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文人徐渭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意思大概就是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该读书的时候却不喜欢读书,不认真读书,等到喜欢读书,想要读书的时候,年事已高,眼耳不明,已不能读书了。可见读书应当趁早。书应当是人的启蒙老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人生当中许多不甚了解的,感到疑惑的,想要明了的,大概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有好好读书的念头(好hǎo读书)(1)

徐渭书法(图源网络)

人们把《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名著奉为圭臬,称是人生不可不读的经典。我幼时读这些书,总觉晦涩难懂,母亲却极爱宝黛之间的爱恨纠葛,父亲却颇向往那刀光剑影的浩荡江湖。如今再读,仿佛置身其间,难以自拔。辗转反侧中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个侠肝义胆的年代。宝玉多情,黛玉多愁,宋江有义,诸葛有谋,唐僧慈悲,悟空慧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这样被一笔一笔描绘,获得新生。红楼遗梦,入梦难再醒。当年桃花林下一同读西厢,也曾把酒共天明,到如今红消香断,伊人魂散,过往种种皆零落成泥碾作尘了;梁山泊上一百零八位好汉各显神通,智斗奸佞,除暴安良,可谓是大快人心;三国更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总是心软放走妖怪的师父,离经叛道不受约束的大师兄,贪恋美色能吃能睡的二师兄,正直憨厚任劳任怨的沙师弟,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得正果。

有好好读书的念头(好hǎo读书)(2)

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

诗也是读书必不可少的调剂。不像文言文那样冗长繁琐,诗最是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叫人很容易记住。记得儿时所学的第一首诗便是摩诘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其中意趣深远,叫人回味悠长。每每读来只觉眼前一片宁静,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桂花香气,像是外婆亲手做的桂花糕,闻起来甚是香甜。连月出都能惊动山中小鸟,谁还忍心打破这份安宁呢?偶尔传来的一两声啾啾鸟鸣,更衬得这山涧幽静空灵,寂静无声。好一副鸟鸣春涧图!后来爱上《诗经》,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丽人情思;读“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便是离别远行;读“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又是战事未休。虽是百年之前的故事,却好像发生在眼前。再后来读李白,读他的狂放不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读杜甫,读他的忧国忧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李商隐,读他的伉俪情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读唐宋八大家,读他们的怀才不遇,读他们的壮志凌云,读他们的豁达与释然。

有好好读书的念头(好hǎo读书)(3)

鸟鸣涧 王维(图源网络)

书中多少才子佳人,风流人物。尾生抱柱,梁祝化蝶,西厢一遇,牡丹梦梅,断桥相逢。明皇与贵妃的旷世绝恋为世人传颂,一骑红尘只为佳人笑。嵇康一曲广陵绝唱,千古流芳。潘安陆机之才,望尘莫及。道韫有咏絮之才,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撒盐空中差可拟”艳惊四座;李清照于溪亭日暮时,入藕花深处,得自然之趣。闲时与良人对坐,得读书泼茶之乐。曹植于梦中得见神女,写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佳句;屈原在《离骚》中苦苦追寻香草美人,常常感叹民生多艰。

书也可全口腹之欲,大文豪苏东坡可是以会吃善诗著称,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肉、东坡羹……足以成一东坡席。如今东坡肉已经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名菜。汪曾祺写家乡的高邮鸭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只肖用筷子轻轻一夹便直流油,真叫人忍不住大快朵颐。难怪张翰辞官回乡,只怕是这高官厚禄比不上莼鲈之思吧。

有好好读书的念头(好hǎo读书)(4)

东坡肉(图源网络)

人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不仅使人明智,更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了书,没有了知识,人生便不会那么充实,人类便不会有智慧,书籍就是人类进步的通天石。明朝诗文大家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曾说自己幼时嗜学,假借藏书得以遍览群籍。为求圣贤道,不惜负箧曳屣百里从师。我常常因为书读的少,学问不高而感到愧疚,幸而此后的数十载还能弥补这份缺憾,人是赤裸裸的来,赤条条的去,何不带一身诗意离去,不求万古流芳,只做浩瀚书海中一缕微尘,只有这样才不枉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