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史称鄑邑、邶殿、都昌。商代建城,秦代设县,宋朝定名。境内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胶莱河、潍河沿岸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推断,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夏禹分天下为九州始,此地属青州;商代隶莱国、纪国;春秋隶纪(鄑邑)、齐国,齐灭纪,建邶殿(齐国的陪都)后更名为都昌邑,后废鄑邑;战国隶齐国;秦隶胶东郡,都昌称县;西汉都昌称国,后国除为县,汉景帝时隶北海郡,以后另置下密,汉成帝时在县境增置密乡、平城二城池,汉平帝时增置胶阳城,皆隶北海郡;三国时期,置都昌、下密,皆隶北海郡;晋朝,置都昌、下密,初隶齐郡,后改隶北海郡,怀帝时,都昌被废;南北朝,刘宋置下密,隶北海郡;北魏复置都昌,增置胶东、下密,三县皆隶青州北海郡;隋初隶潍州、后隶北海郡;唐初,置下密,后增置华池、訾亭、平城三县,武德六年三县并入北海县,八年下密亦并入北海县,隶河南道青州;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由北海县唐安乡分置昌邑县;元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潍州;明初隶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后改属山东布政使司莱州府;清隶属山东布政使司莱州府平度州。中华民国隶山东省胶东道、莱州道、直隶山东省。

  1945年解放,分署昌邑、昌南两县,属胶东区西海专区。1950年改属昌潍专区。1956年昌南县归并昌邑县,隶属不变。1967年昌潍专区更名昌潍地区,昌邑隶属不变。1981年昌潍地区更名潍坊地区。昌邑隶属不变。1983年潍坊地区更名潍坊市,昌邑隶属不变。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直属山东,目前为潍坊市代管。

山东潍坊昌邑历史沿革(山东潍坊昌邑历史沿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