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直接入正题:

一、控鹤监

武则天不仅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还是最善于创新的天子。她在位21年就有17个年号,就连名字“曌”都是她造的字。武周一朝由她所创的官职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就是控鹤监和内卫。

控鹤监的设置为前代绝无,纯系武则天为集聚男宠,以娱晚年所创的官职。699年,武则天设置了一个颇似“后宫”,名叫控鹤府的机构,里面任职的官员大多是武则天的男宠以及轻薄文人。虽然设置的公开目的是提供有才华的文学作品,但它很快就堕落为类似男性后宫的场所。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

控鹤府除了向女皇提供“男性温存”之外,另一重要职能是曲宴供奉,“每因宴集,则令嘲戏公卿以为笑乐”。内殿设宴,由张氏兄弟和诸武侍坐,陪女皇游玩嬉戏。

控鹤监分为左控鹤与右控鹤。左右控鹤各有二十员,从五品下。以张易之为控鹤监,从三品,统领左控鹤,出入供奉。任命张昌宗为麟台监,从三品,统领右控鹤,内供奉。另设丞一员,从六品;主簿一员,从七品;共44人。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2)

控鹤监从699年设立,到705年武则天退位废止,共存在6年。

二、内卫

前朝均有特务机构,但唐朝前三代帝王不设。到了武周时,为了与李唐的遗老遗少争斗,武则天创立了“内卫”(也叫梅花内卫)这一特务机构。

“内卫”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武则天的安全,与千牛卫一内一外。同时监视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有“侦听”、“劾举”、“治狱”之权,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贪官污吏和不合武则天心意的人可以秘密逮捕审问。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3)

内卫分为“明卫”和“暗卫”两种,“明卫”一般作为武则天的内侍或者特定时间分配给王公重臣做监军、保护之用,他可以直接代表皇帝发号施令或者冷眼旁观;暗卫就是间谍,他们行动隐蔽、身份不露,当时很多酷吏都有内卫的身份,比如索元礼和来俊臣,如果他们没有内卫这个身份,是很难做到像砍死大将军张虔勖、割去礼部侍郎范云仙的舌头、严刑拷打宰相狄仁杰这样强势的事情来的。内卫的权势和嚣张也可见一斑。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4)

在历朝历代的特务机构中,内卫比较特殊,它的直属长官只有一人,那就是武则天,可以说内卫品级高到“无品”,但大多数的“明卫”都只是从六品,最高的“左右御卫”也只是正四品下。

武则天退位以后,宰相张柬之即废除内卫,内卫只存在武周一朝,至多存在了20年。

三、专操大臣

乍一看,专操大臣很污,但实际上它是清代一个正儿八经的官职名。“操”是操练的意思,专操大臣就是专门负责操练的大臣,在清代它是负责操练朝廷阅兵仪式的官员。

阅兵仪式不止是现代才有,古代也一样有,它是对来访的外国重要人物的一种重视,带有表演性质。清代外国势力涌入中国,清廷为了展示实力,开始重视阅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咸丰帝专门设立了专操大臣负责阅兵事宜。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5)

专操大臣虽然职位不高,仅是正四品,但它一般是由军机重臣兼任,比如同治四年,由镶白旗满洲副都统荣禄兼任神机营以及健锐营的专操大臣。后来的袁世凯也曾兼任专操大臣一职。

1906年10月22日,清廷组织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军演和阅兵——“彰德秋操”。当时的专操大臣就是袁世凯,秋操总计5天,动用了3.4万人、马5000匹、车辆1500辆,有马、步、炮、工、辎重等兵种参与,清军精锐尽数到场。秋操期间,还邀请二百多名外国武官和记者观摩。清军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当时世界的轰动。爱好排场的慈禧对“彰德秋操”非常满意,还特别嘉奖了袁世凯。“彰德秋操”的成功,专操大臣功不可没。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6)

专操大臣从1860年始至1912年止,共存在了52年。

四、凫鸭

“凫鸭”是北魏的开创者、道武帝拓跋珪创立的官职。

公元395年,拓跋珪在与后燕的参合陂大战中大败慕容宝,一举确立了北魏在北方的霸主地位,之后他迁都平城。

迁都之后,拓跋珪建宗庙,立社稷,仿照中原建立官僚体制,但要一下子完全照搬中原是不现实的,所以最后形成的制度便是胡汉杂糅,更加复古。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7)

比如凫鸭,指的就是尚书三十六曹中奔走差遣或递送文书之人,因为凫鸭就是野鸭的意思,所以拓跋珪用凫鸭作为这些人的官职名,或许是希望他们跑得勤快点,“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

除了凫鸭这一奇葩官职,还有白鹭等职,也许是因为白鹭的头颈很长,可以远眺,军队中那些侦探情报的探子就被称为白鹭,真是够形象,也够生动。

五、不良人

前几年,动漫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大火,剧中李世民指派袁天罡创建了一个只对皇室负责的神秘组织“不良人”,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历史史实,清代历史学家梁章钜所著《称谓录》引《说铃续》中有这样一句:“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也,立名甚奇。”隋唐史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副教授蒙曼在《正解不良人》纪录片中也对不良人进行了详细解释。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8)

蒙教授是这样说的,唐代的不良人是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俗称‘不良脊烂’,其统管者为‘不良帅’,所以,所谓的“不良”并非没有实指,这名字的作用就是标记了这些人以前的劣迹——因为不良人并不是代表“能人异士”,相反,他们还都是一些有过恶劣行径的人。

另外,不良人为唐太宗所创立。李世民有感于历代用重典解决问题的做法,如果使用过重的刑罚来要求民众,不符合其主张的“仁治”之道,更有百姓揭竿而起的风险,于是便想出了一招以恶制恶,同时将这些“不良”人集结在一起,处在朝廷的监视之下,既解决了这些人为恶的问题,又能“变废为宝”,将这些人变成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9)

“不良人”虽然没有《画江湖之不良人》里说的那样,维护了大唐几百年的治安,但也的确是唐太宗深谋远虑的一石三鸟之策。

根据记载,“不良人”这个职位虽然专门对皇帝负责,但是却历来不被唐朝皇帝重视,不良人只能从事最底端的刑侦工作,没有那些奇案和大案等着他们,也没有刺杀和严刑逼供,只是在街头巷尾巡逻,管理治安问题,因此混得非常差。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皇权势微,各节度使在自己的地盘说一不二,挂着皇家名头的“不良人”名存实亡,粗略算来“不良人”这一职位存在了约100年。

六、银牌天使

银牌天使为辽朝官名,也称“银牌郎君”。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0)

银牌天使专司向辽朝进贡事宜,宋金皆深受其害,仗着有辽朝铁骑撑腰,银牌天逼迫女真部落进贡大量海东青、北珠、人参、貂皮,而宋朝则进贡大量茶叶、布匹、金银等,史载,“使者所至如皇帝亲临、需索更易,无敢违抗。”

另外,银牌天使还享有“荐枕”特权。所谓“荐枕”就是女真人进献未婚女子,以此讨好银牌天使。随着银牌天使日益跋扈,只要他看上的女子,不管是否婚配,都要“荐枕”。辽天祚帝时,有一个银牌天使,叫阿咕嘟,他每到一地,肆意“荐枕”,蹂躏女真女子,稍有怠慢,就会找各种麻烦。有的女真部落酋长到辽廷去告状,结果天祚帝竟然大笑,说这是赐给阿咕嘟的特权,可见辽朝对女真族蔑视到了何种地步。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1)

银牌天使不同于钦差大臣事后交权,它更类似于中原王朝专司外交事宜的鸿胪寺,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和属吏,不出使时称“天使”,外出时由辽帝赐予金牌或银牌,统称为“银牌天使”。

有辽一朝,“银牌天使”一直存在,共历一百五十多年。

七、宇宙大将军

“宇宙大将军”是“跛脚狼王”侯景自封的官职。

侯景是羯族人,相传他的两腿是一长一短,左腿上还长一个肉瘤,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他虽然长得寒碜,但精通骑射,非常勇武。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2)

北魏末年,侯景先是投靠了尔朱荣,尔朱荣被元子攸诱杀后,又投靠了高欢,被任命为定州刺史,并很快成为“拥兵十万,专制河南”的一方军阀。

高欢死后,高澄上位。因为看不起高澄,侯景就率部南下投奔了梁武帝萧衍。后来萧衍想拿侯景换回被高澄所俘的南梁宗室萧渊明,于是侯景被逼反。

公元548年,侯景率8000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南梁都城,包围台城,将梁武帝活活饿死。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3)

梁武帝死后,侯景立太子萧纲为简文帝,自封“相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依汉萧何故事”,随后又自封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总揽国政。

三年后,在南梁名将陈霸先和王僧辩的打击下,侯景很快兵败如山倒,自己也被手下部将杀死。

侯景死后,历史上再无人拥有“宇宙大将军”这个封号,“宇宙大将军”也成为历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官职之一,仅有三年。

八、校事

校事一职由曹操所创。当时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朝堂上并不稳定,比如200年董承的“衣带诏”事件,218年耿纪的许都叛乱以及219年魏讽的邺城叛乱等等,这些都让曹操深感缺乏对军队和臣属的掌控,于是设立了“校事”一职,并成立校事府来负责管理。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4)

校事府最早设立于军队之中,其前身为“抚军都尉”,主要是对军队进行控制。后来职权逐渐扩张至官府之中,职责也随之扩大为“广耳目”、“主刺举”。

曹操将左右校事的官品定的极高“秩比两千石”,位同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不过,校事官品级虽高,但充任校事的人员却都是一些身份低下之人。曹操就曾把校事和“群盗”相比,他认为身份低下便于掌控,只要稍稍授其利益,必定感恩戴德,尽心尽力。也因此校事官普遍被朝野看不起,时人就曾把校事戏称为“区区小吏”。

曹操死后,校事一职非但没有废止,反而在曹丕和曹叡时期被进一步强化。这些校事倚仗皇权任意枉法、手段毒辣,致使冤假错案频发,朝臣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5)

校事最终被废除是在曹芳嘉平年间。曹叡死后,曹爽掌权,他继续任用校事以维护权力。高平陵事后,司马懿诛杀曹爽一党,曹魏皇权随之衰落,因为司马懿代表的是世家大族,所以他当即废除了校事制度。校事府并不是曹魏独有,东吴也有校事官,《三国志·吴志》记载:“夫校事,吏民之仇也。”清朝俞正燮的《癸巳存稿·校事》也说:“魏吴有校事官,似北魏之候官,明之厰卫。”

从建安年间到嘉平年间,校事一职一共存在了约50年。

九、发丘中郎将

发丘中郎将一职最早见于陈琳为袁绍讨伐曹操写的一篇檄文,“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曹操首创军中“盗墓办公室”,设立“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等军职,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曹操之时,两者均是正规的军事编制。曹操之后,盗墓者皆各自为政,同行之间并无师徒之分,凡以摸金之法盗墓,均为摸金校尉。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6)

除了曹操,正史中只记载了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时设立过发丘中郎将,“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王休佑领之”。合计起来,发丘中郎将作为官职在历史上也就存在了20年左右。

十、粘竿长

粘竿长是雍正时期特务机构粘杆处的头子。

有鉴于前朝的厂卫机构太过臭名昭著,所以顺治、康熙朝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特务机构。但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制度。但它有很大的弊端,风闻奏事导致冤假错案频发,于是雍正又设立了粘杆处,让其出没于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听取民间议论。

粘杆处除了有情报收集权以外,没有任何行动和处置的权力,这点和以前的特务系统完全不同。它之所以在民间被称为“血滴子”,有如此的大的凶名,与雍正在位期间对知识分子的严厉管束以及摊丁入亩触动士大夫的利益有关,在民间,雍正也被描绘成一个弑父杀弟的暴君,因此小说中对于血滴子的血腥描写就顺理成章了。

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知乎(专操大臣是做什么的吗)(17)

粘杆处的头子一般由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或“八旗大员子弟之獧捷者”充任,粘杆处头子名叫粘竿长,为正三品;下设正四品二等侍卫三人;正五品三等侍卫二十一人;正六品蓝翎侍卫十五人,这是粘杆处的管理人员。粘杆处的一般成员名为“粘杆拜唐”,由内务府包衣充任,无品级。

雍正死后,乾隆继续使用粘杆处控制和刺探大臣的活动,直到嘉庆诛杀和珅时,牵连到粘杆处,才废止了这个特务机构。所以粘竿长这一职位大约存在了十几年。

大家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存在时间短、有意思的奇葩官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