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1)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2)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

扎鲁特旗鲁北镇东城俞社区内一片祥和,几位老大爷正在亭台边下着象棋,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在他们的右前方有几名公安干警正在与秧歌队的大爷大妈们乐呵呵地扯着家常,这是扎鲁特旗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辅警在该社区开展“千名民警联村包户化纠纷”活动的第81天......

让干警们每天下班后走街串巷,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将警力沉下去,把社情摸上来,这是扎鲁特旗公安局党委为让“枫桥”经验在山地草原“开花”而做的有力探索。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3)

思想破冰,

从“每周几十户”到“每天几十户”

东城榆社区,区域总面积约1.4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共12026人、4641户;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入户走访工作中,情报指挥中心全体民辅警联合罕山派出所民警截止9月29日东城榆社区已全部走访完毕;共入户走访3728户,其中居民 1714户、商铺 360户、无人户 1654户,走访期间调解纠纷4起、服务群众5次。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4)

“千名民警联村包户化纠纷’活动开始起初,我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每周下片工作3天,因为辖区居住人员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白天都不在家,每次下片耗时几个小时只能走个七到八户,工作开展即不顺利,但是通过几周的下片工作,我们将每周工作日下片3天改为每天饭后3个小时,效果异常明显,每天能走几十户,效率很高!”谈到从每周利用三天工作日下片到每天利用下班三小时入户变化的初衷,情报指挥中心主任高飞很有感触。

“由每周几十户到每天几十户,缩短的是工作时间,拉长的是与群众相处的时间,因为白天大家都忙,没有时间和我们聊太多,晚间正是人们干完一天工作休闲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进行沟通交流会进一步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工作完成的更有质量!”情报指挥中心办公室民警王楠认为。

“与社区协商,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摸清矛盾纠纷底数……”在民警王楠的《走访工作交办单》上,分类记录了他到每家每户需要开展的工作任务。“走访”不等于“走房”,按照“研交办督结”闭环运作模式,情报指挥中心每周一例会上,各组组长对本周所走访“警情、案情、社情、稳情、舆情、访情”开展研判,下达交办单,下片民警逐条落实,确保走访工作更有针对性。在交办工作结束后,下片民警再将工作完成情况形成材料反馈给各组组长,对未办结的事项后续跟进直到完成。

走家串户,

从“脚板警务”到“心灵警务”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5)

“群众工作没有巧,就是多走动,以心换心,有事他们也才会对民警说。”在情报指挥中心疫情核查专班工作的“活地图”郭振宇说出了开展群众工作的精髓。

用脚板走出与群众的感情,是公安队伍从成立一直延续的优良传统,扎实基层基础工作,首先就要打牢群众基础。

东城榆社区人员成份复杂,每天吃过晚饭后民警们就会到白天不在家的居民家坐坐唠家常,热情的居民看见走访的民警,总会招呼着他们进屋喝口茶,这天,日落西山,晚霞满天,在老政府家属楼旁平房区,民警们在居民李大娘的屋场上搬来板凳,和李大娘唠起了家常。劳作一天,此时闲下来的周边四邻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了民警们身边,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家长里短,屋场上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6)

“我们刚走访的时候可不这样,有些老百姓思想里还是会认为没有事警察不会上门,对民警走访会有担心和抵触。”郭振宇回忆道。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硬是用真诚敲开了老百姓的心门。

家住三居委平房区的王大姐开了一家洗车房,因为人员经常在这里聚集,民警们就时不时的到王大姐家坐坐,或聊聊家常,或对洗车房的运行提出安全建议,或为洗车房经营出谋划策,时间长了,王大姐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总会打打电话给情报指挥中心民警。9月28日上午,王大姐接到一个自称是某某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王大姐涉嫌犯罪,要求她转账交保证金,感觉蹊跷的王大姐连忙拨通了情报指挥中心民警的电话,最终避免了财产损失。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7)

进百家门、吃百家饭。为了走访方便,情报指挥中心民警们总会在车上备着几桶泡面,因为有时候工作原因来不及回家,为了准时下片民警们就到老百姓家“搭伙”,用他们的热水泡上一碗香喷喷的“工作面”,并与老百姓唠家常,“同在一个屋檐下吃饭,老百姓与我们的亲近感自然就产生了。”郭振宇说。

近日,走访中的民警们在居民赵大爷家中泡上了自己的“工作餐”。在闲聊时,民警们了解到赵大爷与他在外务工的儿子之间关系不好,他连夜拨通了赵大爷儿子的电话,在电话里两人长谈了许久,最终让赵大爷的儿子对赵大爷的态度有了转变。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让赵大爷深深感受到了民警对他的关心。

夯实基础,

从“单打独斗”到“群防群治”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8)

在走访工作中,情报指挥中心始终坚持法律宣传 矛盾纠纷化解 安全隐患排查“三步曲”,做到安全有人提醒、纠纷有人处理、利益有人保障。

“各位居民晚上好,我是扎鲁特旗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警姜志超,十一马上到了,咱们回老家时一定要注意做好疫情防护,开车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9月28日晚上7点30分左右,东城榆社区的活动室里面传来了民警告诫放假前夕回家的务工人员要注意安全的声音。在上门入户宣传的基础上,情报指挥中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居民活动室,在与社区沟通后,利用每周六晚上7点30到8点的半个小时时间,用讲故事的方式,每期宣传一个安全小常识。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9)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10)

矛盾纠纷是影响一个社区、一个城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千名民警联村包户化纠纷”活动中,情报指挥中心全体民辅警以“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目标,逐步建立“说事点”调解机制,纠纷的发生多半是因为积怨,找到一个合适的倾诉场所、倾诉人,很多纠纷是可以化解在萌芽状态。”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姜志超说,建立在社区居民张大爷家的“张大爷说事点”就是民警在走访工作中化解矛盾纠纷的尝试。在走访中民警了解到,作为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的张大爷在辖区有一定的威望,张大爷也热心于解决邻里间家常琐事,为调动他的积极性,情报指挥中心以张大爷的名字命名说事点,周边老百姓可以自愿到他那里倾诉,也可以由走访民警邀约居民到他那里倾诉,话说通了,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千名民警联村包户化纠纷”警务工作模式的运行,让民警回归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公安本职,把身子更沉在了社情民意的第一线,“这种模式既让‘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得更实,更打牢了基层治安防控的基石。

来源:扎鲁特旗公安局情指中心

编辑:张婷婷

审核:王强

监制:张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深入一线了解民情(81天访民情)(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