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学家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杨万里早期学江西诗派,学陈师道的“后山体”、又学王安石的“半山体”,也学“晚唐体”,但最终,他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即“诚斋体”。

诚斋体最大的特色不是反应现实,而是诗歌艺术本身。他以自然万物作为描写对像,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与素材,高山流水,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都是他乐于表现的题材。这与北宋的王安石、黄庭坚那种更喜欢表现人文意象的诗风有很大区别。当然以自然意象为表现对象并不是杨万里的独创,杨万里只不过重新回到了表现自然万物的路上而已。

杨万里描写景色的诗句(56个字记录晚霞的变幻)(1)

幽默诙谐的视角,丰富新颖的想象同时又有自然活泼的语言,这些都是诚斋体的艺术表现特点。我们来看他的一首《戏笔》

戏笔

宋 杨万里

野菊荒苔各铸钱,

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

只买清愁不买田。

本首《戏笔》大有苦中作乐的意味。

前两句说野菊盛开、荒苔遍地,这两种植物黄黄绿绿,恰如铜钱一般。

第三句中的“穷诗客”当然是诗人自比,天公将野菊、荒苔这样的“铜钱”慷慨地送给“穷诗客”,只是这样的钱财只能用来购买清愁却无法置田办地。

杨万里描写景色的诗句(56个字记录晚霞的变幻)(2)

谐趣诗是宋诗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苏轼、黄庭坚作品中就有很多戏答,戏作,戏赠的内容,杨万里既有继承也开创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他总是带着天真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的万事万物,因此总是有着奇思妙想,语言活泼生动。

再来看他的一首《过百家渡》

过百家渡(之二)

宋 杨万里

园花落尽路花开,

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

四方八面野香来。

本首小诗着重写花的颜色和香气。古往今来,花的色和香这两种特点被诗人们描写过千千万万,但是杨万里却能自成一格。诗中“白白红红各自媒”,媒,介绍。白白红红的各种野花争相向人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美丽。最后一句“四面八方野香来”,生动地表现出野花的灵性和热情,它似乎是与人相通的,是带有感情的。

杨万里描写景色的诗句(56个字记录晚霞的变幻)(3)

诚斋体的个性和无可替代的审美特点构建了具有生命灵性、知觉情感的诗化自然。

在杨万里笔下,山水风云,花草树木,都具有灵性和知觉,意识和情感。这充分证明他的诗歌所表现出的意识和影像不在于外在的景观,而在于他挖掘出自然界的内在灵性。

杨诗中构建的生命主体是热情的,美丽的,是可以与人交流的,因此他的自然风物诗是与众不同的,这就在于他笔下的大自然不是只作为一种美丽的客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同时代的许多诗人也写自然风物诗,例如王安石就有名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虽然王安石也把自然当作对话的主体,但是在王安石的诗中,最为突出的始终是其自我主体形象,而在杨万里的自然风物诗中,主角就是灵动的自然万物,这是杨诗的独特之处。

杨万里描写景色的诗句(56个字记录晚霞的变幻)(4)

杨万里忠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从常见的事物上发现新意,在身边任何随处可见的小事上都能看出活的精神,他极善于发现捕捉自然界的生机动态,善于表现稍纵即逝的场景,其诗作都有盎然生机。我们再品读他的一首诗。

夜宿东渚放歌三首(之一)

宋 杨万里

天公要饱诗人眼,生愁秋山太枯淡。

旋裁蜀锦展吴霞,低低抹在秋山半。

须臾红锦作翠纱,机头织出暮归鸦。

暮鸦翠纱忽不见,只见澄江净如练。

本首诗明白如话,起句立意诙谐,老天爷要在诗人面前卖弄机巧,生怕秋山看上去枯淡无味,于是裁蜀锦,展吴霞,在半山腰上一抹,顿时给秋山增添妩媚之姿色。古来蜀地、吴地盛产锦绣,诗人用蜀锦、吴霞这样的绮丽丝织品形容缠绕在半山的晚霞,可谓生动巧妙。

杨万里描写景色的诗句(56个字记录晚霞的变幻)(5)

另一个用“抹”字的大诗人是秦观,他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一句在当时可谓声振天下,而秦观也因此句而得名“山抹微云秦学士”。杨万里复用这一字,不仅形容了晚霞的轻灵飘忽,也更多了“天公”的活泼趣致,这是在秦观词中所没有的。

三四句写晚霞刹那间起了变化,红色褪去,云岚在苍山的映照下只余青翠之色,整个天幕如一块翠纱,而此时暮鸦归来,形成了“翠纱”上生动的点缀,如此影像仿佛天工织就。“机头织出”也照映前句中的蜀锦、吴霞、翠纱。

杨万里描写景色的诗句(56个字记录晚霞的变幻)(6)

最后两句,诗人笔下的场景又起了变化,暮鸦与翠纱都幻化消失,只余眼前一条澄澈无比的江水,在余晖下明净有如素练。

诗人化用南北朝诗人谢眺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澄江净如练”谢眺概括写,凝练而壮阔,而杨万里则着重写傍晚云霓的变化过程,诗句更为生动活泼。“旋”、 “低低抹在”、 “须庾”、 “暮鸦归来”、“忽不见”等等,景物变化之快,正显示出他善于表现瞬间变化的功力。

杨万里描写景色的诗句(56个字记录晚霞的变幻)(7)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评价杨万里的诗,是这样的:“诚斋擅写生。……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如此评价,真是恰如其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