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我们人体泌尿系统对血液进行不断过滤后形成的代谢废物,我们每天都要排尿,有很多朋友喜欢通过观察尿液来发现潜在的疾病问题,虽然这是一种很重视健康的做法,但单靠肉眼观察,想要通过尿液来发现疾病问题,是很难准确判断的,想要了解自己的尿液是否正常,尿液又能反映哪些疾病和健康问题,不妨去做个简单又便宜的“尿常规”检查,通过尿常规检查,我们能够发现尿液各项指标的异常,也能够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来判断身体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从尿常规中哪项能看出什么病(尿常规能查出哪些病)(1)

在介绍尿常规指标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想说明的一点是,通过尿常规的化验指标,就明确判断出得了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并不大,通常我们可以结合尿常规的相关检查结果,再结合患者的一些相关症状,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再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才能够更准确的确诊疾病问题。

尿蛋白和肾功能受损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源头,也是具有强大过滤功能的重要器官,肾脏通过对血液的过滤重吸收,将废弃物排出,将有用的物质重吸收回体内,通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蛋白质都会经过肾脏的重吸收回到血液,尿液中的蛋白含量是及其少的,但当肾脏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能力发生改变时,或者重吸收能力降低或血浆中的低分子蛋白质太多时,蛋白质就会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出现蛋白尿的问题。

从尿常规中哪项能看出什么病(尿常规能查出哪些病)(2)

通常尿常规中的尿蛋白项应为阴性结果,而如果出现尿蛋白阳性的问题时,就很有可能是肾脏功能出现了问题,各种肾脏疾病问题,比如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带来的慢性肾功能损伤,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等问题,都会出现蛋白尿阳性的情况。

出现蛋白尿,是肾脏功能初步受损的最早异常指标。肾脏是具有强大代偿功能的器官,虽然我们2个肾脏,但是1个健康的肾脏就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排泄,因此,当出现蛋白尿问题时,往往说明肾脏功能的受损已经进入了失代偿期,也往往是发现肾脏功能受损的最初表现,当出现蛋白尿问题时,往往肾脏的滤过功能还没有严重受损,此时注意加强相关疾病的控制,注意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往往还是来得及的,而如果等出现血肌酐严重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时,肾脏功能就已经进入了衰竭的阶段,这时候再去保护调理肾脏健康,就太晚了。

从尿常规中哪项能看出什么病(尿常规能查出哪些病)(3)

但还是要强调的是,出现蛋白尿,也千万不要被吓坏,除了肾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的蛋白尿以外,还有一些生理性的蛋白尿问题,比如剧烈运动、高热、精神过度紧张等生理变化,也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蛋白尿的问题,而妊娠期女性,也会有轻微的蛋白尿,这些生理性的蛋白尿通常较轻微,对身体健康也没有危害,完全不必担心。

血尿、尿隐血和肾结石

通常健康的尿液的颜色是淡黄色至黄色,且清澈透明的,如果尿液发红,可够吓人的。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血尿的问题,尿液中如果混合有0.1%以上的血液时,就可以出现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血尿,通常血尿的出现,往往与肾结石有着密切的关系。肾结石主要有草酸性肾结石和尿酸性肾结石两种,当肾结石出现时,除了血尿以外,往往还会伴随剧烈腰痛,排尿频率,数量异常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引起急性的肾功能损伤。

从尿常规中哪项能看出什么病(尿常规能查出哪些病)(4)

有的时候,不太严重的肾结石问题,可能不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但可以通过潜血反应来发现,尿隐血指标能够反映尿液中是否存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同样也是判断相关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出现尿血红蛋白阳性,通常除了肾结石的风险以外,还有可能是机体出现严重创伤,如心脏手术、严重烧伤、肌肉血管组织严重损伤等,另外,肾炎、肿瘤、感染、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肾皮质坏死等问题,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吲哚美辛,秋水仙碱,吡罗昔康等药物,也有可能会导致尿血红蛋白出现阳性。

尿白细胞与泌尿系统感染

正常人尿液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的白细胞,超过一定数量则为异常。尿液中白细胞多数都已经发生了退行性改变,也可以说是一种“脓细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脓细胞,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炎症感染导致的中性粒细胞进入尿液所形成。

从尿常规中哪项能看出什么病(尿常规能查出哪些病)(5)

如果尿液中的白细胞含量超标,一般首先考虑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炎症感染问题所导致,另外,一些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也可能会使尿液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

尿葡萄糖、尿酮体与糖尿病

当血糖处于正常范围时,进入尿液中的葡萄糖量是及其微小的,而如果血糖升高,超出了肾小管的滤过重吸收能力时(超过肾糖阈),就会有更多的葡萄糖进入尿液排出体外,这也是身体保护不受高血糖危害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糖尿病的由来也由此而来,一般情况下,如果血糖超过10.0mmol/L 的水平,就会有葡萄糖进入尿液,形成尿糖的问题。

从尿常规中哪项能看出什么病(尿常规能查出哪些病)(6)

出现糖尿,当然首先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如果结合血糖检查结果,一般就可以确诊是否有糖尿病的问题了,而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也可能会导致血糖正常而出现糖尿的症状,也值得引起注意。

通常说来,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稳定的控制血糖达标,是不应该出现尿糖阳性问题的,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除了尿糖以外,还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指标是尿酮体。

从尿常规中哪项能看出什么病(尿常规能查出哪些病)(7)

酮体是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一般由肝脏产生,在血液中循环,在其他组织中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正常人体内的酮体含量极少,但当糖供应不足,或组织中的葡萄糖氧化分解降低时,脂肪的氧化会加强,当酮体产生的速度超过组织利用的速度时,尿液中排出的酮体就会升高,血液中的酮体含量也会升高出现酮血症。

糖尿病如果持续出现尿酮体,应该注意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尿液中排出大量酮体,往往早于血液中酮体的升高,这些迹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值得注意的。

尿胆红素与肝脏疾病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正常尿液中是检测不到胆红素的。尿胆红素的检出是肝细胞受损或鉴别黄疸的重要指标。如果综合血清胆红素水平,尿胆原,粪胆原水平一起综合判断,就能够更准确的鉴别判断黄疸的问题。

从尿常规中哪项能看出什么病(尿常规能查出哪些病)(8)

一般情况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病毒性感染或药物诱导的胆汁淤积等,都会出现尿胆红素阳性的问题,通常出现在黄疸之前;而当出现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手术导致的胆管狭窄时,出现阻塞性黄疸的情况,同样也会在尿常规指标中,显示出尿胆红素阳性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