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刀爷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南京都市圈可以买房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南京都市圈可以买房吗(南京都市圈的房子)

南京都市圈可以买房吗

本文作者:刀爷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单价1万不到!江北新区的房子,要考虑下吗?周末看房可以安排大巴接送哦。”

社畜中心中胜站,那条原本就窄的人行道,一半的空间被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占据着。时不时还有卖面包的/卖红薯的,导致剩下的肠径宽度只能容下1-2人并排走。

往往这时,那些背着双肩包的小蜜蜂,还会卖力地递上项目的单页,吆喝着令人心动的价格。相比河西动辄5万 的价格,那些单价万字头徘徊的楼盘,确实有点香。

奇怪的是,社畜们并不停留。

“又不是南京的房子,买了以后再卖给谁呢?有这闲工夫去看房还不如泡吧呢。”

“说的也是,之前设计部的小陈不就是买在了什么南京北站那?”

“不过他后来一直没住那边,一来是通勤时间太长了,上下班高峰期还堵车。二来是那边没配套,生活实在不方便,索性在油坊桥租了房。”

“现在高铁四通八达的,回家更方便了,在那些犄角旮旯里花几十万买套房,还不如回家盖个小洋房呢。老家街上的配套都比它强呢。”

两个满脸青春痘的年轻人,这淡定的对话,让刀爷不禁想起了《在南京》出品人老墨的那句话:

现在的年轻人可聪明咯,不管是都市圈还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子,都不好卖了。

《七宗罪》里有一个小插曲:

萨默塞特受邀去翠西、米尔斯家做客,晚餐过后,萨默塞特问:“你们喜欢这儿的生活吗?”

这时,家外面恰巧有列火车经过,房子开始剧烈震动,就连桌上的酒瓶和杯子,都开始晃荡。

“只是火车,很快就会过去的。” 米尔斯阿Q般安慰着大家。

其实,他的内心也很窝火:那地产商可真不是东西,带看房只准在这呆5分钟,一直到搬到这里,他们才明白了地产商的“用心”。

开发商指了一块空地说,未来会有规划、有配套的。

| 太热了,热得人都摸不清方向

“房价都在涨,等后面转手卖了,还能挣一笔,到时候再置换个更大的。”这是4年前张有财在都市圈买房的初衷,以房换房是他的一个打法。

但环南京的都市圈,有汊河/宝华/滁州等,买哪里才好呢?

近些年,宁镇扬一体化不断加强,就在南京和镇江边缘的宝华,凭借仙林大道宝华段的全线通车,和南京的关系更密切了,也几乎和仙林融为一体,甚至被认为:宝华未来有望划归南京。

而且,南京前几年房价不断猛涨的趋势也释放了一个信号:房子接下来还会猛涨,买下来在家坐等“躺赚”就好,买不起南京市里的,一股脑瞄准都市圈。

车轮一动,环都市圈的楼盘层层加码,车速越搞越快,挡都挡不住。

2016年时,张有财最终成功以1.6万/平的价格,成为宝华业主。

跟张有财抱着相似的想法,还有刀爷一个前同事老刘,只不过他的决心更早。2015年时,他在宝华买了一套恒大雅苑125平的工抵房,总价93万,7折后是65万左右。

“2017年时在中介那挂了175万,有买房人想一次性付款买的,当时我也没舍得卖,感觉市场还会热一段时间。”

昨天,老刘听说有买房人在咨询南京一位楼市专家:恒大雅苑二手房自住的话,115平70万,周边配套齐全,可以入手吗?

“TMD算下来才6000元/平啊,宝华现在都跌成这样了?”老刘直呼不敢相信。他投资的那套房子是2018年以165万的价格卖的,比2017年整整跌了10万。

“幸好卖了,不然现在哭死。”

烟卷烧起的青烟袅袅上升,那是坐在我对面的张有财嘴边飘出来的。他没有爆粗口,但神情里却像含了超重的铅一样。

“房子还没交付时,周边的楼盘就已经在打折优惠。二手房普遍维持在1万/平左右,还没啥市场。”张有财沮丧地说道,到现在还三天两头催中介加把劲。

有数据统计,中国新区有3500多个,就连自贸区都有18个,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哪个方向的都有。像宝华这种都市圈,全中国都不知道都有多少万个嘞。

没有优质的产业,也吸引不来人口,更别提什么基础建设工程开展得如何了。就算建成了,守江山更难,需要更大的资金流,谁会来这里呢?

结果很明显,当初不少知名房企开始慢慢撤退,房价失去支撑开始阴跌。

这时候的张有财才觉得,自己和工地上发出“哐哐”声响的建筑机器,并没有什么区别。

“再降几万块钱呗,能咋办呢?”朋友的建议也充满了无奈感。

张有财也知道,如果算上通货膨胀,再降价几万……“但也比砸手上好吧……”

眼下,张有财更关心的是,怎么才能把房子卖掉。

然而,开发商都在比收割速度,谁还去买二手房?

就在张有财一筹莫展时,南京都市圈新近传来再度扩容的消息,溧阳市、金坛区正式加盟。至此,南京都市圈包含了南京、镇江、扬州等苏皖两省九市地区。

“那我得打电话找中介问问,有没有人来看我的房。”张有财笑了笑,他的手掌习惯性地在胸前扫过,如同扫去眼前的一片尘灰。

| 看来,好戏还在后头呀

“我这房子挂了大半年了,都还没卖出去呢,催了中介好几次了,不知道是不是他们不得力?”

刀爷的朋友刘晓松,和张有财一样陷入了“房子难卖”的困扰中,只不过刘晓松的房子是在苏北老家的县城里。按他的话来讲,结婚没有房子都不好跟女方提亲。

而且老家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县城买了房,之前他们买过的也有些微的涨幅,看这两年,城里的房子越来越贵,也给小县城推波助澜了。

“当时我爹一直唠叨,他们担心再不买,以后怕是连老家的房子都买不起了。”

最终,刘晓松以80万的总价在县城拿下了一套小户型毛坯房,周边的生活配套也很成熟,逛街购物、出行都方便,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

因为老家实在没啥企业岗位适合发展,又不大愿意考公务员,小夫妻俩就准备留在南京了,所谓的婚房也就一直没有装修。

为了卖掉老家房来凑南京房子首付的刘晓松,还专程回了几次老家,最后才发现,他挂出90万的房子,至今无人问津。

“小李啊,我这房子最近还有人来看房啊?怎么都没听你提起?你得帮我多推推呀,等卖了以后我另外给你包个红包。”和中介上次联系还是半个月前,刘晓松着急了。

“哥,房子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但是有个前提,你之前的房价挂得高了些,要想早点出手,我建议你适当降低自己的预期,比如挂个75万?”

据中介介绍,今年卖二手房的业主实在太多了,以刘晓松所在的小区,都挂售了小一半,而且价格还比他挂的还低。

“能卖到75万都算不错了,之前我手上有个客户,直接70万成交,对方还是贷款的呢。”中介淡定地说道。

谁能想到,一步踏错小县城,让刘晓松如今连南京的首付都没脸去凑。

“大不了就把房子装修下,以后我们还是要落叶归根的,新近那边不是规划了一个高中部吗?后面说不定能先出租出去呢。”妻子安慰道。

生活是什么?无非是有哭有笑,在日复一日中滑稽挣扎。

刘晓松一句话都没有说出口,只是叹了口气。

|真是逼人爆粗口

楼市的一冷一热,芸芸众生,又如何能把握自己呢。

“没有一定的产业支撑,怎么能吸引人口?不管是小县城还是都市圈,哪怕是南京的非热门板块,说到底不带动产业发展,最终的归宿点都是殊途同归。”刀爷的同事江北房哥如是说道。

的确,大城市的资源是不断再生的,也会促进人口的不断流入,但小县城/都市圈不一样,受到产业发展的制约,就业环境也很局限。

刀爷听一在老家小县城开烧烤店的远房老表说,其朋友在南京开了个烧烤店,光是到了龙虾季节,一天的流水少说都能达到40万。但自己的店,要做到这样的业绩,最起码得花小1年的时间。

除了餐饮业,南京街头巷尾从不缺的美甲店,人均200元/次的美甲比比皆是,但在小县城,五六十块钱就能做个美美的指甲。

“其实材料都是差不多的,贵就贵在地段,大城市的租金、人工成本可比小县城贵多啦!”

据一在美甲店打工的朋友透露,在南京美甲店光是学个美甲要花4000元,但在老家只花了500块钱就搞定了,技术也不比其他店员差。

看不见的弹痕,才是最致命的

对于市场而言,在一路冲高的行情下,需要一波又一波的接盘侠,才能缔造上行的楼市行情。相比新房,二手房还考验买房人的专业度和对未来市场的预判。

相比股市,楼市的流动性要更差些。从交付到出证也需要几个月,这意味着行情一旦开始波动,幸存者越多,被踩踏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有更幸运的,那些赶在新一轮上涨周期就涌入大城市楼市的人,普遍都赚得盆满钵满。

在南京楼市“挥金如土”的开盘现场,一波又一波的买房人,一开始可能是为了给孩子在大城市留个机会,最后发现房价再上涨时,那种“买涨”的情绪一下子被激发了。

刀爷的一位镇江朋友大鹏,早在河西南还是芦苇荡、只有海峡城一个项目的时候,就以1.7万/平的价格拿下一套130平户型。如今在链家网上,该小区的单价都达到了5万 ,甚至因为学区的划入,有业主还在酝酿上涨。

另一位来自苏北的朋友老李,先后在新街口/江北一带置业,当年20万拿下的房,今年以400多万的价格成功售出。

这样的买房故事实在太多了,外地购房者占比越大,说明外来人口越多,人口吸附力越强,楼市炒作的空间相对越大,投资投机比重也就相对较高。

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看下身边一众南京人,也许他们的身份证上,都不是3201开头的。

“等我这房子卖掉了,我以后再也不在这种地方买房了!”张有财的眼神里已然没有了当初买房时的豪迈了,掐灭了烟蒂后,他又点了一支烟,悻悻地说道。

像张有财这样的小镇青年,为什么不再跑到都市圈/小县城买房了?

因为大城市的资源配套越来越集中,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逐渐往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扎根。

当然还有不乏像刘晓松说的那样实在买不起的。“如果有机会,还不如在老家盖个洋气的独栋。有时间就拍拍农村生活状态vlog,也能赚到不菲的生活费啊。”

是啊,看着父辈这一代的打工人,赚了钱就往老家寄,一幢幢独栋小洋房拔地而起。家门口的菜园子新鲜还健康,骑小电驴就能到街上,这样的日子不香吗?

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1.0时代农民工回乡盖小二楼,2.0时代打工人买了镇上的高周转。3.0时代已经到来,他们或许真的不想再买街上的房子了,特别是那些大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