愿意,因为他比高德亮还大出很多岁。

而且张寿臣先生那时候确实权利也大,就他自己说的话,相声界的这些事还真的没有他不敢管的。

所以那时候张寿臣就一直觉得高德亮要自降一辈,改为寿字辈,不要小小年纪在大辈里搅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本是说数来宝唱快板书的高凤山想要拜师高德亮,因为那时候还是旧社会,这个艺人还分着三六九等,说数来宝的地位比说相声的还低,赚钱也是少的可怜,所以高凤山就想着拜师相声界,有人就牵线到了高德亮这边。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5)

这高德亮自己的辈分还被人指点呢?自己又收个徒弟,这徒弟一来就是当时的大辈分寿字辈,当然反对的人就更多了。

张寿臣作为大门长更是容不下这个,于是为了不得罪同行,高德亮自降一辈,改为寿字辈,那他新收的徒弟高凤山就是宝字辈的了。

为了防止万一,张寿臣还要收高凤山为义子,这样一来就不怕高德亮反悔了。

就这样石富宽先生的师父高凤山又认了张寿臣为义父,他就成了宝字辈艺人了,那么以后他的徒弟就是文字辈的了。

所以到现在,石富宽先生就是文字辈的,跟侯耀文先生一个辈分。

其实当年我们的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的辈分也曾经被张寿臣抵制,要他自降一辈,但是马老当年就是不听他的,就没有降辈分。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6)

话说回来张寿臣真的就有这些权利吗?这就要往更远了说。

话说自打有相声这门艺术以来,当时就推举说的最好的那位前辈为相声界的掌门人,也就是第一代,然后这个掌门人就一直往下传。

到了寿字辈张寿臣就是相声界第五代掌门人,当时比他们大一辈的德字辈老先生都已过世,张寿臣先生作为当时相声界年龄最大,资历最老 ,并且还是掌门人,你说他有这个权利吗?

他当年只是让人传话,就说我张寿臣说了,你马三立必须要自降一辈,当然人家张寿臣先生也不是固体找茬。

因为当时寿字辈的那一批老艺人都是1990年就出生的,而马三立先生是1914年出生的,在年龄上马三立就小人家同辈人太多,所以张寿臣先生才会反对。

可是马三立先生并不买账,他自己觉得,我师父,我父亲,都是相声界德字辈的,我怎么论都应该是寿字辈的,合情合理。

之所以张寿臣先生要马三立自降一辈,也是因为当年马三立先生年轻,没什么名气,一直到最后马三立先生成了公认的相声大师,他的辈分就再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其实说白了,当时相声界还属于旧社会那套理论,掌门人拥有所有话语权,而到了现在,大家各扫门前雪,自己管好自己,谁赚的钱多谁底气足。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7)

而在当时如果你得罪了掌门人,你要走江湖撂地赚钱,你在这个圈里得罪人了,你有演出的地方吗?

还有一件事,就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也曾经被张寿臣说过。

当时侯宝林先生因为从小学的是京剧,后来拜入相声门以后说相声,相声又有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而侯宝林先生公认的唱的好,柳活好。

有一次侯宝林先生去天津演出,演出结束后侯宝林要去拜访天津当地的长辈们,而当天刚好张寿臣先生在一个茶馆说活。

侯宝林进去以后,台上说活的张寿臣先生也看到了他,侯宝林就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着。

张寿臣就一时兴起说了一句,说相声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见过唱能把包袱抖出来的,相声本身就是说大于唱的。

这话侯宝林一听就知道他在说自己,但是作为晚辈,在张寿臣演出结束后,侯宝林还是到后台拜访了这位师伯。

一番闲谈之后,侯宝林突然问了一句,师伯,您在演《十八愁绕口令》和《丑妞出格》的时候,话还没有说完张寿臣就赶紧站起来说到,我刚才在台上一时兴起说话有点损了,泥不要介意啊我给你道歉。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8)

石富宽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 石富宽先生在相声界的辈分到底是文字辈还是宝字辈的(9)

说相声的都知道,这两个传统段子都是靠唱的,所以侯宝林请教张寿臣先生怎样使活这两段的时候,张寿臣知道自己刚才说话太过了,赶紧道歉。

然后到了后来,侯宝林先生等人一起把相声里面那些脏口荤口等都去掉,然后一步步把相声改良。

再后来侯宝林直接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表演了一段相声,还带着一批跟随自己的相声艺人都进入了体制内,享有国家津贴。

这件事发生以后,张寿臣先生就说,侯宝林是我们相声界的功臣。

因为张寿臣他自己是出生在旧社会,旧社会说相声的是下九流,被人看不起。

而侯宝林能把相声说到人民大会堂去,能把相声演员的身份从一个普通民间走江湖的弄到享有国家津贴,功不可没。

总结一下。

说的有点乱了,本来是想说石富宽先生的辈分的,又聊到张寿臣先生的一些事,不过从张寿臣先生到侯宝林先生就可以看出时代的背景在变换。

张寿臣先生做掌门人的时候,那时候还是旧社会还有江湖艺人这么一说,而到了侯宝林先生时代已经是新社会时代。

从这里也能看出相声这门传统的民间小众文化一直发展到现如今这个我实在编不下去了,快给我拿核桃仁来,受不了了,再见我的朋友们,下篇文章记得要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