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篮球场上摔了一跤,17岁的“运动小达人”竟然摔出了个腰椎间盘突出?

为他实施手术的我院脊柱骨科陈克冰主任提醒,除了急性损伤外,长期运动姿势不良也有可能是诱因。

幸运的是 ,术后不到一周,小祁已解除一系列症状,回归正常生活。

普通一跤,遭致意外疾病

绿茵操场、各类球场,向来是年轻人挥洒青春的地方。

然而,由于3个月前一次意外的摔跤,热爱运动的17岁少年小祁不得不暂别心爱的球场。

一开始,小祁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运动受伤,休息几天便无大碍。

没想到,数日后腰痛并未缓解,左大腿外侧、小腿外侧、外踝处的疼痛麻木感相继出现,行走、弯腰也变得困难起来。

意外一跤给小祁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小祁和家人渐渐担忧起来。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1)

突出的L5/S1椎间盘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2)

受压的S1神经根

看到这个结果,小祁心里咯噔一下: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是中老年人才会“中枪”的吗?为什么我这么年轻就腰椎间盘突出了?以后我还能继续打篮球、跑步,正常运动吗?

答疑解惑,商定手术方案

带着这些问题,小祁和家人慕名找到我院脊柱骨科陈克冰副主任医师

陈克冰解释道:“椎间盘突出在健康人群中高发期为30至40岁。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运动和负荷中承受巨大的应力,反复弯腰、扭转等动作最易引起腰椎间盘损伤,积累损伤是引起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急性外伤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可导致椎间盘发生破裂,髓核、纤维环甚至终板向后突出,严重者压迫神经产生症状。由于长期运动姿势不良,加之3个月前意外受伤,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小祁腰椎间盘突出。”

经过与小祁及其家属的沟通,陈医生决定对小祁实施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手术。

相对开放性手术,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选用局麻的方式,切口小、创伤小,可以使小祁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而且术后症状可以即刻改善,疼痛轻微。

陈克冰强调,对于绝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而言,手术的目的不是治愈,而是解除症状。目前,手术既不能终止导致椎间盘病突出的病变过程,也不能使腰部恢复以前的状态。术后仍然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身体机械力学状态,不做包括反复弯腰、扭腰和脊柱曲位提拉重物等动作。如需延长疼痛缓解期,则病人生活需要做某些永久性调整。

娴熟操刀,疗效立竿见影

手术时长不超过1个小时,陈克冰成功切除小祁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3)

术中图像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4)

切除的椎间盘组织

“太棒了,除了伤口有些轻微疼痛之外,腰痛以及下肢的疼痛、麻木感全都消失了”,小祁眼睛亮晶晶的,术后的第一天,他就在电话里欣喜地转告自己的球友:“而且现在已经可以下床散步啦,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重新回归球场。”术后,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得到解除,小祁的疼痛感随之消失。

小祁及家人对手术效果都十分满意。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5)

术后椎间盘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6)

术后解除压迫的神经根

此前小祁因疼痛而直不起来的腰杆如今也挺直了。术后第五天的早晨,小祁快快乐乐地步行出院。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7)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8)

小贴士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腰部和臀部疼痛,短期休息后可以缓解,疼痛可由弯腰而突然加重;压迫神经根时表现为比腰痛程度相当或更为剧烈的腿痛;中央型或高位椎间盘突出时,受累腿可出现麻木、肌力减退,以及偶可出现腹股沟区、睾丸的疼痛;如果突出的椎间盘较大或椎间盘突出位置高,甚至则可出现全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即双下肢的麻木、肌力减弱、肛门周围疼痛、会阴区麻木及括约肌麻痹,出现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呢?

1、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2、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使用正确的姿势,包括站姿、坐姿、运动姿势等;

3、防止腰背部受到外伤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如游泳、五点支撑、小燕飞等。

本文指导专家

少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17岁少年腰椎间盘突出)(9)

脊柱骨科 陈克冰 副主任医师

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2011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2019年获得日本福井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1年留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工作,2012年至2021年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任核心骨干,2021年加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在骨科一线工作近20年,每年完成数百台颈椎、胸椎、腰椎四级手术。获评2020年羊城晚报岭南好医生、2020年及2021年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岭南名医(骨科)。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颈椎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

研究方向:

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与神经免疫学研究;骨科纳米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神经免疫与社交行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擅长领域:

颈椎病、上颈椎疾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胸椎黄韧带骨化、脊柱椎管内肿瘤的显微镜下手术切除治疗;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的脊柱矫形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等脊柱感染的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继发脊髓功能障碍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责任编辑:张源泉、唐小雨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终审: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清风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