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出场的后妃们,大家都说,端妃绝对是最大的赢家!在小说里,对端妃有一段描述:“端妃眼睛里是一片了然的云淡风清,一头乌黑的长发高髻挽起,步摇在鬓角上亦是生冷的翡翠颜色。”端妃是皇帝人生中的第一个女人,比纯元、宜修都早遇到皇帝,甚至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但是随着一个个新人的出现,时间的流逝,感情渐渐被消磨,但是端妃是一个相当有实力的女人,她拥有极强的观察能力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口才,而且极擅隐藏和忍耐,最后成了最大的赢家。

端妃的实力实在太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封喉见血。

滴血验亲,甄嬛打乱了霏雯阵脚后,她马上说,谁家偷情不避讳着旁人?

潜台词:霏雯又不是甄嬛心腹,只是个小宫女都能天天看到甄嬛和温实初手搭手,可见这纯粹是捕风捉影。

当皇后在水中加白矾被发现后,她那句话是熹端敬三人中最有杀伤力的。

“是啊!您都是皇后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潜台词:母后皇太后还不够,要唯我独尊一个皇太后才舒服。

甄嬛小产嫁祸皇后,皇帝问端妃敬妃两人听见什么?

她的回话很有心理暗示作用,我只听见熹贵妃说什么害怕啊之类的话!

潜台词:是皇后言语威胁了甄嬛!

我估计皇后凉凉后悔死了,早知如此,当年害端妃被灌红花后,直接下药害死她算了。留端妃至今,竟成了自己的掘墓人。端妃说话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必杀。

沉默的人往往一句话就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1)

大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一个总是沉默的人,不一定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乏味,而会有三个地方超乎常人,越是沉默的人,便越是明事理。

1.

沉默的人拥有着超乎常人的理性,所以他们不会选择在口舌上浪费时间,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冷静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

不同的人之间,性格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有的人天性活泼,喜欢表达,总是喋喋不休,似乎与他们相处毫无压力,但是这种人往往鲁莽行事,做事情经常凭借心血来潮,因此终其一生,难成大业。

也有的人看似像个闷葫芦,总是沉默寡言,但是做事情有模有样,而且往往比常人更加明白事理,往往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2)

端妃也正是具有这份常人没有的理性,让她对事情和人都看得十分透彻,拥有着更加理性的思维,也就更加明白事理,而祺嫔就是鲜活的反面教材,在一群后妃讨论问题的时候,祺嫔高谈阔论,咄咄逼人,口若悬河般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对待别人夹枪带棒,嘴巴绝不容情,最后下场凄惨,被乱棒打死,抛尸荒郊。而在其中保持沉默的端妃往往一句话就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端妃变成最大的赢家 ,最后变成后宫之首,安享荣华富贵。

毕淑敏说:'成熟就是将音量的旋钮逐渐降低'沉默的人不仅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让他们掌握事物的本质,往往还更加成熟更加冷静,拥有着超乎常人的理性。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小孩子就越是喜欢叽叽喳喳的,而一个成熟的人往往都比较沉默。这种成熟,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表现。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3)

2.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以静制动是我国古时就有的心得智慧,在如今更是把这句箴言证明得熠熠生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想要战胜一个困难,或者完成一件事情,必须要对其本质有所了解,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般鲁莽的去做,这是很难找到正确的法门的。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4)

而一个沉默的人,则深谙这个道理,他们会省去浪费在言语上的时间,选择去观察和了解事物,因此,沉默的人也有着超于常人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对遇到的问题和即将去做的事情,都会掌握其本质。

在人际交往中则更是如此,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往往能让他更加准确地捕捉到每个人情绪的变化和话语中的潜台词,从而更加精准的把握好行事的尺度和分寸,在人际交往中让他成为那个最善解人意最明事理的那个人。

电视剧中的端妃绝对是其中的翘楚,不仅对皇帝的心思摸得透透的了如指掌,让皇帝对她有一份起码的尊重,遇事会询问端妃意见,这在残酷的后宫生存环境中是难得的殊荣;还聪明的和后宫实际负责人甄嬛结为同盟,为在弱肉强食的后宫中能生活得如鱼得水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5)

3.足够强大的忍耐力

一个沉默的人不仅仅拥有着超乎常人的观察力和理性,往往还具有着普通人难以具备的足够强大的忍耐力。忍耐并不代表服输,并不代表失去尊严,而是去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沉默者的理性告诉他,冲动解决不了问题。

《了凡四训》中有云:'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辨,仍如春蚕作茧'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一点点矛盾就怒不可遏,甚至大打出手,这只能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一个沉默的人,谙熟'暴非制暴之法'的道理,在遇到一些小小的矛盾的时候,往往会保持沉默,不让事情恶化,进而选择其他的解决方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6)

不仅仅在人际矛盾中,在生活压力下更是如此,一个沉默的人往往能对生活给予的苦难不动声色地照单全收,因为哭天抢地并不能影响问题,只会影响自己的心态,而在沉默中努力去寻求的解决的办法,努力去改变自己,才是改善问题的根本。无论是人际还是生活的问题,一个沉默的人,往往能具有超于常人的忍耐力。

端妃在被华妃灌下红花丧失生育能力后,能忍住满心悲伤和泣血和对华妃切齿的仇恨,韬光养晦,积攒力量,以图来日,这份坚韧和隐忍都是常人所不具备的,机会来了,端妃联手自己的同盟甄嬛除掉了共同的敌人华妃,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美的人,忍不住为这份忍耐喝彩!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7)

卷尾语

世界上的麻烦有一半是因为说话不当造成的,另一半是愚蠢所致。所以,说话不当的危害跟愚蠢是一样的。说话不当者未必都是愚蠢的人,但的确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几乎所有谈话中的失误或错误都是由于没有认真考虑后果造成的。所以,有家教的父母总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两句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话,一句是“紧急言语慢开口”,一句是“话到嘴边留半句”。《讼卦》指出,“君子以作事谋始”就是告诫我们应该慎言畏出,缄默守声,不随便表达自己的心声及对外事、外物的看法,才不会惹祸上身。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8)

沉默的人更能够通晓世间的情理,从容面对生活的点点沉浮,用那份洞察力去了解,用那份理性去决策,用那份忍耐去等待时机,最终一鸣惊人。

雁过无声,水净无痕,沉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晓悟。一切的热闹都会归于凄清,所有白天的喧哗都将臣服于夜晚的宁静。学会沉默,就顿悟了情理。

古语云:君子三缄其口。又云:不得其而言,谓之失言。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说的话对人对事有益无害,或者利多害少,那么不如不说。

说话是门艺术,不说话更是艺术

老子曾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世间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正所谓静水流深。

人,亦是如此,到达一个境界,便懂得沉默的智慧。

日本人际关系专家麻生贤太郎就曾经说过,“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说话也一样,要学会留白。

还有一句古语“人贵语迟”

如果端妃整天聒噪,又怎能坐上皇贵妃的位置?

借用徐嗖的一句话:懂得闭嘴是教养。

这是我见过最狠最冷酷的一个女人(这个安静沉默的女人)(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