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很长时间里,我都认为歌曲《卡萨布兰卡》是电影《卡萨布兰卡》的主题曲,后来才知道不是。这首歌是1982年贝特·希金斯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有感而写,给他的妻子的。歌曲当然已成经典,但电影《卡萨布兰卡》同样永放光芒。

今天,没有人会怀疑这部获第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地位,它曾力压《乱世佳人》、《罗马假日》等影片,占据着美国“有史以来100部最佳爱情片”榜首的位置。

记忆中的经典卡萨布兰卡(始于爱情终于成全)(1)

《卡萨布兰卡》

该片上世纪40年代曾在我国上映,70年代经过上海电影译制厂重新译制,片名改为《北非谍影》。相比“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北非谍影”更侧重于片子的内容本身,少了一些浪漫和热恋的味道。

影片以二战时期北非摩洛哥重镇卡萨布兰卡为背景,通过男女主角相遇、相爱、离别的经历,讲述了在战争时期一段动人、美丽、纯粹的爱情故事。当然,这部影片除了爱情之外,其实也是一部反法西斯的电影,影片中,酒吧群众高歌“马赛曲”与德国军官高唱纳粹歌曲对抗的一幕令人荡气回肠。

记忆中的经典卡萨布兰卡(始于爱情终于成全)(2)

《卡萨布兰卡》

因为艾尔莎的不辞而别,瑞克心灰意冷,逃离巴黎后,到卡萨布兰卡开了一家酒馆。巧合的是,艾尔莎和维克多为了逃避纳粹的追捕也来到了卡萨布兰卡,正好走进了瑞克的酒吧。艾尔莎请求瑞克帮助维克多逃离卡萨布兰卡,自己愿意留下来和瑞克在一起。最后,误会得以澄清,瑞克开枪射杀了阻止飞机起飞的德军少校,目送着艾尔莎和维克多逃离卡萨布兰卡。

记忆中的经典卡萨布兰卡(始于爱情终于成全)(3)

《卡萨布兰卡》

导演对影片历史大背景的渲染极其成功。片中的卡萨布兰卡没有炮火和硝烟,但战争的阴霾时刻笼罩,作为逃往美洲的中转站,这里集结着各色人等,投机分子、间谍,盖世太保,这样,就让电影营造出情势紧张的氛围,这种氛围之下,故事的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记忆中的经典卡萨布兰卡(始于爱情终于成全)(4)

《卡萨布兰卡》

男女主角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的表演堪称珠联壁合。两人在巴黎时的浪漫;瑞克在火车站等待的焦虑;艾尔莎在酒吧见到瑞克时的惊讶,都表现的栩栩动人。瑞克的那句台词:“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吧,她却走进了我的酒吧”,这和张爱玲说的:惟有轻轻地问一声:“你也在这里吗?”是多么的异曲同工!

,