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张居正为什么能废掉万历皇帝只是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原因,比如张居正能管全国的所有政务、皇帝很听他的话,可权力大、能任命天子只能说明所有人都怕张居正,要说他能废帝,确实差点火候,因为皇帝是天下独尊,想要废掉一个帝国地位最高的人,实在不是一件随口说说的事,所以接下来请容许我为大家先解开这个重要谜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什么说张居正延续了明朝?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为什么说张居正延续了明朝(明朝往事126张居正为什么能废掉万历皇帝)

为什么说张居正延续了明朝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张居正为什么能废掉万历皇帝只是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原因,比如张居正能管全国的所有政务、皇帝很听他的话,可权力大、能任命天子只能说明所有人都怕张居正,要说他能废帝,确实差点火候,因为皇帝是天下独尊,想要废掉一个帝国地位最高的人,实在不是一件随口说说的事,所以接下来请容许我为大家先解开这个重要谜题。

张居正之所以能废掉万历皇帝,只有两个最关键的原因,我先跟大家阐述第一点——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冯保。很简单的逻辑,冯保是张居正的人,而掌印太监有着批红的权力(给奏折盖章同意),现在事情就好办了,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他只需要写出一封奏折,可以写“皇帝身体不好,或者皇帝智力有问题,国家需要另立新主”等等,反正找出一个朱翊钧不能继续做皇帝的理由就行,然后再把这个奏疏交给冯保盖章,两人合手一拍掌,万历皇帝就乖乖下位了。当然,这主要还是欺负万历皇帝年龄太小、资历不够老练,在张居正和冯保这样的政治老手面前,朱翊钧只能被迫认输,要换作是嘉靖皇帝,他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尽办法把张居正搞下去,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哪会像万历皇帝这样什么都听张居正的话、什么都任由他摆布。

现在咱们来说第二条关键原因,这也是最致命的一条原因——张居正很清楚,李太后是不喜欢万历皇帝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即除了张居正和冯保外,还有一个人有着废帝的权力,这便是李太后,不过从古至今以来,没有哪个朝代的祖制和律法中明确指出,后宫是可以参与政治的,要真说起来,可能还是得感谢中国第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开辟了这条先例。所谓太后参政(例如慈禧),其实说起来并不奇怪,比如某位先皇突然暴毙,太子继任时还小、年仅几岁,这时候朝中只有他们孤儿寡女,而小皇帝处理不了政事,算一算,除了他之外地位最高的,也就属他的母亲太后一职了,那太后就可以凭着辅佐皇帝的理由来处理国政,能不能处理好,百官们当然也是不敢多嘴,毕竟那是皇帝的妈,你指责她,就是大逆不道,这样发展下来,大家也不再听皇帝、而是听太后的(可能皇帝自己都听他妈的话),太后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大,比如代替皇帝的所有职务和权力,甚至是废帝。

值得注意的是,万历年间的李太后仅仅只有管她儿子的权力,至于政权,答案很明显——全部都被张居正给揽去了,但李太后对此并不懊恼,恰恰相反,她还十分支持张居正管政(许多历史记载她对张居正有爱慕之情,再上她本身就是农民、没有文化),毕竟有一个能把国家管得这么好的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话说到这,真相便水落石出了,朝中除了张居正和冯保能立奏折废帝之外,那位李太后也是有废帝权力的,因此张居正就算不写奏折,他动动脑筋、煽动煽动李太后的情绪,朱翊钧还是得让出帝位,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他们到底有没有想废过万历皇帝。就事实而言,张居正从来就没有想废过万历皇帝,因为他对万历的感情是很深的,他是爱万历的,这点咱们稍后仔细阐述,而另一位后宫之主李太后,她有可能是真的有想废过万历皇帝。

故事的起点回到了咱们上一章的“皇帝赐死太监”一事。万历皇帝喝酒之后耍起了酒疯,要赐死太监,后来冯保赶到了现场,又叫来了李太后,对于皇帝深更半夜不睡觉、还要杀人、喝酒戏女这回事,在我们看来,不过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而已,但在李太后看来,这个朱翊钧再不管就废了,于是那天小万历在乾清宫前站了一个晚上、面壁思过,本以为一晚上没能睡觉就已经够折磨了,然而接下来李太后对他的惩罚才是真正的“地狱”。

站完之后,万历皇帝被叫到了慈宁宫(太后寝宫)前,刚一进门,连“母后”都没能喊上一声,朱翊钧直接又被李太后让跪在了地上,那跪就跪吧,咱得听妈的话,可跪下来之后,李太后却说出了让他这一生都埋上阴影的一句话:“本宫要废了你,推崇你弟弟朱翊镠为帝。”

这是不是一句气话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当时的万历小皇帝肯定连跪都跪不好了,脸部全呈青紫色,浑然就像得过一场大病一样,还好他立马不断磕起了头,嘴里还不停喊着“母后,儿臣知错,儿臣再也不会做出如此失德的事情了!”就这样大约磕了十几个响头、认了十几句错之后,李太后终于不忍心了,随后让人把小万历扶了起来,递给他了一本书,名为《汉书》,她又让小万历把书翻到了第八篇,这章的内容朱翊钧一辈子都能记得,因为它叫《霍光传》。

霍光,这实在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废黜皇帝的权臣。

公元前八十七年,西汉第七个皇帝汉武帝刘彻去世,他走之前,任命当时极有才能的大臣霍光辅佐新帝,即汉昭帝刘弗陵,汉昭帝同样信任和欣赏霍光的才能,把一切国家大权托付给他,后来汉昭帝因病仙逝,但没有留下子嗣,于是霍光只好找来了汉武帝的孙子刘贺上位,然而刘贺昏庸无能,整天不理国事、一心只想玩乐,这霍光一看他这样,立马就不高兴了,于是就写了份诏书将他废黜,随后又新立了其他藩王,也就是燕王刘旦继位。这里关于霍光的故事我就不再多赘述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买本《霍光传》好好研读一番,我可以向大家保证的是,这位仁兄从出生、入仕、走上权臣的道路也同样十分精彩,并值得品鉴和学习,更是值得后人茶余饭后所探讨的一段佳话。

毫无疑问,《霍光传》也一定是一个令万历皇帝万分恐惧的故事,故事想表达的内容很简单,相信各位朋友已经读懂了其中的含义,李太后的意思正是,“我不废你可以,但我不敢保证张先生不会这么对你”。

当时的霍光就是现在的张居正,只要他想废,那朱翊钧就一定会被废,但很幸运的事情是,张居正不是霍光,他更不会废了朱翊钧。

同样,万历皇帝失德一事也很快被张大人得知了,他思绪良久,做了一个很别致的决定。

在当时而言,这个决定虽然不是废帝,但也让万历皇帝丢尽了帝皇尊严,具体是个什么事呢?其实就是张居正让朱翊钧写了一封检讨书,皇帝写检讨书,那叫作“罪己诏”,很多皇帝都写过,可自古以来,能让大臣叫皇帝写自我检讨的,几乎是完全没有,因为这个东西从来都是皇帝昏庸了一辈子,然后到晚年发现自己做错了事情、对不起国家和百姓而写的,朱翊钧才十几岁就要写罪己诏,莫非不是犯下了天大的错误?

天大的错误自然是不可能,无非就是一个道德上的污点,可张居正不但要万历皇帝写罪己诏,他还要万历皇帝当着全朝百官的面念出来,得了,我又想起以前在学校打架,老师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检讨时候的场景了,那种尴尬和羞愧的感觉是我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事情,不过我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学生,念了就念了吧,大家只会一笑而过,而朱翊钧却是一国之主,他要是念了,这辈子都会抬不起头。

很遗憾的是,朱翊钧没有办法,他要是不念,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刘贺”,于是他只能照做,连夜写好了自己的罪诏,然后于第二天的早朝上一字一句念了出来,念这些话时,朱翊钧每分每秒都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要他的老祖宗朱元璋还在,估计恨不得抽他一百个巴掌,真是丢尽了朱家的脸面!

后来就连百官大臣们都听不下去了,张阁老,这个事情你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但对于张居正来说,他完全就不是这么想的,之所以让朱翊钧念自己的罪诏,并不是因为想让他出丑、以及展示自己的权力,而仅仅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埋藏了很久的梦想,这份梦想,我称之为“盼望”。

盼得望子成天龙

病爱失得永流传

长河往去江不复

孽缘成结凄一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