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年均递增20%,这是位于司徒镇的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保持数年的骄人业绩,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海昌发展怎么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海昌发展怎么样(创新驱动化危为机)

海昌发展怎么样

销售额年均递增20%,这是位于司徒镇的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保持数年的骄人业绩。

“2021年海昌销售额超16亿元,同比增长23%,总税收达1.8亿元(含上海公司纳税额),外贸出口285万元,实现了在疫情下的逆势飞扬。”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翔说,这些成绩都是海昌依靠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的结果。

走进海昌年产2.1亿片隐形眼镜自动化生产线技改车间,工人们正在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20条流水线全部投产后,2022年公司的产能将达到5亿片。”邵翔说。2021年海昌纳税总量、亩均纳税位列丹阳市第八,展现出海昌依托自身的“韧性”、抗风险能力,蹚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以自主创新的制高点抢占市场”则是海昌的发展战略。海昌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品牌兴企”战略,立足科技创新,全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推行“大自主、大协同、大发展”战略,走上一条“从逆境中崛起,在发展中创新”的自主发展新路。“海昌是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世界第六大隐形眼镜及护理液专业生产企业,经过多年高速成长壮大,海昌以国内市场约40%的占有率牢牢占据了行业内的龙头位置。”邵翔告诉记者,公司旗下的“海昌”“海俪恩”等品牌已成为国内甚至海外都家喻户晓的隐形眼镜品牌,2010年~2021年,公司品牌系列产品产量、产值及市场占有率连续位于全国同行业中首位。目前,海昌共有中国大陆注册商标1000多件,境外注册商标有80多件,商标注册量在江苏省排在前五位,并同时拥有海昌驰名商标。

“创新是一场持久战,要求企业付出恒心和长期的努力。”邵翔回忆起海昌的创新历史不禁感慨。他说,海昌从一开始就将“市场”融入到“研发”当中,确保海昌产品的研发紧贴客户、紧贴市场。为了更好地带动“产销研”,海昌会根据销售部门的市场调研情报进行分析,预判市场的紧俏商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研发与生产,使其在市场之中赢得一片天地。

“过去一年,一个明显的感知是,短周抛的彩色隐形眼镜正在年轻群体中流行起来。对此,海昌精准地预判了这一流行趋势,大力研发生产彩色隐形眼镜。2021年,公司彩色隐形眼镜的生产线增加了十几条,彩片的新品研发实验室每天可出10种款式。”邵翔说,彩瞳消费作为海昌颜值经济的一部分,是当下的热门市场。相关数据显示,疫情下,佩戴口罩后整体妆容中唯一展示在外的眼妆成了重中之重,眼部彩妆用品销量涨幅达30%~40%;相比口红20%的复购率,彩瞳的复购率更高达30%~50%,成为时下必备单品。

《国民视觉健康报告》中指出,截至2020年,我国的近视人口预估已达7亿,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多样化的销售渠道触达了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在此之下,彩瞳市场的渗透率正在稳步提升,但相较于欧美日韩市场,仍有5倍的发展空间。在市场上升期,彩瞳要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对此,海昌的答案是“无感佩戴”,将消费者“一网打尽”。“海昌镜片水润、高清晰、采用先进的边缘过渡设计和非球面设计,使镜片更吻合生理需求,更好贴合眼球,连初戴者也能很快适应,真正达到零触感配戴的舒适感觉。而海昌彩片采用色彩分子立体包覆技术,色彩分子自然融合于镜片中,不直接接触角膜,舒适安心且分子立体,质感透明,经光线折射色彩表现生动且透氧。”邵翔说,公司于2005年、2012年先后成立了东南—海昌/海伦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自主研发出的“软性亲水接触镜”等系列产品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共拥有国家专利40项。2021年,公司投入超6000万元用于产品研发。

邵翔认为,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如果没有管理创新的话,技术也不能转变为生产力。因此,技术上的创新一定要伴随着管理上的创新。一直以来,海昌对高水准的品质管理不遗余力,在引进有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的同时,在车间智能化建设管理上也做了不少的努力。海昌认为,一个科技企业是在寻找支撑点中发展起来的,技术不是单独发生,只有管理和技术两个轮子同时创新,才能决胜千里。

“今年海昌将继续扩大生产,争取实现销售和利润稳步增长,让企业未来产品产量、产值及市场占有率继续占全国同行业中首位。”邵翔说,

“海阔天空,昌达世界”意味着海昌的脚步不会只停留在国内。接下来,海昌将继续深入对隐形眼镜及其护理用液的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在已有基础上加大步伐迈入国际市场,争取早日进入世界隐形眼镜行业五强行列。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自信坚韧的海昌人正在努力演绎新的发展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